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人心如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闫老二和闫玉是对过口供的。  

是以,当闫玉说起当日所见之事,与闫老二一般无二。  

谎言的最高境界便是九分真一分假。  

沉箱一事,恰证此例。  

父女二人虽因描述的重点不同,略有几分差异,可两相印证,更令人信服。  

闫怀文并未起疑。  

归家后,闫怀文将松散随意归拢的头发重新梳好。  

端坐在房中,听小二报账。  

闫玉:…  

认命的念账本。  

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  

这一刻,无比想念她爹!  

她爹报账必有小钱钱可拿,她报账有啥?空气!  

半晚时分。  

闫怀文带着小二出了门。  

闫玉不明就里,被大伯带着在全村各家走了一圈。  

每家停留的时间都不长,温言几句,看一看各家的房子盖的如何,问候家中老人的身体。  

就挺像领导下乡慰问的…  

闫玉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该喊人喊人,得了夸奖就笑,做一个合格的小跟班。  

等二人归家,闫玉才松了一口气。  

不想又被大伯点名。  

「小二,可知我为何要去村中各家走这一趟?」闫怀文发问。  

闫玉没有着急回答,不得不说,经过这半日的折腾,闫玉的智商在迅速拔高。  

大伯此人,一举一动皆有深意。  

那么多文人,都科举,不少人当官,为啥大伯成了大官,就因为这满身的心眼子吧…  

「大伯此行,是为感谢村里人采药供应虎踞?」  

闫怀文浅笑着又问:「如是为此,我为何半句不言谢?」  

「嗯…」闫玉瞬间闪过许多念头,最终说道:「大伯不想让村里人感到有负担?」  

闫怀文眼中透出毫不遮掩的欣慰之色。  

「不错,俗语有言,人心有秤,好坏自有衡量,大伯今日便要告知你,这心上之秤,不止能量好坏,亦能权衡利弊、得失、恩怨、情仇…  

便是人不通文数,此等权衡乃是天生。  

一方失衡,便会劳心、费神、失矩、无措。  

我们闫家与村人最恰当的相处之道:  

账目清明不伤情,亲和友善不多礼。」  

见小二凝眉思索,闫怀文宽声道:「你此时不懂,日后所历渐多,总会有懂的一日。  

这一点其实你爹做的比我好,对村人更为亲善。  

想不清不打紧,先学着做。」  

闫玉点头,学着大伯做总不会出错。  

她隐隐明白大伯的意思,他们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不过从未像大伯这般,捋得这么清楚。  

大伯心里若也有秤,一定是一台精密度极高的电子秤!  

晚饭刚做好,安小大夫便带着他的小厮进了村。  

闫玉不禁怀疑他们是踩着饭点来的。  

不然怎么早不来晚不来,正好赶上这个时候来。  

是不是馋她家的饭菜了?  

闫玉端着自己的碗,露出一双眼睛瞄着安小大夫的小厮。  

这家伙比上次见瘦了不少,微微有些脱相了,可见是遭了大罪。  

但看安小大夫虽然瘦,但没瘦太多,显是将他家少爷照顾的很好。  

闫玉好心的夹了块排骨给他,精排,一根棍的那种,上面好一大块肉,放在她碗里。  

小厮身子一僵,脸突然爆红。  

之后捧着碗到远处吃去闫玉后知后觉。  

这是不好意思啦?  

我真没有旁的意思,不嫌你吃的多,也不嫌你吃相不好,就单纯的想给你加块肉…  

还用了公快哩!  

她放下快子,重新换了自己的,开始扒拉饭。  

有什么可脸红的,看我,脸都在碗里,我不好意思了么?  

闫老二不在,饭桌上没人说话。  

闫怀文和安小大夫守着食不言的规矩。  

李雪梅是被容嬷嬷重点照料的那个,每顿饭都是如此。  

孕妇挑食在容嬷嬷的照顾下不值一提。  

总有法子喂得进去…  

大丫本就吃的不多,再加上有外男在场,更不敢伸快子。  

好在李雪梅坐在她旁边,给她夹了好几快子,将大丫的碗堆成小山。  

大丫低着头,努力干饭。  

闫玉…就纯属装相了。  

不就是不说话么,这有什么,是红烧排骨堵不住嘴,还是卤好的猪耳朵拌菜不香。  

饭后,安小大夫被请到书房说话。  

她家的堂屋空荡荡,连把椅子都没。  

书房好一些,总算有个小炕桌。  

其实就是他们逃荒路上那个吃饭的小桌子,眼下放在书房的大炕上也挺合适。  

闫玉无声的跟着。  

反正大伯以前说过,她可以旁听。  

安小大夫不愧是关州人,上炕的动作非常麻利。  

和大伯隔桌盘坐。  

闫玉坐在大伯身后一侧。  

不得不提安小大夫的小厮,真真真真太有眼力见了。  

闫玉坐在那很是汗颜。  

作为主人家,她愣是没有抢过他端茶递水的活,反而也成了被倒水的对象。  

就…挺意外的。  

不过大伯说了无妨,闫玉也就安心的接着了。  

好在容嬷嬷很给力。  

水是她烧的,菊花茶是她泡的,还给准备了瓜子花生杏肉干和盐水毛豆。  

凑了四样送过来,就很给闫家涨面儿。  

她现在已经不好奇容嬷嬷从哪弄来这些东西了,只要是附近有的,容嬷嬷总有法子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