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一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扬北众阵中还在懵,枥尾城一方先骚动起来。  

直江兼续痛苦得闭上了眼睛,呻吟一声。这位御台所真是太过勇猛了,比女人还女人。  

中军的直江兼续与斯波姬武士反应还算平淡,毕竟看惯了,左翼上衫众的情况更激烈一些。  

斋藤朝信朝本庄实乃吼道。  

“这算什么意思!我们还没死光呢!哪里轮得到男人出去叫阵!”  

她面红耳赤,是真的愤怒到了极点。  

对于这些骁勇善战的上衫众来说,让男人代替她们出战,是比战死更大的羞辱。  

本庄实乃头疼欲裂,真是莫名其妙的男人!  

要是他在一骑讨中有了不测,本庄实乃还能活吗?非得切腹谢罪,死得莫名其妙!  

他可是将军的未婚妻!家督的心上人!  

比起枥尾城阵营,扬北众一方在懵b之后,勃然大怒!可是她们左盼右顾,没人敢出去应战。  

开玩笑!怎么打?  

打赢一个男人,丢人,打输了更丢人!更何况,御台所身份加持,谁上去就是大逆之罪。  

义银见无人敢出来应战,心里着急,这么拖下去,等于被拒绝了一骑讨,那么合战就要开打。  

他冷笑一声,激将道。  

“当年四党豪杰辈出,没想到后人竟然如此不堪,连一骑讨的勇气都没有,懦妇!”  

扬北众本就桀骜不驯,哪里忍得了这般羞辱,一名姬武士朝本庄繁长一鞠躬。  

“本庄大人,事后我会切腹,洗清对河内源氏嫡流的冒犯。”  

本庄繁长微微点头,也只有这样了,她轻声说道。  

“不要下死手。”  

御台所可以杀了这名姬武士,而这名姬武士决不能杀死御台所,只能击败。  

事后还需要切腹赎罪,这就是河内源氏嫡流的压迫力。  

除非扬北众准备去当下克上武家,只要还想在守护体系中混,还承认自己是御家人,就不能在明面上攻击御台所,只能暗杀。  

幕府不重要,足利家不重要,甚至将军和御台所也不重要,但是武家传统很重要!  

必须尊重武家栋梁,必须承认自己是御家人。  

抛弃御家人身份,就失去了统治领地的正义性,为维护上下尊卑让一个姬武士切腹自害,很合适。  

“我乃大见氏后裔!水原希敬上!向您讨教!”  

武家重传统,敬先祖,义银辱没先人,早就让扬北众的姬武士们怒火中烧。  

水原希虽然只是水原家普通一姬,却愿意舍去性命出战。  

见有人肯出战,义银仰天长笑,总算有人入吾彀中。  

“来得好!”  

两马交错一闪,水原希跌落马下,再无声息。  

义银回马再指扬北众,喊道。  

“土鸡瓦狗!不堪一击!扬北众徒有虚名而已!”  

他彻底激怒了扬北众,一姬武士打马冲出,也不与本庄繁长废话,径直杀向义银。  

“休得张狂!杀你者,三浦氏后裔黑川纱里!”  

本庄繁长与中条藤资皆焦急看向战场,这黑川家的莽妇红了眼,不会傻到要下死手吧?  

如果对方真是御台所,这祸端就大了!  

义银冷笑一声,打马横出数步。黑川心领神会,降速交错,侧面厮杀。  

外人见两人转马数圈,兵器相交几声锐响,黑川纱里跌下马去,不再动弹。  

义银冲着扬北众阵中,继续喊道。  

“太弱太弱!扬北众就这点本事吗!”  

他出言羞辱,又胜得干净利落,惹得一众姬武士怒火中烧。  

“鲇川奈向您讨教!”  

“新发田空向您讨教!”  

一个个姬武士上前,不知不觉中,义银斩落了扬北众八名姬武士,皆是勇猛过人之辈。  

外人不知道他有外挂护身,单挑的姬武士也因为御台所身份束手束脚,你来我往对攻,给义银不少提高致死概率的机会。  

最后,远处的双方军阵,竟然被他强悍的一骑讨震慑,真是可怜可笑。  

斋藤朝信看向本庄实乃,对方目光也投向自己,两人面上皆是又惊又喜。  

直江兼续那小丫头没骗人,这御台所果真是一骑当千的战将。  

想着,心中起了敬畏之意。不是对河内源氏嫡流,而是对他这位骁勇善战的御台所本人。  

上衫众作为友军都感到意外,扬北众更是惊骇。  

八名姬武士,皆是敢战能战,武艺高强,结果在形同车轮战的一骑讨中被一个少年斩杀。  

不是做梦吧!  

少年站得不远,本庄繁长能看到他鬓角的汗渍,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辉。  

他身着狩衣,外挂白色阵羽织,腰杆挺直,远比一般男人强健有力。  

面容坚毅,五官精雕细琢般俊秀,又隐含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气质,真是美丽。  

就是这个俊美不似人间的少年,连续斩了扬北众八员,阵前再次叫嚣,无人敢于接茬。  

武家敬重战场上的豪杰,他用自己的实力得到了扬北众的尊敬。  

义银在马上喘着粗气,这种战斗是他最喜欢的,危险性也最小。  

他体质不如姬武士,扛不住重甲,体力也差,反应更慢。如果打起血战混战,还是苟一点为好。  

但越后国内叛乱,各家顾忌太多,都收着力。他身份又高贵,不可能阵前把他射成刺猬。  

这才给了机会,让他狠狠秀一把无双,攒足威望。  

眼看扬北众不敢再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