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杀人不沾因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脊发凉,鸡皮疙瘩起了无数。  

杀人不沾因果,在过去,只有那血海九幽中的冥河手中的元屠、阿鼻二剑可以做到。  

然而,能为元屠、阿鼻二剑所杀者,皆是气数已尽之辈!  

乃是因果牵引之下,为元屠、阿鼻所戮者。  

而方才,通天斩出的那一剑,杀的却是旧日截教之金仙:长耳定光仙,如今之西方教定光如来,未来之定光欢喜佛!  

其有未来!  

便说明气数未尽!  

然而依旧灰灰于通天一剑之下!  

老君回想着方才感知的那一剑。  

好似天马行空,又如羚羊挂角。  

剑光落下,人死灯灭。  

而因果全无!  

圣人不由低眉一叹。  

……………  

昆仑山,麒麟崖,玉虚宫。  

三万丈庆云,滚滚落下,十万里烟霞,延绵宫阙。  

朵朵金莲遍地开,道道祥光绕宫檐。  

正是阐教圣人讲道时!  

一位位金仙弟子,毕恭毕敬,端坐于蒲团上,聆听着圣人老师论述大道。  

一时天花乱坠,祥瑞无数。  

忽然…  

一直趴在圣人座前的四不相睁开了眼睛。  

圣人也停下了讲道。  

“慈悲!慈悲!”元始圣人叹着。  

坐于左首的大徒弟广成子见状,眼皮子一跳,知晓恐怕有事发生,便恭身问道:“敢问老师,可是三界出了事情?”  

圣人低眉不语,只是对广成子道:“汝且近前来!”  

广成子恭恭敬敬的来到圣人座前,稽首道:“弟子恭闻老师教诲!”  

元始圣人伸手一抓,将一件宝贝抓到手中。  

此宝乃是一面旗子,旗长一尺七寸,通体玄黄,流动着道德之光。  

正是阐教至宝:戊己杏黄旗。  

论防御仅次于老君的天地玄黄玲珑塔。  

乃是道祖钦赐之先天灵宝!  

元始圣人将此宝递到广成子之手,说道:“你且先持此旗,留我身边!”  

广成子目瞪口呆,不知发生了何事?以至于自家老师要如此慎重,不止要赐下戊己杏黄旗,还要留自己在身边保护!  

就听着元始圣人道:“长耳定光仙灰灰了!”  

“出手者…”  

“你们的通天师叔!”  

在场金仙纷纷侧目。  

截教主,自困碧游宫已有千年!  

如今,终于肯拔剑了吗?  

一剑出,便取叛徒首级?  

果真是通天师叔呀!  

睚眦必报截教主!  

只是,长耳定光仙,虽然欺师灭祖,背叛师门。  

但如今,他已投入西方教,为定光如来,受西方两位圣人庇护。  

缘何却遭通天师叔诛灭?  

正各自思索着,只听得圣人老师嘱托道:“尔等近日,也不要随意出门走动,各于洞天之中,静诵黄庭,以避灾厄,莫要坠落凡尘,落入你们通天师叔的杀意之中!”  

众仙闻言大骇,纷纷稽首拜道:“弟子等谨遵法旨!”  

元始圣人看着惊慌不已的弟子们,连忙安抚他们,道:“尔等也无须太过惊慌!”  

“昔年,紫霄宫老师亲自出紫霄宫,命为师及尔等太上老君师伯与你们的通天师叔化解恩怨…”  

“紫霄宫的面子,你们通天师叔还是要给的!”  

众仙听着,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不然,谁还能安心参悟大道?  

…………  

石室之中。  

徐吉跌落在地。  

“用力过猛了啊!”他握着手中之剑感慨着。  

手中的宝剑,却变得无比轻灵。  

仿佛方才那一剑斩出,治好了它多年的隐疾一样。  

剑身之上,那篆刻着的朵朵青荷,都变得鲜艳起来。  

而石室薄雾之中,那一件件宝物,也纷纷绽放出充满喜庆的吉祥光华。  

似乎是在贺喜一般。  

仿佛是在庆祝着某个让这些宝物痛恨已久的家伙终于死了,大家伙一起在对方坟头蹦迪一样。  

徐吉看着,莫名其妙。  

他踉跄着爬起来。  

这个时候,最初的惊慌已经过去。  

就和当年在宿舍打死那条菜花蛇一样,理智重新归来。  

他得思考善后了。  

“我方才那一剑,会不会被那窥伺者瞧出虚实?”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若是如此的话…  

他重新坐到蒲团上,望着身周那薄雾内的一件件蛰伏起来的宝物。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我恐怕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黔之驴的故事告诉他。  

若不能一次吓跑敌人,那就最好不要再继续刺激敌人了。  

否则,一旦被瞧出破绽,等待他的必是死亡!  

好在,方才那一剑,向他证明了,他似乎不仅仅继承这老怪的肉身、宝物,连法力似乎也一并继承了下来。  

所以,真要拼命,还是有着一拼的资格的。  

当然,徐吉同样明白。  

即使他继承了这老怪的一身法力,但他依然是个西贝货。  

如今的他,就好比一个小孩子,忽然被人放进了战斗机的座舱内。  

休说驾机杀敌了,怕是连怎么飞都不知道!  

一个不小心,就是机毁人亡!  

所以…  

“我必须谨慎…”  

“慢慢学习和适应…”  

“绝对不能再和方才一般乱来了!”  

战斗机机舱内的仪器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子随便乱按是会出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