第五十二章 无极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轻轻吸入一口气。  

通天教主感知着空气中,稀薄的灵气味道。  

道心之中,一篇篇凡人的武道秘术,翻滚跳跃着。  

那一个个字符,在教主道心之中,显化出一门门武道修炼之术。  

或炼血肉,以求坚如金石;或炼气力,生就虎豹之力,甚至龙象;或炼筋骨,以求身轻如燕,快若闪电;或求一击之力,或求气力延绵,气血长盛。  

自然,各有利弊、长短。  

虽远逊昔年巫族所创造的种种武道。  

但不得不说,确实颇为契合人族。  

至少,对人族来说,以此为基础,强壮气血,温养肉身,还是合格的!  

毕竟,人族不似巫族。  

只能强炼肉身,追求一力降十会,任你道法神通,我自一拳破之,一脚碎之。  

而人族,却可以以武入道,再由道入武。  

衍生出了八九玄功,这等道武双修,能练就七十二般天罡变化,三十六路地煞神通的顶尖仙术!  

也就是那八九玄功,起点要求太高。  

至少也要有地仙修为,方能修炼。  

不然,教主肯定传下这门人族的最高仙术。  

于道心之中,审视了一番,那种种武道秘术。  

教主便从床榻上站起来。  

他已大体明了了此方天地的灵气浓度,也大体明白了,这具肉身如今的素质。  

自然,便可以创造了。  

“道生一!”教主站在床前,轻轻握拳,向前一打。诸般武道秘术的诀窍,融为一体,化作一拳,此谓之大道之简,先天无极。  

手臂筋骨,条条绷紧,浑身气血随着这一拳打出,也随之沸腾。  

那周身经脉,在肌肤之下,根根扩张。  

“一生二!”教主化拳为掌,手腕轻轻抖动,将那些沸腾的气血,泵入周身经脉。  

那一条条细细的银色经脉,瞬间为气血所充盈,变得鲜红起来。  

“二生三!”教主将另一只手,也如法施为。  

于是,周身经脉之中,被泵入的气血,顺着经脉的脉络,纷纷流入那一个个藏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穴窍。  

周身大窍,一共三百六十五!  

此以合周天星宿之数!  

小窍八万四千,以合群星恶煞之数!  

于凡人而言,这些穴窍,藏于血肉、脏腑、经脉、骨骼之中,肉眼不可见。  

若无名师指点,便只能自身一个一个的去寻找、试探、发现。  

而,人族看似相差无几,皆为娲皇所造。  

实则却是天差地别。  

每一个人的周身穴窍与经脉,都有所不同。  

这就更加加大了人族自我探索的艰涩。  

但在圣人感知之下,这些穴窍,无从遁形。  

一个个,被气血点亮。  

那玄门至高仙术,道武双修的八九玄功,便是以此为根基。  

凝练周身大窍,以合天罡。  

修炼周身小窍,以合地煞。  

再以道法神通催动,肉身显化。  

便是八九七十二般天罡变化,六六三十六路地煞神通!  

故此,称作:八九玄功!  

说是简单,实则无比复杂。  

自然,这具肉身如今的情况,是不可能修成的。  

连碰都碰不得。  

毕竟,你怎么可以让一个婴儿,就和大人一般,扛着几百斤的重物,走上那千刃高山?  

现在,这具肉身,休说是那大窍了。  

小窍都碰不得。  

只能先壮经脉,培元固本,温养肉身。  

于是,教主缓缓的将两个拳头收回,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三生万物!”  

那周身穴窍之中的气血,纷纷顺着条条经脉,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返回。  

浑身经脉,也渐渐从充血,恢复成原来的银色,慢慢隐没在血肉、肌肤之中。  

而通天教主此时,也已经是额头隐隐冒汗。  

浑身上下所有筋骨都开始发酸、发痛!  

身体更是有些虚脱。  

这是因为,这肉身太过孱弱,又长久未得锻炼、磨砺。  

如今陡然在通天教主,综合那洪荒凡人武道种种秘术之后,以圣人法眼,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化繁为简,创立的这一门‘武道’运转之下鼓噪气血,充盈经脉,温养穴窍。  

自然,是吃不消的。  

甚至,若非教主亲力亲为。  

一般凡人,怕是连入门,都需要锻炼、磨砺数月乃至于数年,方能鼓动气血,泵入经脉。  

想要打完这简单的一套,更是还需要数岁的苦修!  

即使如此,通天教主也是不能再继续了。  

他缓缓坐下来,擦了擦额角冒出来的汗。  

“此身太过孱弱!”  

“如今的情况,一天三练,怕已是极限!”  

“再多,恐怕肉身就要吃不消,徒留许多隐患!”  

想要踏入道途。  

肉身便不可有缺。  

欲要证就大道,肉身更是不可或缺的。  

至少,玄门大道是如此。  

故此,封神大劫之中,那阐教门徒哪咤,自剐其身,其师太乙真人,才要费劲心机,为其重塑肉身。  

于玄门来说,肉身是根本。  

是至阳至刚的一面。  

肉身有缺,便等于阴阳失衡,从此大道无望!  

所以,截教众仙,那些上了封神榜的金仙们,才会千年以来,毫无寸进。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他们的道,瘸了!  

一条腿走路,怎么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