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事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就好比此时的边城总兵府。  

金州关守将很是尽责。  

得了赵牧云的急令后,让守城的关军十二个时辰巡逻。  

所有步行从金州关通关的,东西门都要各检查一遍。  

核实路引。  

再对比手里的画像。  

就连七八岁的小姑娘,都没有放过。  

就是如此严格的检查,总兵大人家的大小姐和她的丫头,还是没有被发现。  

送走最后一个难民,金州关守将只得挑了一个说话最利索的亲兵,让他快马加鞭的去给总兵大人回信。  

其实,赵牧云早就回过味儿来了。  

他养的闺女是胆子大,但人绝不傻。  

知道自己离开总兵府后,不出六个时辰就会被人发现。  

信里怎会那般老实交待,还说会男扮女装混在那些半大小子中!  

句句话里都是坑。  

就是想误导她的爹娘往那些腿儿去关西七万的人里寻。  

拖时间!  

她就是在拖时间!  

说不定她就躲在第一批或第二批军属的马车或牛车里,早就跑远了。  

但他在没反应过来之前,给金州关下的军令还是那些流民和大半小子中寻人。  

所以,一开始他找人的方向就找错了。  

果不其然。  

这个时间点儿,赵牧云很是平静的听着金州关守将的亲兵小心翼翼给他回话。  

对方的声音有点发抖,还是顶着压力,把他们过关时检查的仔细程度一一叙述。  

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后,赵牧云倒也没有为难对方。  

他待对方把话说完,才问:  

“走路的人你们都查了,那前面马车和牛车的军属们,你们也是这般检查的么?”  

小兵楞了几息,脸色一下僵住了:  

“回......回总兵大人的话,因为乘车的都是军属,只要驾车的下人出示他们主家的卫籍,夫人和公子们是不用下车的。”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也明白为何他们费了这么多人守着,也没有找到人。  

原来这位大小姐早就跑远啦!  

好在,总兵大人没有怪罪他,挥挥手就让管家带他下去用饭了。  

赵牧云回了后院,把他的猜测与金州关检查的结果与姜氏一说。  

姜氏都被气笑了:  

“难怪派了两百多人出去都没找到她!这个死丫头肯定藏在谁家的马车上呢!她怎么就这么能?这性子到底随了谁?”  

赵牧云摸了摸鼻子,还安慰夫人道:  

“既然她敢上人家的车,一定是认识的熟人。有车乘坐倒是吃不了什么苦,多半人家还拿她当贵客款待呢。”  

“呵呵!谁家会这么不轻重?认识的人,还能由着她一个及笄待嫁的小娘子这般胡闹?就不怕侯爷您怪罪下来,影响了家里人的前程么?”  

的确如侯夫人姜氏所说。  

认识她闺女的人家,是不可能在不告知他们夫妻俩,悄摸带走人的。  

倘若,此事放在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身上?  

那就完全说得通!  

因为怀庆府的难民扰乱了州府百姓的生活,侯夫人姜氏在醉香居开业之后,索性就在边城住了下来。  

怀庆府还是有些世家权贵的,她的身份不是最高的。  

但在边城。  

她绝对是第一人。  

能经常见着自家男人,每天又有不少参将夫人来溜须她,日子简直不要太美好。  

可惜,赵染就不是能安心在后院绣花的小娘子。  

她是甘味鲜和醉香居的常客。  

吃美了还会在边城的大街小巷里溜达。  

边城也就屁大点的城市,三五天的新鲜劲儿过去,她就嫌没意思。  

最后也不怎的,就成了三十六号院的常客。  

肥仔和圆圆,一个带着童真的憨憨,一个长相是人见人爱。  

她与俩娃很是玩得来。  

甘明兰率先锋营西征的壮举,其偶像光芒差点没亮瞎她的眼。  

敬佩之情如滔滔浊河水。  

言语间,常常是各种彩虹屁。  

认为自家娘亲是天下第一好的肥仔,更是把这位姨姨引为知己。  

两人的友谊都建起了高楼大厦。  

但是,当左家人要搬去三千多里外的关西七卫的日期确定后。  

赵染就抱着肥仔大哭特哭。  

“嘤嘤嘤,仔你去了关西七卫又会认识很多新朋友,到那时准会把我给忘了。”  

“哇哇哇,仔仔,我舍不得你!你走了,我上哪里去找你呀?”  

肥仔也被哭得没了法子,小脑瓜想了半晌,才试探着提议道:  

“姨姨要不要跟着窝去新家认认门呀?知道窝家在哪里,以后就常来常往!”  

对方拼命忍住笑,幽怨道:“可,可是我娘都不让我出门的,天天把我关家里绣帕子,我该怎么办?”  

小家伙想了想:  

“那......那就不告诉你娘!姨姨你到时候就躲在窝家的车车里,窝家车车好大的。”  

“好好好!仔啊,你的脑瓜子怎么这么聪明呢?我就没想过还能这么干,那我们说好不能告诉旁人哦!”  

“窝是君子,君子一言,很多马都追不上!”  

就这么地。  

孩子把这事儿,当成了一件与好朋友约定的秘密来干。  

一路上经常主动催他祖母下车去透气,他自己在车里帮着妹妹。  

实际上,就是方便赵染主仆出去如个厕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