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赶集归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闫老二这边烤鱼出的慢。  

旁边鲜鱼的生意慢慢起来了。  

三文一斤,一条鱼在三四斤上,十来个铜板买条活鱼回家养到中秋再杀。  

多亏了闫老二嘴上的叨叨:“这鱼是啥,富裕啊!有鱼吃,这日子可不就越过越富裕么,这都是好兆头,平日里不舍得吃,过节咋也得烧一条。”  

“你问咋烧?这是要抢我生意,哈哈,开个玩笑,我这秘方不能告诉你,不过简单的家常做法,倒是能和大家伙说说。”  

之后从怎么杀鱼,怎么收拾,怎么去腥线,又是怎么个做法,给人讲了个明明白白。  

他不怕人家知道,越多人爱吃鱼,他们这卖鱼的生意才能越好。  

卖烤鱼卖红烧鱼,这都不是啥长久生意,这次大集能卖卖,下次旁人见生意好,肯定要学了去。  

与其让他们瞎琢磨,不得要领,做出难吃的鱼来,还不如教会了大家伙,省得他们糟践了这些渔获。  

从齐山府走到这边,他们比旁人更懂得食物的珍贵。  

最后还总结:“多吃鱼好,不过要是不会水的可别瞎折腾,为了省几个铜板不值当,想吃鱼到我们村来买,我们村子靠着河,也识水性,要是怕自己收拾不干净,我们还能帮着杀了,都是顺手的事,不费啥功夫…”  

人家不问,他就将小安村在哪给人说了。  

强行安利。  

不得不说,小安村在哪这么快被人记住,崔娘子和闫老二这一对干姐弟功不可没。  

和闫玉说了没一会,崔娘子又风三火四的去村里炒瓜子的人家买了一口袋瓜子,小瓜子磕着,又加入到唠嗑的娘子中间,口沫悬飞的嗨聊起来。  

闫玉眼睁睁的看着那瓜子摊开始不断被大集上的娘子光顾,眼光随着她们的背影走,目的地不出意外,就是崔娘子所在那一堆。  

小安村带货人。  

她刚想凑过去看能不能找机会宣传一下自家的香胰子和洗发水。  

走近一些就听到崔娘子在显摆:“永宁城卖一两多的香胰子,上面都是刻了字的,便宜的没有,贵的上面才给刻字,那名字好听的很,说一回我就记住了。”  

“你们小安村不是刚来咱关州,咋还知道永宁的事?”  

“嘿!所以说我闫二兄弟是能人啊!我们村里离着永宁城不算远,不光他哥,他身上也有差事,去公干的时候到过永宁,回来都和咱们学了,可不就知道了。”  

“快说说快说说,那香胰子上刻了啥字?”  

崔娘子故意神神秘秘道:“暗——香!  

你们听听这个名,是不是听着就不一般,咱都是嫁了人的妇人,当然不能明着香,明着香那成啥了,咱偷偷的香,暗地里香,可不就是暗香。”  

闫玉当即顿住脚步,目瞪口呆。  

还能这么解释?  

却不想认同崔娘子这个说法的娘子还不少。  

“哎呀!这个名起的可真好!”  

“难怪卖的贵,人家这个名起的就费心思。”  

闫玉:不,并没有,就随便一起。  

“只有永宁城有的卖?那是别想了。”  

“一两多银子呢,你舍得买?”  

“我自己是不舍得,不过这样的金贵物,闺女出门子陪上一块不是很有面子?!”  

“这位嫂子,你说的太对了,我是没有闺女,我要有闺女高低给她陪两块。”崔娘子潇洒的吐出瓜子皮。  

说的几位娘子都挺心热。  

不过女人们的话题永远都不会停留,时刻在变化。  

很快的,大家又说起了旁的。  

闫玉默默退下。  

大集一直持续到下午。  

逛也逛了,东西卖的差不多,也买的差不多。  

家家户户都开始拾捯东西,准备回家。  

闫家的牛车,比来时还满。  

装粮食的袋子好几个,还有捆好的鸡鸭鹅。  

好几头羊,外加五只小狗。  

这五只狗是一窝下的,正宗土狗。  

闫老二本来就顺嘴那么一喊,真没想过会有人赶集卖狗。  

当时还喊了收猪,活猪没人拉来,倒是买到一些猪肉。  

车上再坐不下人,一家人慢慢悠悠走回村子。  

等进了自家院子,一家三口先回屋洗漱。  

李雪梅问他:“你买这老些,都是咱家的?”  

“哪能!先可着村里人挑,剩下的才是咱的。”闫老二道。  

“爹!狗谁家要?”  

“胡家、王家、安叔都和我打了招呼,这都不够分。”  

“爹,你是不是和我姑说让她帮着推销香胰子?”闫玉想着这茬问她爹。  

“倒不是推销,就是吧,打个广告。”闫老二瞄了一眼他媳妇。“壮壮声势,让人都知道咱家这种带字的香胰子,以后也能更好卖些。”  

每个月严格控制出货量,他能做的,就只有在单价上想法子。  

李雪梅一眼看透他的想法。  

“你与其在这方面做文章,不如想想怎么提高香胰子的品质。”  

闫玉:“娘,我们想过的,但现在不是条件不允许么,等以后有机会,肯定要走高端路线。”  

她话锋一转,将在旁边看到的听到的关于崔娘子在大集上如鱼得水的表现学了一遍。  

“我姑可真是个人才,一个大集就和好几个村子的娘子认识了。”  

那唠的,热火朝天。  

一地的瓜子皮就是她们友谊的见证。  

闫老二:“不愧是我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