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她要自己选(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烈日下,那第一层塔檐之上,有青年正在上面更换瓦片。  

元祥站在下面的梯子上递着新瓦,待将最后一片瓦递给了塔檐上的青年,便走下了梯子,往后退了退,仰头望着上方,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大都督,您这瓦铺得可真齐整有这门手艺在,想来您便是带着属下去做瓦匠活儿,咱也是不愁生计的”  

“”塔檐上的崔璟懒得搭理下属。  

塔外守着的两名武僧一向肃正,此刻虽未开口说话,却也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青年。  

天女塔内外每年都会有专人修葺,按说也无甚问题,但这位崔大都督实在挑剔,似见不得有丝毫损旧不足,昨日拔了一整日的草,下水清理了溪道,今日又做起了瓦匠活。  

是玄策府的公务太少吗同样的疑惑,也出现在常岁宁心头。  

还是说,崔大都督与她一样,对积功德之事也颇沉迷此时崔璟已更换罢最后一片被他挑剔出局的旧瓦,抬起头之际似有所察,转头便看到了塔院外暂时驻足的少女。  

朋友见面当然要打招呼,常岁宁朝他笑了笑“崔大都督。”  

崔璟未用梯子,自塔檐上一跃而下,稳稳落地。  

他接过元祥递来的棉巾擦了擦手,便朝常岁宁走了过去。  

常岁宁站在离那法阵边沿描就的地画图纹五步开外之处,半步都不敢上前,只等着他走过来。  

崔璟应是在此做小工多时了,靴子上沾着些泥土与青苔痕迹,长腿迈过那图纹,似怕玷污了那地画。  

这小小动作无可厚非,但落在常岁宁眼中,又想到他亲自在此修葺天女塔,不免觉得他对待这座天女塔,似格外虔诚。  

而当初建这座大云寺与天女塔,是为全明后登基乃上天所册之寓意,故而他此时这不值钱的模样,若叫他崔氏族中那些老顽固瞧了去,大约是会三天吃不下饭的程度。  

“来上香吗”他问。  

应是为了方便干活,青年的衣袖半挽起,露出了半截小臂,其上线条流畅紧实,一如他汗湿的衣袍紧贴于后背之上,所勾勒出的那极出色的肩背轮廓。  

常岁宁点了下头,看向他身后高塔“崔大都督这是一早便过来做功德了”  

做功德三字让崔璟嘴角微抽了一下,“前日便来了,在寺中住了两日。”  

常岁宁更意外了。  

所以,他竟在此处做了两日的活儿此时有风起,烈日被云层暂时遮蔽了去,四下顿时清凉不少。  

二人去了一旁的菩提树下,在石凳上坐下说话。  

元祥取了水壶来“大都督,您喝水。”  

说话间,他朝常岁宁咧嘴一笑,打了个招呼。  

崔璟接过水壶,犹豫了一下,递向常岁宁“喝水吗”  

那显然是他自用的水壶,此问是客气而已,常岁宁摇头“崔大都督解解暑吧。”  

他便也不再多言,拔去水壶上的木塞,微仰头喝了起来。  

青年面上汗水拭去又现,有汗珠子顺着那硬朗清晰的下颌线滑入脖颈间,随着其喝水时喉结的滚动,又没入衣袍内。  

他饮了半壶水,才将水壶放下,擦了擦嘴角。  

“刀用来可还顺手”他似随口问。  

常岁宁一怔“刀”  

崔璟“”  

懂了,压根没看。  

元祥一愣,看向常岁宁“常娘子莫非还没拆看大都督给您的拜师礼”  

常岁宁这才了然“还未来得及。”  

这两日事忙,便没那些闲心。  

所以,崔璟是送了一把刀给她倒难怪那匣子那么沉了。  

元祥听来只觉不可思议竟然有人能忍得住整整三天不拆看礼物,常娘子都不会好奇的吗“多谢崔大都督。”常岁宁道“应是顺手的。”  

这倒非是奉承之言,而是这世上本就少见她不顺手的兵刃当然,论起真正衬手的还当是她自己的曜日剑与挽月弓,但这两样如今都在他的玄策府里。  

崔璟“嗯”了一声“此刀锋利,用时当心。”  

又道“依你如今之力,想要拿起斩岫还有些不切实际,不如先试试这个。”  

常岁宁“”  

所以,当日她在驿馆中那句大话,他不仅听到了且还记下了崔璟依旧从容,语气神态都只是在与她客观谈论兵器而已“不过此刀虽轻,若用得好了,不输常大将军的斩岫。”  

常岁宁听得此言,忽然有了兴致,眼睛微微亮起。  

不输斩岫见她神情,元祥才道“此刀可削玉如泥,世间仅此一把,大都督说常娘子定会喜欢的”  

常岁宁露出笑意“是很喜欢,大都督费心了。”  

崔璟看了眼多嘴聒噪的下属。  

接收到自家都督的嫌弃之意,元祥默默退远了些。  

“有一事需与都督说明。”常岁宁与崔璟说道“前晚我使人出了趟城,遇上了宵禁,便用了大都督之前给的铜符”  

她该用时用了,该说时也要说一声才更妥当。  

崔璟只是点头。  

未说什么,也未问什么。  

他如此态度,倒叫常岁宁反而有些好奇了“崔大都督不问我为何使人夜晚携铜符出城吗”  

崔璟眼神淡然“既给了你,你如何用,岂需我来过问。”  

她想说自然会说,她不想说的,他也无需问。  

常岁宁“万一我拿来杀人放火呢”  

经过此处的两名僧人闻得此言,念了句阿弥陀佛。  

“杀人放火随你,但待你被抓去见官时,最好说这铜符是你所窃。”崔璟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