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转眼已是三日之后,今日便是陆大有成亲的日子。  

一大清早,整个林家的人开始忙碌起来,庄子的大门口挂起长长的鞭炮,林芷清特意命人多挂了几串,这才显得热闹不是。  

花轿早就停在了门外,仪仗队也在门口侯着,就等吉时到。  

原本,陈婉儿在林家出嫁是不用坐花轿的,林芷清却是坚持,必须有花轿迎接,女子一生就出嫁一次,怎可缺了仪式感。  

林家的食堂里,众人热火朝天的忙活着,杀鸡的杀鸡,杀猪的杀猪,洗菜的洗菜。  

为了显得喜宴隆重,林芷清从空间里搬出了大量的鸡鸭野兔,就连野猪都带了三头出来,那鱼都是她一条一条亲自抓的,每条鱼几乎一般大小。  

一般人家的喜宴荤素搭配也就十二道菜,林芷清亲自写了菜谱,一桌定了十八道菜。  

孙二一早带着人在演武场上摆起了圆桌,这次林芷清为了排面,特意邀请了上河村的乡亲。整个演武场上,整齐的摆了三十八个圆桌。  

家里的孩子们都换上了新衣服,林芷清从这些孩子中,选了年纪相仿的六个孩子,正好三男三女,充当花童。  

林淑兰一早带着喜娘去了陈婉儿的院子。  

按规矩,新娘子需要先开脸,再上妆,最后才换上喜服送上花轿。  

喜房里,王美娟挺着大肚子,拿过红色的木梳替陈婉儿梳妆。  

“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王美娟每梳一下,口中便念叨一句。  

待三梳完毕,才由喜娘接手,替陈婉儿梳妆打扮。  

不多会,陈婉儿梳妆完毕,换上了喜服,坐在床榻边。  

王美娟从林淑兰手中接过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放进了她的手心中,并嘱咐道,“拿好了,千万不能松手。”  

陈婉儿娇羞的点点头。  

这苹果寓意今后的生活平平安安,红红火火,她自然不会松手。  

待吉时一到,王美娟拿起桌上的龙凤喜帕,替陈婉儿盖上了红盖头。  

孙佳怡姐妹,一左一右搀扶着陈婉儿,从院子里走了出去。  

这时,大门口的锣鼓响了起来,陆大有身着大红的喜服,站在门口迎亲。  

孙家姐妹一路搀扶着陈婉儿来到大门口,将她送上了花轿。  

花轿一走,林家的下人们立刻搬出成匹的红绸,红绸从大门口一直铺到花厅,又从花厅铺到喜堂。  

喜堂里,大红的喜字高悬着,桌子上,一对大红喜烛早早被点亮,各种寓意吉祥的水果糕点码的整整齐齐的。  

九点一过,林家的大门口开始热闹起来,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林海勤作为林家的长辈,自然在门口迎客,柳毅跟在他的身边,帮着一起招呼客人。  

陆大有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陈婉儿的花轿在城里绕了一大圈,这才往庄子里走。  

花轿即将到门口的时候,孙二点燃了大门口的鞭炮,鞭炮立刻噼里啪啦的炸响起来,孩子们捂着耳朵凑在门口看热闹。  

柳毅命人在大门口燃起了一个火盆。  

不多时,花轿稳稳当当停在了大门口,陆大有从马上下来。  

喜娘高喊一声,“踢花轿。”  

陆大有象征性的踢了一下轿门,轿夫压下轿子,喜娘扶着新娘子出了花轿,一边的丫鬟赶紧递上红绸。  

红绸的一端由陆大有牵着,另一端由陈婉儿牵着。  

陆大有带着陈婉儿踏上台阶,迈步走进林家的大门,喜娘扶着陈婉儿跨过火盆,嘴里又道了一句吉祥话,“新娘举步跨火烟,早得麟儿是男孙。夫唱妇随同心腹,五代同堂孙抱孙。”  

跨过了火盆,他们两人经过花厅,往喜堂而来。六个花童一路相随,抛洒着花瓣。  

围观的众人跟在他们两人身后,一起来了喜堂。  

喜堂的主位上摆着两尊牌位,牌位用红布遮盖着。  

待新人踏入喜堂,一旁的司仪冲着大门高声喊道,“一拜天地。”  

陆大有和陈婉儿转过身,面朝着大门双双行礼。  

司仪又接着高声喊道,“二拜高堂。”  

陆大有和陈婉儿又转过身,对着桌上的牌位行了一礼。  

“夫妻对拜!”  

陆大有转过身,面对着陈婉儿,两人同时行礼。  

喜堂里响起如雷般的掌声。所有人都热烈的鼓掌,大家真心实意的祝福陆大有今日抱得美人归。  

“礼毕,送入洞房。”  

随着司仪的话音落下,陈婉儿由喜娘扶着,送去了新房。  

大厅里顿时喧闹起来,徐明,王伟,钱勇几人迫不及待的上前恭贺陆大有。  

“大有哥,恭喜恭喜。”  

“大有哥,我们哥几个恭祝你和嫂子夫妻和睦,早生贵子。”  

“对啊,大有哥,争取三年抱两。”  

陆大有拱手还礼,“同喜同喜。”  

林海勤站起身,冲着众人拱拱手道,“感谢大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陆兄弟的婚礼,今日家中已备好酒席,大家请随我一同入席吧。”  

林海勤说罢,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林家的家仆纷纷上前,引着喜堂里的宾客往演武场而去。  

演武场上,三十八张喜桌座无虚席。  

食堂里的大厨忙得不可开交,下人们端着托盘,穿梭在酒席间,一道又一道的冒着热气的菜端上席面。  

陆大有站起身,端着酒杯走到林芷清的面前,他恭敬的唤了她一声,“小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