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玄之又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镇元子的手在发抖。  

旧年老友的下场,依然历历在目。  

妖师鲲鹏一击之下,命陨当场!  

好不容易遁出元神,却被冥河觊觎。  

一口阿鼻在前,一口元屠在后。  

只能舍了那伴生的先天灵宝散魂葫芦,勉强遁入六道轮回,留下了转世重修的机会。  

而如今…  

轮到他被推到这风尖浪口之上。  

前方是归墟之境,后方则是幽冥血海。  

一着踏错,永劫无生!  

但是,劫数当头,因果混沌,身不由己,灵智蒙昧,又那里能冷静的下来?  

若换一般人,怕是当场便要被因果迷了心智,被业障乱了神魂,怒从中烧,就要不自量力的打上碧游宫!  

也就镇元子乃是地仙之祖。  

自洪荒以来,开派万寿山,立业五庄观。  

广结善缘,大开山门,收容三界散修,传道授业,有教化之功。  

又持有地书,兢兢业业,梳理地脉,屡受功德。  

在这生死关头,这曾经攒下的功德,终于有了用处。  

就见镇元子脑后,一束灵光升起。  

他那本已浑浊的双目,被这灵光一闪,立时恢复了清明。  

他的神魂,也从蒙昧之中,挣脱出一丝理智。  

手中圣皇的金书玉页,见此机会,当即推了一把。  

先天八卦演化。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一个吉字跳动出来。  

六二:鸣谦!  

贞吉!  

两个耀眼的金文,映入眼帘。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  

手中的金书玉页抖动起来,整页都跳动起来。  

一个大大的吉字,从中跳脱而出。  

圣皇德音,渺渺而起。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镇元子!”  

“还不速速醒悟!”  

德音如雷,手中的金书玉页,在德音中轰然崩碎,化作无数金粉玉屑,落到地上。  

镇元子终于醒悟。  

他稽首而拜,面朝火云洞:“镇元子叩谢圣皇点拨之恩!”  

此刻,他实心实意,无比感激。  

救命之恩哪!  

当然,镇元子也明白。  

伏羲圣皇冒着大因果出手,恐怕不仅仅是因为窥见了因果源头,知晓了他如今正处于一个可能影响三界命运的门槛之上,便顺势而为,推了他一把。  

也可能是为了偿还昔年的因果。  

火云洞,本是红云的道场。  

红云身陨之后,便由镇元子代为看顾。  

后来,镇元子窥见了人族大兴的征兆。  

便将火云洞,赠与了人族圣皇,充为人族道场。  

借此,将红云的转世与人族牵绊上。  

因果显化,红云转世,借此多次得了人族帝师的机缘,获益匪浅。  

镇元子更是收益良多。  

如今,伏羲圣皇点拨于他。  

基本上就将昔年的因果,偿还了一大半!  

往后再想躺在旧日的功德簿上,舒舒服服的收获功德就难了!  

人族气运,少了一个大盗窃取。  

但这依旧是值得的!  

镇元子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气。  

他扭头看向那个在旁边被吓傻了的弟子,对他道:“你且先下去,自守道心,参悟黄庭!”  

“是!”这弟子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下拜而去。  

镇元子望着弟子的背影。  

心中全无轻视。  

因为,就在刹那之前,他又何尝不是如这弟子般,浑浑噩噩,懵懵懂懂。  

惊惧于因果,神魂混沌,灵智隐没。  

一个不慎,劫数立时临头。  

当真是凶险万分!  

“谦卦!”他低语着。  

脑海中,回闪着碧游宫的一幕幕。  

负手而立的截教圣人,衣袂飘飘。  

脚下大地,片片青荷涌动,上清神雷之光,引而不发。  

青萍剑遥遥锁定。  

“滚!”  

风云变色,杀机隐现。  

镇元子难以理解,这是为何?  

他又没开罪过截教。  

旧年封神劫中,金箍仙马遂路过五庄观,他还请人家吃了人参果,喝了八仙酿呢!  

八百年前,那奎牛从北俱芦洲出来,路过五庄观,啃了他养在万寿山上的三十三株阴阳道草。  

他不也没计较?  

还好吃好喝的招待了那奎牛一个多月呢!  

所以…  

截教圣人,究竟为何发怒?  

又为何要拒他千里之外?  

“不要让本座说第二次!”截教圣人冷漠无情的说着,顿时风雷涌动,天发杀机。  

脑海中回闪着当时的情景。  

忽地…  

镇元子福至心头。  

“谦受益…”他喃喃自语着伏羲圣皇为他所演化的先天八卦。  

昔年紫霄宫中,道祖所讲的大道德音,也从神魂中升腾而出,仿佛在耳畔回荡着。  

“谦,亨也!”暮鼓晨钟,余音淼淼。  

道祖的视线,在这刹那,扫过他的身体。  

似乎是专门看着他,对他说的一样。  

“日中则仄,月满则亏!”  

余音绕梁,万世不绝!  

而镇元子的眼瞳之中,则仿佛出现一副古老苍茫的画面。  

恶浪滔滔的东海深处。  

无数仙人,翘首以待,凝视着矗立于紫芝崖上的道人。  

道人抬头望天。  

“吾,今日立教…”  

“曰截!”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