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灵隐寺禅僧贻宝偈苧萝山蝴蝶作冰人(2/3)
人看了一会,都道“壮哉!
壮哉!如此好光景,须各赋一诗,庶不负此游览!若默然而归,岂不令山灵笑人乎!”顾跃仙便向蒋青岩道:“今日吾兄是主人,就请吾兄限韵。”蒋青岩道 :“眼前光景甚佳,若限韵拘 体,便受其缚。这都是近日那些读日记故事的朋友时与骚人词客出丑的圈子,我们还是任情纵笔为妙。”张澄江、顾跃仙都道 :“此论最是。”蒋青岩便吩咐家人,将樽前一个罚杯满筛 一杯熟酒,向张澄江、顾跃仙二人道 :“此酒寒而诗不成者, 罚跪饮三大杯。”
说罢,三人或仰面、或俯视、或举杯不语。不半晌,蒋青岩唤伴云取随身纸笔过来。那伴云忙去捧过一个拜盒,安在坛上,取出端砚、紫颖古墨、名笺,摆得停停当当。蒋青岩不慌不忙展开笺纸,提起笔来,写上一首诗道:
春光携手上韬光,仰探虚空俯大荒。
半勺西湖沉翠黛,无边东海浴扶桑。
人烟城郭团团里,江水涣龙淼淼长。
多少兴亡多少恨,一杯同与吊斜阳。
蒋青岩写罢,随即便是顾跃仙接过笔去,写诗一首道:
绝顶天风细,低头海气浮。
江声流日夜,湖水历春秋。
共此一樽酒,真同万里游。
杭城刚片土,仿佛系孤舟。
顾跃仙刚刚写完,张澄江的诗也做完了,提笔写来一首绝句道:
江流一线海茫茫,潮水西来落日黄。
报道湖中歌舞歇,几多车马入钱塘。
三人题罢,一齐拿到樽前,大家轮看,互相赞赏。蒋青岩命伴云试那杯中,酒气尚温,笑道 :“我辈恨不与曹家郎同时,令 彼《七步诗》独传千古。”三人大笑。张澄江道 :“小弟这二 十八字太讨便宜了。”顾跃仙道 :“不朽之句,正不在多。” 三人又痛饮了一回,然后携手下山,仍从灵隐旧路而回。刚到山门,只见一个小沙弥前来迎住,道:“老和尚知三位居土今日在山上,美酒佳肴,十分醉饱,又有题咏,未免劳神,备有 苦茗一壶,替三位居土解渴消烦,遣小僧在此迎候。请到方丈一叙。”蒋青岩闻言,向张澄江和顾跃仙笑道 :“那自观和尚 想亦是趣人。我们同进去会会如何?”张澄江和顾跃仙依言,一齐同了那沙弥来到方丈门首。那小沙弥先进去启过那自观和尚,然后蒋青岩等三人方才同进方丈。且看那和尚怎生模样:
褊袒右肩,双瞳如电,须眉似雪,稳坐蒲团。棱棱头骨如拳,隐隐毫光满面。若非罗汉重生,定是菩萨出现。
蒋青岩、张澄江、顾跃仙齐向自观和尚作礼。自观和尚立起身来,打了个问讯,笑嘻嘻道 :“居土们好潇洒也。老僧备下一 瓶苦茶,要与三位居土润润诗肠,清清醉眼。”吩咐沙弥筛了三盅茶,送到蒋青岩和张澄江、顾跃仙三人手中。三人吃罢,都觉口舌生香,眼清神爽,将先前的酒气都消归大海中去了。
自观和尚问他三人的出处行藏,张澄江和顾跃仙大略说了几句,只有蒋青岩长叹不语。
自观和尚笑道 :“居土,心中敢是有甚不足处么?老僧已 看破多时了,居土岂不知那龙逢、比干,一堆荒草;伯夷、叔齐,两个饿夫!便是那秦皇、汉武,至今已见几度兴亡了。
这段公案且须放过一边。于今老僧有个商量,非老僧杜撰,本是三位居土的前数,老僧写得明白,封在此间。三位居士带回去,细细观看,此后前半段的事,件件都在上面,后半段却由得居土们自家主张了。”说罢,自观和尚便向袖中取出一个封儿,封得十分坚固,递与蒋青岩收了。蒋青岩见自观和尚语言不凡,相貌奇异,料其中必有缘故,不好当面轻拆。三人作谢而别。小沙弥送他三人到方丈门外,拱手道 :“小僧不及远送 了。封内事,居土们细细及早求谋,休辜负家师这段婆心。”
三人唯唯而别。此时,日已西沉。蒋青岩因那封儿都怀了一肚猜疑,要拆开观看,又因途中不便,只得上轿回家。
到了家中,已是上灯时候了。蒋青岩也不待吃茶,赶忙吩咐点上灯来,取出封儿,同张澄江、顾跃仙等开拆。拆了两层纸,里面才出一个柬帖儿来。蒋青岩取出那帖儿看时,上面却是一首四言八句的诗。那诗道:
三凤东飞,皆得其凰。
恶风吹水,散我鸳行。
奋身而前,头角廊庙。
破镜重圆,明月光辉。
蒋青岩和张澄江、顾跃仙三人都理会不出来。蒋青岩道 :“这 头两句,像是为我等婚姻之事。‘东飞’,是要我们东去。后六句着何解说?”张澄江道 :“小弟近日内正要拉两兄同渡钱 塘,共游东浙,访山阴之胜。今日看来,正合了这个帖儿,何不明日即便起身,试走一道?兄意何如?”蒋青岩和顾跃仙都喜道 :“弟辈亦有此兴久矣。倘得吾兄相携,诚为快事。明早 各去束装,午间便渡江如何?”三人商议已定,蒋青岩吩咐家中安排酒肴,送在湖船上看月。正说间,乌云陡起,雷电交作。
蒋青岩向张澄江、顾跃仙叹道 :“天道莫测。即一饮一酌,皆 不有预定。古人云:‘行乐当及时。’此语良可念哉!”张澄江和顾跃仙都为之浩叹。蒋青岩便教将酒席摆在厅上,三人同饮。饮至二鼓,三人同榻而卧。
次日黎明,张澄江和顾跃仙各自回家收拾行李。午饭后,蒋青岩和顾跃仙都到了。三家各带二三个家人、书僮,押了行李,一同出城,上了渡船。这日风顺,不上一餐饭时,已到了萧山县。次日早起到绍兴城外,觅了一所洁净僧房住下。
壮哉!如此好光景,须各赋一诗,庶不负此游览!若默然而归,岂不令山灵笑人乎!”顾跃仙便向蒋青岩道:“今日吾兄是主人,就请吾兄限韵。”蒋青岩道 :“眼前光景甚佳,若限韵拘 体,便受其缚。这都是近日那些读日记故事的朋友时与骚人词客出丑的圈子,我们还是任情纵笔为妙。”张澄江、顾跃仙都道 :“此论最是。”蒋青岩便吩咐家人,将樽前一个罚杯满筛 一杯熟酒,向张澄江、顾跃仙二人道 :“此酒寒而诗不成者, 罚跪饮三大杯。”
说罢,三人或仰面、或俯视、或举杯不语。不半晌,蒋青岩唤伴云取随身纸笔过来。那伴云忙去捧过一个拜盒,安在坛上,取出端砚、紫颖古墨、名笺,摆得停停当当。蒋青岩不慌不忙展开笺纸,提起笔来,写上一首诗道:
春光携手上韬光,仰探虚空俯大荒。
半勺西湖沉翠黛,无边东海浴扶桑。
人烟城郭团团里,江水涣龙淼淼长。
多少兴亡多少恨,一杯同与吊斜阳。
蒋青岩写罢,随即便是顾跃仙接过笔去,写诗一首道:
绝顶天风细,低头海气浮。
江声流日夜,湖水历春秋。
共此一樽酒,真同万里游。
杭城刚片土,仿佛系孤舟。
顾跃仙刚刚写完,张澄江的诗也做完了,提笔写来一首绝句道:
江流一线海茫茫,潮水西来落日黄。
报道湖中歌舞歇,几多车马入钱塘。
三人题罢,一齐拿到樽前,大家轮看,互相赞赏。蒋青岩命伴云试那杯中,酒气尚温,笑道 :“我辈恨不与曹家郎同时,令 彼《七步诗》独传千古。”三人大笑。张澄江道 :“小弟这二 十八字太讨便宜了。”顾跃仙道 :“不朽之句,正不在多。” 三人又痛饮了一回,然后携手下山,仍从灵隐旧路而回。刚到山门,只见一个小沙弥前来迎住,道:“老和尚知三位居土今日在山上,美酒佳肴,十分醉饱,又有题咏,未免劳神,备有 苦茗一壶,替三位居土解渴消烦,遣小僧在此迎候。请到方丈一叙。”蒋青岩闻言,向张澄江和顾跃仙笑道 :“那自观和尚 想亦是趣人。我们同进去会会如何?”张澄江和顾跃仙依言,一齐同了那沙弥来到方丈门首。那小沙弥先进去启过那自观和尚,然后蒋青岩等三人方才同进方丈。且看那和尚怎生模样:
褊袒右肩,双瞳如电,须眉似雪,稳坐蒲团。棱棱头骨如拳,隐隐毫光满面。若非罗汉重生,定是菩萨出现。
蒋青岩、张澄江、顾跃仙齐向自观和尚作礼。自观和尚立起身来,打了个问讯,笑嘻嘻道 :“居土们好潇洒也。老僧备下一 瓶苦茶,要与三位居土润润诗肠,清清醉眼。”吩咐沙弥筛了三盅茶,送到蒋青岩和张澄江、顾跃仙三人手中。三人吃罢,都觉口舌生香,眼清神爽,将先前的酒气都消归大海中去了。
自观和尚问他三人的出处行藏,张澄江和顾跃仙大略说了几句,只有蒋青岩长叹不语。
自观和尚笑道 :“居土,心中敢是有甚不足处么?老僧已 看破多时了,居土岂不知那龙逢、比干,一堆荒草;伯夷、叔齐,两个饿夫!便是那秦皇、汉武,至今已见几度兴亡了。
这段公案且须放过一边。于今老僧有个商量,非老僧杜撰,本是三位居土的前数,老僧写得明白,封在此间。三位居士带回去,细细观看,此后前半段的事,件件都在上面,后半段却由得居土们自家主张了。”说罢,自观和尚便向袖中取出一个封儿,封得十分坚固,递与蒋青岩收了。蒋青岩见自观和尚语言不凡,相貌奇异,料其中必有缘故,不好当面轻拆。三人作谢而别。小沙弥送他三人到方丈门外,拱手道 :“小僧不及远送 了。封内事,居土们细细及早求谋,休辜负家师这段婆心。”
三人唯唯而别。此时,日已西沉。蒋青岩因那封儿都怀了一肚猜疑,要拆开观看,又因途中不便,只得上轿回家。
到了家中,已是上灯时候了。蒋青岩也不待吃茶,赶忙吩咐点上灯来,取出封儿,同张澄江、顾跃仙等开拆。拆了两层纸,里面才出一个柬帖儿来。蒋青岩取出那帖儿看时,上面却是一首四言八句的诗。那诗道:
三凤东飞,皆得其凰。
恶风吹水,散我鸳行。
奋身而前,头角廊庙。
破镜重圆,明月光辉。
蒋青岩和张澄江、顾跃仙三人都理会不出来。蒋青岩道 :“这 头两句,像是为我等婚姻之事。‘东飞’,是要我们东去。后六句着何解说?”张澄江道 :“小弟近日内正要拉两兄同渡钱 塘,共游东浙,访山阴之胜。今日看来,正合了这个帖儿,何不明日即便起身,试走一道?兄意何如?”蒋青岩和顾跃仙都喜道 :“弟辈亦有此兴久矣。倘得吾兄相携,诚为快事。明早 各去束装,午间便渡江如何?”三人商议已定,蒋青岩吩咐家中安排酒肴,送在湖船上看月。正说间,乌云陡起,雷电交作。
蒋青岩向张澄江、顾跃仙叹道 :“天道莫测。即一饮一酌,皆 不有预定。古人云:‘行乐当及时。’此语良可念哉!”张澄江和顾跃仙都为之浩叹。蒋青岩便教将酒席摆在厅上,三人同饮。饮至二鼓,三人同榻而卧。
次日黎明,张澄江和顾跃仙各自回家收拾行李。午饭后,蒋青岩和顾跃仙都到了。三家各带二三个家人、书僮,押了行李,一同出城,上了渡船。这日风顺,不上一餐饭时,已到了萧山县。次日早起到绍兴城外,觅了一所洁净僧房住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