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真神塌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日,晨露初生。  

一夜未眠的骑兵们全都挤到了王帐附近,默默的围观着一场祭神大典。  

羊皮上的畜牧之神吉雅其画像,此时就摆在王帐的西南方。  

神像前悬挂一个羊皮口袋。  

里面盛着煮熟的羊肉、奶食、茶酒。  

吉时一到。  

主持祭神仪式的萨满.陵丹汗就走了出来,他身着萨满服,头戴神帽,手执萨满鼓。  

腰带上挂满了铃铛。  

行动间,腰铃亦随之摇摆,喇喇作声,与鼓声相应。  

每一个萨满都是一位出色的歌舞艺术家。  

他们边跳边唱气息都很稳。  

今日歌曲的大意是:  

在巍巍的高山上,神明的吉雅其老人,您是还放心不下你的马群吗,夜夜都要降临。  

为您在胸前挂着接羔的皮袋,袋里装满炒米干粮,就供在毡车上停前方......  

在蒙古各部落里,只要具备强烈的萨满信仰意识和尊重祖先的传统,就有可能成为“萨满”。  

很多部落首领就身兼“萨满”之职。  

作为黄金家族直系后裔的陵丹汗,就是漠北蒙古各部落里最大的“萨满”。  

即大神是也!  

由他主持的祭神仪式,逼格瞬间拉满。  

就看骑兵们郑重的神情就知道,他们对大神有多敬畏。  

歌舞结束后,萨满.陵丹汗对着吉雅其神像大喊三声:  

“吉雅其阿爸!”  

“吉雅其阿爸!”  

“吉雅其阿爸!”  

萨满.陵丹汗喊完后,马上吉雅其老人上身了。  

“哎!”  

“哎!”  

“哎!”  

竟然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老人声音。  

骑兵们一看真神上身,眼神立马变得更虔诚了。  

大神果然就是大神。  

吉雅其真神这么快就上了身。  

在蒙古人眼里,萨满就是真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  

萨满就是通过吟唱咒语和各种舞蹈动作与真神沟通,并让其附身在真人身上,传达其神意的。  

被吉雅其老人上身的萨满陵丹汗:“你们送与我的供品都很好,我现在就把福赐与你们!”  

王帐附近所有的人齐声高喊:“接福咯,接福咯......”  

吉雅其老人仿佛对接福之人的恭敬与热情很满意,又问:“你们此次出征的马群可还好?”  

就有骑兵躬身道:  

“真神啊,我们的马群在路上昨日小灾刚过今日又遇了大灾,求吉雅其真神庇佑我们的马群无灾无病。”  

吉雅其老人:  

“我现在就为你们的马群赐福,一切天灾人祸都会过去的!你们今后要用心将马伺候好,千万莫要让马吃带露水的牧草.....”  

众人:“谨遵神令!”  

接下来,吉雅其老人又把这次带来的牲畜都问了一个遍。  

羊好不好?  

——好着呢!  

我给羊赐福!  

——接福咯!  

那牛怎么样?  

——牛也好!  

结果就在帮牛接福之际,十几个牛倌惊慌失措的往王帐这边跑。  

边跑边大声喊:“吉雅其真神,吉雅其真神!我们的牛不见了!好多牛都不见了!”  

庄严的祭神仪式,就被这十几个牛倌突然打断了。  

福气接到一半的骑兵们顿时急了:  

“吉雅其真神,您倒是接着赐福啊,正好将福气用在这些牛身上!”  

“不是说有好多牛不见了吗?正好求吉雅其真神帮我们将牛找回来吧!”  

被吉雅其老人上身的萨满陵丹汗,差点没被这几个二百五骑兵把真身给气出来!  

福气就这么掉在了半空中。  

不能赐,也不好收回去。  

除了对吉雅其真神深信不疑的基层骑兵们。  

中高层千户长和百户长,已经起身往临时牛圈里去。  

战马是陪着蒙古人打天下的好伙伴。  

草原牛的功绩也不亚于马。  

牛肉可食。  

牛奶可饮。  

牛皮可御寒。  

牛粪可代薪。  

牛还是运送军队辎重的主力军。  

其价值远比羊要大得多。  

现在可好!  

就在他们大汗亲自主持祭吉雅其神的大典上,凭空消失了整整两百头牛!  

这么多牛,是怎么就没了的!  

又是从哪里没了的?  

如此荒唐的话是如何从马倌嘴里说出来的!  

牛倌们匍匐在地,不断的向上位者们磕头:  

“奴可以拿项上人头担保,一刻钟之前所有的牛都还在。”  

“奴也愿意作保,若有半句谎言,三生三世都永不为人!”  

不为人就只能走畜生道。  

再没有比这更可信的誓言了!  

牛倌们没有参加刚刚的赐福大典,他们是真不知道事情就是这般巧。  

用后世的话来说,参加了这场赐福仪式的人,是亲眼见证了真神塌房!  

现场很安静,不少人拼命用双手拖住了下巴......  

就在蒙古人对吉雅其真神讳莫如深,并差点把营地掀翻找牛之时。  

甘明兰在空间里,看着神木树下那两百头埋头猛吃狗米草的黄牛,喜笑颜开。  

她可是凭真本事偷的牛。  

高兴之余,又有些遗憾:  

“神木空间终究还是太小了些,要是空间能给我一个牧场,我能把蒙古人这次带来的牛羊全给偷回去!”  

战马不是她可以肖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