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现场勘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08章现场勘察十二月二十八日,上午十点二十八分。  

天气寒冷,气温不高。  

清河游乐园施工现场。  

清河路派出所的民警已经在现场开始布置警戒线。  

报案的是施工现场的安保人员,一名六十多的老大爷。  

行动二组已经先一步到达现场,正在对报案人进行询问,张辉在具体负责。  

“现在是冬天,施工已经停了,工地上就我一个人在看着。”  

老头叫张富贵,没有想象中的恐惧和不安,也没有一点紧张的情绪。  

“看到尸体,你不紧张吗?”  

“紧张个啥,我以前在殡仪馆看过炼尸房,啥尸体没见过。”  

张富贵吸了劣质香烟,眼神没有什么波动,只是平淡的叙述。  

陆川开着现勘专业车,载着刘国栋、杨森、老白和王长江、沈妍几人跟在车队最后。  

现场保护的很好,除了发现尸体的张富贵之外,没有人来过。  

秦勇正在了解基本情况,但是目前只有张富贵提供的一些信息。  

清河游乐园是一个正在施工中的游乐场所,周围人迹罕至,除了大门口有一个监控摄像头,整个场地就只有张富贵一个人。  

“老刘,你们先入场。”  

刘国栋点点头,带着陆川进入现场。  

抛尸地点是正大门东侧七百米左右,一处靠近树林的围墙边缘。  

十二月份的海州,已经下了几场大雪,没有人工清雪的地点,都已经被积雪覆盖。  

带上三层橡胶手套,陆川扛起现勘箱,跟着刘国栋进入现场。  

后面,杨森和老白去了围墙外围进行勘察。  

王长江和沈妍也已经准备就绪,等陆川他们勘察完足迹,照相结束后就会对尸体进行检查。  

“师父,您看这。”  

皮肤有明显可见的擦痕,点滴血迹滴落在洁白的积雪上,分外刺眼。  

陆川指着围墙上明显的擦痕,示意尸体应该是凶手从围墙另一端,推过来的。  

围墙大概两米多的高度,是铁皮板外围着绿色遮盖网组成的临时围挡。  

尸体周围没有任何足迹,十米远的位置是张富贵每天巡逻走出的羊肠小道。  

“先拍照,然后采集积雪上的血液。”  

陆川点点头,开始支起照相机。  

陆川首选进行方位照相,主要是为了记录、固定现场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及周围环境的状况。  

具体到这个现场,就是尸体在整个可视现场的具体位置。  

和细目照相相比,方位照相的拍摄范围大,陆川使用的是广角镜头加连续拍摄的方式进行。  

初级现勘拍照技能,做起这些游刃有余。  

接下来是概览照相,也叫做全貌拍照,和方位照相相比,概览照相以尸体为中心,拍摄尸体和围墙的位置关系,和周边树木的位置关系。  

这次,陆川采用的是相向拍照、多向拍照和回转连续拍照。  

接下来,陆川进行的微距拍摄,主要是积雪上的血迹残留物。  

进行这一步拍摄,陆川重新给照相机换了镜头。  

微距拍摄和一般的拍摄有一定区别,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固定焦距的镜头拍摄出来的效果更好。  

在以前,微距拍摄使用的是专门的相机,需要加装“近拍附加器”。  

比如皮腔延伸器,近拍接圈或者半身镜。  

现场比较简单,张富贵在发现尸体后根本没有上前查看,直接就报警了。  

所以,围墙内的情况简单清晰明了。  

王长江和沈妍也靠近尸体进行初步尸检。  

王长江负责检查,沈妍负责记录。  

“尸体颈部有明显出血点,双手握状扼痕,初步判断死者致死原因为机械性窒息死亡。”  

陆川跟在一旁,在王长江检查尸表的时候,他也在做一些记录。  

掌握了中级现勘技能的陆川,对一些基本的法医学知识也有了一些了解。  

比如王长江刚刚说的颈部扼痕,判断机械性窒息死亡,其实就被掐死的。  

人的生命很脆弱,想要杀死一个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一根手指都能把人弹死。  

人的生命也顽强的,不懂方法和技巧,捅上几十刀也有可能杀不死人。  

扼杀,是一种最常见的致死方式。  

但是,想要成功完成扼杀,也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  

通过勒颈致人死亡,实际上是通过控制颈部动脉血液流通,实现大脑缺血,造成死亡。  

想要对成年人颈部血液回流造成阻碍,至少要对颈部施加两公斤的力量。  

而当这个数值达到三点五公斤以上,颈总动脉就会完全闭锁。  

但是,这个力度仅仅是闭锁颈部表层动脉,还不足以致人于死地。  

人体颈部,除了颈总动脉给脑部供血外,还有椎动脉也是脑供血动脉。  

只有使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全部闭锁,才能造成大脑彻底缺氧。  

而能够使成年椎动脉闭锁的压力是十六点六公斤。  

并且必须维持五分钟以上的时间,才会造成脑死亡。  

这就是为什么,人被扼颈后,脖颈会留下清晰痕迹的原因。  

至少十六点六公斤的力量,持续作用五分钟以上,肯定会造成皮肤局部出血,形成扼痕。  

当然,扼杀不仅能通过颈部皮肤的痕迹判断,通过舌骨也能判断。  

被扼杀的受害人,由于极力反抗,迫切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