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正部玉树(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沧海云生,澔澔汗汗——  

远见云下一座巨岛横列水中,雄踞东南,巍巍高耸。  

而岛中祥气成绮,成百千数,不可穷极,随风飘摇招展,直没入天中。  

再伴有群山宫观间传出的若有若无鼓乐钟磬之声,至柔至和,悦耳之至,白鹤盘舞相逐。  

倒显得此地气象格外正大明朗,浑如世外仙都…  

此处便是玉宸九殿之一的功德殿,也可算是派内诸弟子往来最频繁的一处场所。  

需知在玉宸修道,除师长相授或宗门的下赐之外。  

神通妙法需道功,灵脉庐舍需道功,法宝外物需道功,丹丸大药需道功。  

便连身份晋升,同样也还是少不得道功!  

而三百小功可合为一大功,十五大功积为一上功。  

譬如玉宸的二十五正法,若欲换取,便是需门中修士持有三上功在手,才可得开禁传授。  

道功之重。  

由此便可见一斑了!  

眼下陈珩选定了个方位,将剑光按下,身形落在一片百丈方圆的青玉空地上。  

抬首视去,见迎面不远的便是左右两座望阙。  

其檐下分别悬着一口大钟,又有一班执役道人带着黄巾力士们,恭谨候在钟下等候。  

当有人欲穿过望阙时,便会有一名执役道人出列迎上,要查验过他的身份符牌等等,留下法力气机,才准他入内行。  

“陈真人?”  

陈珩来到望阙跟前,还未开口。  

为首的一个身高体肥、面容慈和的胖大道人便眼前一亮,认出了他身份来,连忙赶上前行礼:  

“真人万安,今日来功德院,可是要揭榜?”  

“正是。”陈珩回了一礼:“不知阁下姓名?”  

“真人客气了,小可姓刘,单名一个慎,说来也是有缘呵!小可也曾在长赢下院修行过,和真人一般,昔年也是住在灵隐峰呢,这不是巧了吗?”  

胖大道人刘慎满脸堆笑,连连拱手:  

“可惜痴长了些年岁,没能沾上真人身上仙灵,小可在齐云山大比上几番都是败下阵来…  

不过今日能够一睹真人尊面,看来小可也是有福源在身,不枉在功德殿里辛辛苦苦这些年了!”  

刘慎这番言语说得甚是卑下,讨好之意毫不掩饰。  

他身后那群执役道人听在耳中,面上神情虽依旧小心,但心里却是不由有些异样。  

同殿执役这些年了,知根知底。  

他们也晓得自家这位刘慎师兄是个有背景在身的,其生父便是灵宝殿的一位有名长老。  

若不然。  

以刘慎根性,和他在长嬴院无意闯下的那些祸事。  

他便是挤破了脑袋去,怕也难留在宵明大泽当中,早被打发去边域小国了。  

但话又说来。  

以刘慎的身份,面对一位真正玉宸真传,似这般奉承讨好,也绝不算什么出奇的事。  

莫说刘慎如此如此了,只怕是他那位灵宝殿的生父来此。  

面对这景状,虽说不至于过分谄媚,但也必是客气客气,要殷切相待了…  

“阁下也曾住在灵隐峰吗?的确是巧了。”  

陈珩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方小印:“还请一验。”  

“明白,明白。”  

此时刘慎也不先接过,而是先掏出方锦帕,仔仔细细擦了擦手,这才双手捧住。  

待得查验完毕后,他又捏了个法决,身后两座白玉望阙立时发了一声响,光华大显。  

直待得将印中的一缕法力摄入其中,记下陈珩的气机,核对无误后,这才缓缓停了颤动。  

“真人见谅,见谅,殿里原先也无这般规矩,只是自从那位真君当了左殿殿主后,才…”  

刘慎将法印捧还给陈珩,脸上有着一丝歉色,忙解释一句。  

“功德左殿殿主,那位自正虚天游历归来的卓真君?”  

“是,是。”刘慎连连颔首。  

他似还欲开口,但又终究忌讳什么。  

最后还是老老实实闭了嘴,脸上只有一抹讪讪之色。  

陈珩见状也不多问,心下倒是了然。  

如今的功德殿殿主唤作祁轩,乃是以半妖之身艰难成道,殊为不易,在九州四海也是奇闻一件。  

而世人皆知这位大真君因修炼一桩神通,已是离开阳世,冒险去了阴间幽冥世界,在九泉之一的苦泉深处闭关潜修,并无暇分身。  

因此缘故,功德殿内的大权也是自然而然,分摊在了左右两位殿主身上。  

其中右殿殿主葛化是掌门裴叔阳一位至交好友,陈珩在自己真传大典时候也见过这位。  

其人背负一青一红两柄法剑,一身杀气隐隐,的确是剑修出身,气度凛冽。  

而至于左殿殿主卓元龙…  

“卓元龙与嵇法闿交情甚好,当初嵇法闿与君尧真人争夺道子之位时,卓元龙便力挺嵇法闿,为其献策不少。  

直至道子之位尘埃落定后,卓元龙恐遭排挤,才主动向派里请缨,远去了正虚天的姬氏道廷。  

而近年他甫从天外回返,便担任起了功德左殿殿主职司。”  

陈珩眸光一闪,心下暗道:  

“卓元龙…这位真君,倒是一直态度分明,自始至终都自认是嵇法闿的得力臂助。”  

君尧寿尽坐化的讯息虽传出已久,可玉宸三位祖师却迟迟未商出下任道子的人选,态度暧昧。  

这样一来,叫底下的玉宸诸修难免也心思浮动,各有各的打算。  

似符延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