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围剿(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松江府。  

数百个身着锦衣墨衫的身影将一处庭院团团围住。  

有太平校尉,有太平都尉,还有身上没有绣字的太平缇骑。  

整条街已经被肃清,只有远处,还有人在探头张望。  

监察司也已经出动了。  

由四品监察使吴一奇率领,在长街尽头,阻拦着那些好奇的百姓。  

“是这里?”  

苏牧手按刀柄,面无表情。  

自从东方流云窥见一线天机之后,苏牧就一直为了改变松江府的灭城之灾在努力。  

玄冥宗余孽已经被消灭了。  

妖庭十三太子鲍凌云也杀了。  

现在剩下的隐患,就是那在松江府白鹿书院内埋藏雷公轰的幕后黑手。  

等了这么多天,这幕后黑手终于忍不住跳出来了。  

明夷侯张松涛和剑宗宗主陈北玄刚刚离开,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去查看埋在松江府白鹿书院内的雷公轰。  

一直暗中调查的东方流云,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对方的动作。  

然后石自然出马跟踪,一路追到了这里。  

没有任何犹豫,苏牧直接调动松江府太平司所有人马,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管院子里藏着的是谁,这次也绝对是插翅难飞。  

“我亲眼看着他进去的”  

石自然沉声道,“那人进去之后,没有人从里面走出来。”  

“破门,反抗者,杀无赦。”  

他话音刚落,东方流云已经一个箭步冲了上去。  

他闪电般出刀,院门顿时四分五裂。  

苏牧:“…”  

东方流云对功绩还真是充满了渴求啊。  

不过这样也好,有东方流云出手,他倒是省事了。  

反正他是松江府太平司的镇抚使,东方流云是他的下属,所有的功绩,都得算他苏牧一份。  

东方流云一马当先冲了进去。  

紧随其后的,是一众太平校尉。  

连当初从玄冥宗余孽手中捡了一条命的杨云中都来了,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挥舞着长刀,一瘸一拐地冲了进去。  

再后面,是太平都尉。  

然后才轮到太平白衣和太平缇骑。  

苏牧这个镇抚使,反倒是落到了最后。  

松江府太平司难得有这么大规模的行动,上一次,还是剿灭净土教分坛的时候。  

至于对付玄冥宗那一次,只有杨云中等少数人赶上了。  

不得不说,那次剿灭净土教分坛的行动,众人都得到了不少功绩,可谓是吃到了饱。  

松江府以前太平归太平,但没有功绩拿啊,上次尝到了甜头,这次他们人人争先,唯恐自己落后一步。  

至于危险——  

富贵险中求,现在不冲,一会儿人被同袍杀光了,后悔都没地儿哭去。  

很快,院落里就传来呼喝声、兵器碰撞声、厮杀声。  

苏牧缓步跨过门槛,就看到院子里已经七零八落倒了不少尸体。  

四面八方,不断有人提刀冲了出来,然后跟太平司的人战在了一起。  

那些人十分凶悍,脱胎境和换血境都有,实力属实是不弱。  

但是太平司这边,有当世天骄的东方流云出手,对方那些人,根本就无一人能挡他一招。  

片刻功夫,东方流云已经从前门杀到了后门,然后又从后门杀了回来。  

“全部搞定!”  

来回杀了两趟,剩下几个漏网之鱼,东方流云没有再跟其他人争抢,而是来到苏牧面前,兴高采烈地道。  

话一说完,他就看到苏牧脸上并无喜色。  

“不至于吧?不就是没给你留几个人头吗?”  

东方流云嘟囔道。  

苏牧摇摇头,他可没那么小气。  

“你难道没有觉得,这些人太弱了?”  

“太弱了?”  

东方流云道,“我说镇抚使大人,咱不能这么埋汰人啊。  

虽然你很强,但我好歹也是当世天骄好吧,对付一些宵小之辈,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他不敢说自己比苏牧强,但也不比苏牧弱好吧。  

位列当世天骄,大玄三十岁以下的武者当中,他东方流云,起码也能排进前五之列。  

不是对方太弱,是他东方流云太强!  

“我不是那个意思。”  

苏牧摇摇头,“你想想,在你窥见的天机当中,松江府会遭到灭顶之灾。  

这些人,好像并没有这么强的实力。”  

玄冥宗余孽,妖庭妖物,加上这些在松江府白鹿书院埋藏雷公轰的人。  

如今这些危险因素,都已经被拔除了。  

说起来,除了玄冥宗余孽豢养的那些尸魈还算有些难缠,其余两方,都太弱了一些。  

哪怕是妖庭十三太子鲍凌云,想要覆灭松江府,也还差得远呢。  

这些人,哪怕那些雷公轰没有被发现,也不可能让松江府遭到灭顶之灾,最多只是引发一场动乱。  

虽然那样松江府可能也会损失惨重,但要说让松江府灭亡,还是远远不够的。  

东方流云听懂了苏牧表达的这个意思,他脸上的喜色也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这么一想,这些人,好像确实是有些弱了。  

“你是说,幕后黑手另有他人?”  

东方流云皱着眉头道。  

“不知道。”  

苏牧摇头道,“查一查,这里是什么地方,这些人是如何把雷公轰埋在松江府白鹿书院的。”  

就在苏牧带人将那处院落围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