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虚皇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今。  

合欢教虽然在声势底蕴上面还是要低了一头。  

但在明面上,此教倒也成了西素州四大势力之一,不容小觑!  

而西方二州之地,无论西素或者西颐。  

这两方陆州在胥都九州当中,都是以万道杂糅,各族并存而闻名。  

在五方势力之下,西素州甚至还有人道、神道、武道以至于是西方沙门的法统。  

种种外道,都在西素州开枝散叶,绵延道统。  

这在胥都其他九州,本是不可能之事。  

在此地却不并算什么罕见,这也着实是胥都天宇的一奇…  

此时听得乔蕤的问话,陈珩摇了摇头,道:  

“我此番回返宵明大泽,欲静心修持,以期突破境界,还有诸多道法需钻研打磨,只怕是无暇分身,前往密山拜会乔鼎前辈了。”  

乔蕤眸光微微一黯,将头一低。  

而很快,陈珩又接着开口:  

“不过待得诸事理清之后,迟早我会外出寻药,那时想必也少不了要往西素州一行。  

还请师妹转告乔鼎前辈,那时陈某定当登门拜访,恭听教诲。”  

乔蕤杏眸中猛腾起一股惊喜之色,唇角不自觉扬起,笑意难以掩饰。  

在东拉西扯同陈珩说了一堆话后。  

又借着讨教道术的名义,在长离岛盘桓了数个时辰。  

直待得月出东山,浮上了云表,洒下缕缕清辉时候。  

乔蕤这才不好多留,向陈珩认认真真告辞,心满意足离去。  

待得走出殿门,遥遥视去,唯见山遥岸渺,辽阔无垠。  

无论烟树或是沙嶕都被笼在一片清波之下,若隐若现,一半模糊。  

而泽国的水气同虚天垂落下的雾气相互摩荡,光华散逸错乱,也好似变作了千数骊珠。  

与云中星宿遥遥辉映,九色迷离…  

此时陈珩迎着山风浩荡,见眼前夜色沉静,好似万籁都要归于虚空当中。  

他眸光一动,片刻后,也是微微摇头。  

在同从长嬴下院回来的涂山葛交代几句过后,便回了静室当中盘膝坐定,启了门户禁制。  

“便是不论乔真君的恩情,单是罗闇黑水于我而言,便助力不小…  

先前数次面对神魂攻杀法门时候,都是倚仗这门水法,才能够抵御,从容度过。”  

陈珩眼帘垂下,思忖道:  

“如此的大人情,看来唯有日后倾力去回报,才方能稍安我心…”  

这番难得的失神仅在刹那。  

不过转睫之间功夫,陈珩便也将脑中杂念一一斩灭,彻底定下心神来。  

他此时法决掐动,顶门便有一股缥缈烟气缓缓飞出。  

未几息功夫,便逐渐凝成一尊五光铸成的龙虎炉鼎虚影,与身内的那尊龙虎炉鼎上下映照,隐隐有仙家气象,望去甚是玄妙。  

洞玄层面的三重境界修持,皆是环环相扣,关联极其紧密。  

洞玄一重“龙虎炉鼎”乃是要调和身神水火,阴阳二气,于腹下炁海凝为一方龙虎炉鼎。  

洞玄二重“摄取五精”则需寻得五方五行之气,填充进入龙虎炉鼎当中。  

使得炉鼎由虚化实,可以真正统御三宝,纯化精神。  

而这五方五行之气,则是以先天五精作为至上选取,无物可及。  

至于洞玄三重的“先天金汞”境界,便应以道传秘法,将腹下的那方龙虎炉鼎连带着炁海,都一并炸个粉碎,彻底毁去这两者的形体!  

最后将这两物混合归一,凝练成了一方金汞,才算是彻底功成。  

先天金汞乃是成丹之基,在道书典籍之中,又被唤为“母胎”或是“胞液”,甚是紧要。  

以陈珩如今根基,他若是修成洞玄三重,所凝练出的先天金汞必是上上品,难有例外。  

不过关乎炸鼎凝汞的这一过程,便是有一真法界相助,也需小心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若一个疏漏,伤了躯壳,需花费功夫调养还仅是小事。  

倘使坏了根基,那便有苦都难言说了…  

此时随着陈珩手中法决转动,静室当中,也是有一阵阵鸣响发出,嗡嗡而动,时断时续,久久不绝于耳。  

其音浑厚浊重,如若天雷将起,滚过雾霭,震得静室四壁隆隆发颤,好似有大锤敲击其上,势大力沉…  

而就在陈珩在长离岛炸鼎凝汞时候。  

同一时刻。  

宵明大泽,四象馆。  

宽敞殿中,一个面容清矍,穿着淡青布袍的中年文士正手拿一册卷宗,看得双眉微微皱起,脸上神色颇有些复杂。  

不过在他出神时候,忽有脚步声音由远及近。  

旋即便是一个英武少年大笑一声,也不打什么招呼,便大跨步走进了殿中,道:  

“甫叔,我看今夜月景甚好,这宵明大泽倒也有些玄异,不输于我虚皇天中的蓬壶四岛。  

如此良辰美景,何苦在殿中枯坐,不如一并玩赏风光,畅饮一回,如何?”  

被他唤作是“甫叔”的中年文士抬起头,瞥了那英武少年一眼,淡淡道:  

“陈羽,你倒是个闲不住的性情…如今分明是身在异乡,周遭局势不明,也还不忘饮酒取乐吗?”  

听得这言语,那英武少年陈羽也不以为然。  

他摆摆手,道:  

“甫叔多虑了,我等可是神王的亲族,无缘无故的,便是这八派六宗也不敢伤我们性命!  

更何况,今番我等可是受神王法旨,出访玉宸的使节,既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