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混世四猴(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只说我心思乱了,叫我入定持坐。  

但那梦却还是不断,愈发真实,到得后头,我连那些神人的声音都能听到了…  

他们说我是赤尻马猴,是天地异种,要将我献给无阿洞窟深处的那几尊老佛。  

又说万天大会举办在即,雷部五老和斗部八仙都要从幽冥回来献礼,难得要齐聚一处。  

还说西昆仑那位大仙造化九转,终炼出来不死神丹,已献给了大帝君做贺礼…  

慢慢的,我好似要变作了另一个人,渐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终日浑浑噩噩。  

而有一天,我突然就醒了,头脑清明。  

惊惧之下我跑去问空空道人,他却只是笑,对我说原来是自己算差了一点…”  

袁英慢慢摇头:“我不明白,但也不敢追问,只是继续修行,以为自己只要哪日功行够高,这等怪事自然就绝了。  

而有一天,我猛想起已有许久没有见过袁善。  

我赶紧驾云去找他,找了数月,才在一处荒山上找到他。  

袁善端坐在石头上,宝相庄严,看到我的时候他对我笑了,和空空道人一模一样的笑——”  

声音在此处停了一停。  

袁英眸光阴沉无比,双手成拳,一字一句:  

“他同我说,自己其实算得倒也不是太偏,原来是这一个…”  

自始至终。  

空空道人都未存着什么善意。  

是他熄了火雨,又教导袁英修行,传他道书典籍,而之所以袁英会入梦,又屡屡梦到空空道人诞生那时的光景。  

归根结底。  

其实也正是空空道人要以秘法将袁英炼为应身。  

那秘法名为《一切过去根本无分源流经》,是空空道人苦心创出的秘章,也是一类不折不扣的外道邪法!  

其实以空空道人之尊,他想对付一介凡类根本无需这般算计,只要念头一起,那片地陆的所有生灵都要彻底浑噩沉沦,成为他的无穷应身之一。  

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也只因袁英或是那新的通臂猿猴。  

混世四猴各有神通,皆具神异。  

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六耳弥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而至于通臂猿猴,则是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这混世四猴与其说是生灵,倒不若是四种位业根果。  

即便以众天宇宙之广,也绝不会出现两只同样的混世四猴,总是要老的那只死去,新的才会应运而生。  

譬如袁英所居地陆之所以会有火雨天灾,毁坏海陆。  

若论起根源来,其实也是被空空道人和老通臂猿猴的斗法波及。  

而老通臂猿猴在世之时,宇内便不会再出现第二头通臂猿猴。  

直至老通臂猿猴被打杀,空空道人以占验法算到新的通臂猿猴或将在那片地陆出世。  

他便也分神化意,以老道身份接近了袁英,意图以《一切过去根本无分源流经》混淆位业感应,将袁英炼为应身,以此彻底据了他的通臂猿猴身份!  

孰料新的通臂猿猴并非袁英,而是那并不出彩的袁善。  

这虽耗了空空道人数百年辛苦,但这一位业最终还是被他收入囊中。  

时至今日,空空道人似已集合了通臂猿猴、灵明石猴两种位业,且他自己本就是赤尻马猴。  

混世四猴本就对应地水火风这“四大”。  

如此看来。  

空空道人目的正是要将“四大”集于一身!  

一番话说完。  

场中微有寂然,连素来混不吝的周济都是凛然。  

若如袁英所言,空空道人果真不愧为杂家巨擘,涉猎百道,无所不通。他创出的《一切过去根本无分源流经》更是邪门,连混世四猴那等厉害位业竟也能蒙蔽过去。  

周济虽不知空空道人是如何在劫仙一道偏离正统的。  

他也不知空空道人当年蛊惑陈玉枢叛家而逃,如今又有可能对陈珩下手的用意究竟是为何。  

但或许会被这样一尊百无禁忌的大神通者盯上。  

不必多想,那可是绝非什么好事…  

此时通烜看向威灵,道:  

“师弟特地让袁英说出空空道人这番旧事,是为何意?”  

“我的用意,师兄自是清楚的。”  

“不可。”  

“师兄容禀。”  

“不可。”通烜微微摇头。  

威灵又欲开口,通烜却抬断,他道:  

“我也曾同岳契、皇甫崇这几位剑主打过交道,我心中清楚,于你这等剑修而言负刍山绝非善地,还是莫要欠下彼辈人情为好。”  

“若不请动他们,谁又可阻住空空道人的邪法?祖师如今…”  

威灵话到此处忽而停住,只微微摇头。  

通烜深深看他一眼,片刻后不禁抚须一笑:“师弟,你对我那弟子倒是上心,愚兄便代他先行谢过了!”  

对于威灵心思,其实通烜也算清楚。  

自君尧去位之后,玉宸道子至今还悬而未决,仉泰初、章寿等真传也并不符威灵心意,而如今他好不容易寻到一个稍看对眼的。  

若是那人再半道崩殂,又踏不上长生门户。  

他心中怒意,只怕并不会比通烜更少。  

因此缘故,纵是会欠下负刍山人情,威灵也是认了。  

这时通烜忽而一笑,肃声道:  

“师弟,依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