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海选落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鉴于这样的情况,在海选进行了一个小时之后,方浩宣布改变海选规则。  

一次上五十人变成了一次上两百人,而且在台上展示的时间也从一分钟缩短到了三十秒左右。  

这一下子效率就提高了。  

只不过,另外几个评委越发的觉得方浩这就是儿戏。  

这样的效率,哪怕是返虚修士都没有。  

他们更不认为方浩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  

但是他们能说什么呢?  

人家是院长,不只是个人的能力很强,未婚妻也是一个很凶猛的女人,那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们来就是做工具人的,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他们的工具人。  

那些学生们倒是没有什么反对的。  

一个原因是方浩已经展现出了他那神奇的特异功能,让他们相信方浩确实有那样的能力。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现场排队的人太多了,多的让人心生烦躁之意。  

很多人都萌生出这样的想法——早一点过去吧,不管选上也好,不选上也好,能早点结束这一场排队就可以了。  

人山人海,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反正按照五十人一队的海选方式,这一天都别想选出来。  

那还不如干脆一点快一点完事。  

哪怕方浩只是随手指认一个人,他们也都认了。  

早一点结束这一场排队才是正理。  

选不上,他们也只是牺牲了一天的排队时间,损失还不算大。  

如果按照原有的节奏,后面的那些人恐怕要等待几天的时间。  

方浩宣布这种新的海选规则之后,下面竟然是一片欢呼。  

在这新的规则之下,效率得到了几倍的提升。  

这个效率倒不是提高了八倍([200÷50]x[60÷30]),实际上也只是将效率提高到了三四倍左右。  

因为人数多了,不管是上台还是下台耽误的时间都会多,哪怕他们行动再利索,也必然会耽误时间。  

只不过有着场下几百名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能够提前几千人次让场下的参选者准备,这才保证了效率能够提高三到四倍。  

场上的选拔没受影响。  

反正那些合格的人选都已经注入了方浩的法力,方浩要找到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  

改变规则之后,挑选的效率高了很多,后面公路上排队的队伍开始越缩越短,而不是随着新冠来的中学生数量的增加而越来越长。  

这样一来,一个小时就能够淘汰七八千人。  

只要保持这样的效率,就算是星城所有的高中生都来了,一天的时间也能够完成海选。  

方浩给范院长做的保证就是一年之内做出成绩来。  

所谓的成绩,可不是让那些学员们能够引起入体就成了。  

能够引气入体,在修真界确实意味着踏入了修真之门,但是地球并不是修真界,决策圈也不是修真界的高层,想让他们信服,就必须要拿出看得见的证据来。  

做到引气入体的人,体质上面还是一个普通人,各项数据都和普通人没有差别,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人。  

就这样怎么可能说服那些决策者?  

只有进入到练气境界,而且还要能做到施展一些特异的能力,比如说放个火球什么的,表示他们通过培训拥有了特异功能,而且随着培训的深入,还能够拥有更强的个人能力,这才能让人信服。  

要达到这一点,一年的时间其实还是有一些赶的。  

虽然没到分秒必争的地步,但是,方浩也不想因为无谓的事情而浪费时间。  

既然已经选定了学员,那就没有必要再认认真真的做戏了,随便找个理由将这场戏做一下,将自己选中的那些人拉到内院就是了。  

下面排队的人到了中午还可以从商贩那里买点吃的填肚子,台上的几个评委可没有休息的时间,就一直坐在那里,一轮一轮的挑选。  

中午过后,没有新赶来的学生队伍了,公路上长长的队伍开始以一种比较快的速度缩短。  

被挑选的进内院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方浩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共是挑选出了千余名修炼资质还可以的学生,在全市总数达到七八万的高中生里面占的比例并不高。  

几十个人里面才有一个合格的。  

落选的人心中多少都会有一些不服,但是没有办法,最终解释权在星城异能培训学院那里,不服也只能憋着。  

至于那些通过了海选的学生,自然是欣喜若狂,有的甚至都已经开始幻想走上人生巅峰之后的生活了。  

有的人还在台上,就已经拿出电话给家里报喜了。  

到了晚上七八点的时候,海选终于结束了。  

通过海选进入到星城异能培训学院内院的学生有一千一百多人。  

方浩留下了法力印记,结果没有过来的,只有八个人。  

对于这样的结果,方浩还是挺满意的。  

不可能所有人都会过来进行海选,能够有这么高的比例,他已经很满足了。  

那八个没有过来的,方浩也不觉得有多可惜。  

修炼这东西,固然是要看体质,但是悟性和努力都缺一不可。  

海选都不愿意过来的,说明修炼这种东西在他们心目中并没有那么重要,强行把他们弄过来,也不可能修炼出成绩来。  

就算是再逆天的资质,方浩都不会专门的去劝说对方进入内院修炼。  

他是一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