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蝼蚁的道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人是敌是友?  

下一瞬,常岁宁便从那支冷箭飞去的方向中得到了答桉。  

那支箭直冲着欲攻向她的那为首黑衣人而去,而那黑衣人也很敏觉,在那支箭近其侧身之际,他面色一变,立即抬刀侧挡。  

“当!”  

箭头与刀背相击,发出一声带有余震的声响,同时那黑衣人下意识地后退。  

正是此时,常岁宁抛出手中长刀,以掌击在刀柄底部,长刀勐地飞出,刺破雨雾,飞袭而去。  

锋利刀刃刺向黑衣人右肩,叫他吃痛踉跄退后,一名常府护卫趁机将他擒住,以刀横在他脖颈前。  

常岁宁:“要活的——”  

她那一刀之所以伤在对方拿刀的肩上,便是只为卸去对方的攻击,而不伤其性命。  

此时,方才那放箭相助之人也已现身,对方挽弓射杀了几名黑衣人,但看身形眉眼却是个年轻女子。  

常岁宁心中疑惑对方身份,但性命攸关,制敌为先,她只看一眼便收回视线,未允许自己走神。  

刀光血影间,她与常刃交换一记眼神后,常刃与她点头。  

缠战下去不是办法,带着那名被生擒的为首之人脱身才是上策!  

就在常刃等人边战边退之际,忽然有马蹄声传近,一队人马冒雨而来,约十数人,皆着玄袍。  

“竟敢于京师内公然作乱,将那些黑衣人统统拿下!”  

为首的青年跃下马背,拔刀上前。  

这些人气势身手不凡,显然不是寻常护卫,个个以一当十,骁勇无比,且那句“统统拿下”显有官将作风,那些黑衣人被擒住了首领本就人心动荡,眼看局面不利,很快便溃散而去。  

“不必追了!”常岁宁将刀收回刀鞘,对众人道。  

那为首的青年便示意下属勿追,他快步来到常岁宁面前,有些紧张地问:“常娘子,您没事吧!”  

常岁宁身上脸上都是血迹,分不清是别人还是她自己的,但她神情无异,未见受伤之色:“我无碍,但元祥,你怎么回来了?”  

元祥压低声音解释道:“我是奉大都督之命暗中回京相助常娘子的!”  

常岁宁未急着深问多言,只点头,道:“离开此处之后再细说。”  

元祥看向那被押着走来的黑衣人,问:“这些人公然行刺杀之举,可要将他们送去大理寺?”  

“不必。”常岁宁道:“我另有用处。”  

如今大理寺中没有姚翼,是黑是白全凭圣意,已不能让她信任交付任何。  

且她已有完整计划,这些突然出现的黑衣人不足以令她改变原本计划。  

元祥应下后,询问常岁宁:“那是否要将此处清理干净?”  

“也不必。”常岁宁道:“只需稍加处理,马车留下,带有常家标记的兵器留下,制造出我被人刺杀劫持下落不明之状,让官府自去追查便是。”  

如此,她恰好以受害者的身份名正言顺消失两日,如此更利于实施她接下来的计划。  

“是!”  

一名负伤的护卫上前,声音有些干哑:“女郎,我们死了两个人。”  

常岁宁看着那被抬过来的两名下属尸身,片刻,才道:“帮他们和那些黑衣人互换衣袍,将他们的尸身带回去,来日安葬。”  

“是。”  

“你们受何人指使?”常岁宁看向那被押到她面前的黑衣人。  

那被她伤了肩膀的黑衣人侧首不答,刚要咬牙之际,常岁宁忽然抬手曲肘,以肘重重击向他一侧脸颊颌部。  

“噗!”  

那黑衣人被这道力气击撞得头晕目眩,偏过头吐出了一口血水,还有一颗带血的牙齿。  

“你…”他恼怒地看向那突然动手的少女。  

常岁宁扫了一眼被他吐出去的牙齿,道:“抱歉,我以为你口中藏毒,方才想咬毒自尽。”  

黑衣人来不及说话,常岁宁便往他口中塞了一粒药丸,将他的下颌重重往上一推,迫使他咽了下去。  

黑衣人被制住双臂,拼力想要咳出来却不能,脸色一时赤红:“你给我吃了什么!”  

“你未带毒药,我送你一颗而已。”常岁宁看着他:“此毒十二个时辰内没有解药便会要你性命。所以,我再问你,是受何人指使?”  

黑衣人面色几变:“我不知道是何人!我们只是收钱办事而已!”  

常岁宁没有怀疑他说假话。  

藏毒一般是死士之举,这些人的行事与身手,的确更像一些收钱办事、不探究雇主身份的杀手组织。  

她问:“那事成之后,你们要在何处见面?”  

雇主总要确认事情有无办成,杀手总要拿剩下的雇金。  

“…在崇业坊后的关帝庙里!”  

常岁宁:“如何见?”  

那黑衣人道:“提头去见。”  

元祥:“提谁的头!”  

常岁宁:显然是她的。  

“我的头你提不了。”常岁宁扫向那些倒地的黑衣尸体,“你从这里挑一颗喜欢的带上吧。”  

黑衣人:“…”  

常岁宁要去看看是谁这么想要她的头。  

她看向那名站在一旁的蒙面女子,邀请着问:“今日多谢相助,要一起走吗?”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为免那关帝庙里的人快一步得到事败的消息,她要立即赶过去。  

那女子犹豫一瞬后,向她点头。  

崇业坊的关帝庙荒废已久,平日里会有乞丐在此聚集。  

但因往京师聚集而来、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