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瑟瑟发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吉放下那拨浪鼓一样的小玩具。  

他摇了摇头,心中原本固有的邪道巨擘形象,正在崩塌。  

一个喜欢孩子的人,怎么会变成凶名赫赫,残暴无比,杀人无算的邪道巨擘的?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老怪黑化过?  

还是说,他对老怪有误解?  

徐吉不得而知。  

这让他忐忑起来。  

“我若不能搞清楚这老怪的性格、生平,恐怕迟早要出篓子啊!”  

想着这些,他就走出石室,沿着原路,回到了那个石殿。  

重新来到了那块石碑前。  

石碑上的文字,依旧苍茫、古老,结构看似简单,实则无比复杂,隐隐还有着光晕流动。  

一笔一画,都似乎蕴含着某种庞大的信息。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似乎马上就能看懂,却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就像天上的星星。  

你以为你可以伸手摘落。  

但永远也够不到!  

徐吉看着石碑,只觉头皮发麻。  

他明白,这石碑恐怕被那老怪施加了什么神通道法。  

类似现代的秘钥。  

若没有密码,永远无法破译石碑上的文字。  

他叹了口气:“这下惨了!”  

堂堂邪道巨擘,左道老怪,连自己门下弟子、门徒的名字都叫不出来的话。  

傻子都会知道这其中有问题吧?  

看着石碑,徐吉忽感一阵恍惚。  

眼前一切,猛地模糊起来。  

再一睁眼,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便利店中。  

身前的电风扇还在不断吹来凉风。  

门外晨雾弥漫,卖早点的大婶,已经在马路边开摊。  

“我…刚刚是做梦吗?”徐吉喃喃自语。  

但他很快就知道,自己没有做梦!  

因为,他发现自己盘膝坐在椅子上。  

买了两年的电竞椅,已经有些破旧了。  

黑色的网格布上,一层黑色的细细灰尘,飘落于上。  

徐吉伸手一摸,一种好似摸到了汽车尾气管里的烟灰一样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小心的将手放在鼻子前闻了闻。  

一股前所未有的恶臭,顿时占据了整个鼻腔。  

让他忍不住的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  

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阴阳五行,生灭不休。  

通天教主睁开眼睛。  

他再次与天地建立起联系。  

无垢无尘,无灾无劫。  

手中的青萍剑上,上清仙光,氤氲成云,片片青荷显化。  

他从肉体凡胎,再次成为混元无极圣人!  

这种转变极为突兀。  

上一瞬,还是肉体凡胎,陷于红尘俗世。  

这一瞬,便已回归碧游宫,再次成为了混元无极圣人,远离红尘因果。  

这一切,宛如一场绮梦。  

荒诞、离奇,却又真实存在。  

眼前的截教碑,就是最好的证明。  

封神大劫后,通天教主就再也没看过截教碑了。  

因为他愧对截教碑上留名的弟子门徒。  

尤其是那些陨落于大劫之中的弟子!  

无颜再见昔日爱戴、信赖他的弟子们。  

所以,只能是那名为‘阿吉’的凡人,来到这里。  

那他做了什么?  

念头一动,手中的青萍剑,微微颤动。  

此宝乃先天三十六品功德青莲所分化,乃是通天教主的伴生灵宝。  

与通天教主早已经道心相融。  

于是,青萍剑上的一片荷叶,缓缓飘落。  

在这石殿中,显露了青萍剑斩落西方净土的刹那。  

通天教主看着在青萍剑下灰飞烟灭的长耳定光仙。  

通天教主不悲不喜。  

长耳定光仙,虽是他的弟子。  

但千年前,万仙阵中长耳定光仙盗走六魂幡的那一刻,在通天教主心里,那个旧日的弟子就已经死去了。  

活着的只是一个窃据了他弟子肉身的行尸走肉。  

只是西方教的定光如来!  

况且,这千年来,定光如来屡次借他弟子肉身,以西方灵宝窥探碧游宫,更是恶了通天教主。  

错非是念及大局,不然通天教主已经自己清理门户了。  

只是,如今真个见到长耳定光仙灰飞烟灭,过去未来皆被断绝,再无转世可能,他心中也难免有些悲怆之感。  

终究,长耳定光仙是侍奉他百万年的弟子。  

岂能无情?  

只能是自我安慰。  

“长耳定光仙,终于得到解脱…”  

“或许可与无当在某地重逢…”  

一边这样自我安慰着,通天教主一边细细感受着因果。  

他很快就发现,他什么也没有感应到。  

他依旧游离于三界之外,跳脱在棋盘之上,不涉丝毫因果,不履半分尘埃。  

“善哉!善哉!”通天教主掐指一算,便已有了明悟。  

“杀人不沾因果!”  

“那‘阿吉’果然非是三界中人,不在阴阳之内!”  

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  

即使是天道,也不可能将因果归到一个不存在的人身上。  

转过身去,提着青萍剑,通天教主缓缓步入碧游宫石殿中的上清仙雾之中。  

与另一方天地的凡人,互易肉身。  

通天教主收获巨大。  

现在,他需要闭关,好好体悟和消化此番所得。  

…………  

徐吉坐在便利店隔壁的粉面馆里,埋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