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四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里内情形。  

直待得过去数息功夫,忽有一声钟响悠然传开。  

须臾芒光尽敛,视线又复清晰之态。  

晋善信抬头看去,只见供桌上的那尊玉像此时已然与生人面目无异。  

他老师陶瑱正盘坐空中,有通透水光做龙蛇盘转,绕身不休,放射出烨烨光彩,甚是夺目。  

“今日的玉宸来人倒阵仗不小,居然是令于世通亲自出马,由他来当那为首之人。  

那浊煞鬼贼连天法虽是老夫亲自布下,但只怕也阻不了他几日。”  

而不待晋善信俯身行礼,说出些什么话语来。  

陶瑱便一挥手,打断道:  

“不过若就此退去,反倒是显得老夫惧了他于世通一般,也要遭来那几位老鬼的嘲笑。  

他虽是仉泰初的心腹,在东弥声名不小,但老夫又岂是无名之辈?区区隅阳国,弹丸之地罢。  

但他于世通既想要为此动一动干戈,连老夫面皮都不卖,那老夫便要试一试他的成色!”  

早在晋善信借三方怙照道脉之力,驱逐了隅阳国主,助他父晋德复位那时。  

晋善信便识趣服软,那特意令蛇龙山、分形观和五阴宫撤出东域,还主动奉上了文书和诸般珍贵宝材。  

以希冀能得玉宸的一个点头,默许他父晋德的国主之位。  

这个中施为。  

皆是晋善信在陶瑱的提点下才做成…  

不过后续玉宸对于隅阳国处的反应,倒着实是有些出乎晋善信的意料了。  

平心而论,似隅阳国这等弹丸之地,在东域的玉宸治下着实是繁如天星,数不胜数,分毫不值得一提。  

若不是晋德心中执念难消,几要化作道障。  

以晋善信如今身份,便是在怙照宗治下的西域,寻一方体量更胜于隅阳的国土,让晋德去称王称霸,也并非什么难事。  

而他送出的诸般宝材价值分明都远在一个隅阳国之上。  

玉宸却并不肯干休,还要大张旗鼓,过来讨伐。  

晋善信毕竟年岁尚幼,又打小便被陶瑱真人看中,接入了怙照下院修行,终究涉世未深。  

以他的见识。  

只觉此举的确颇有些不可思议,让人费解…  

“只为区区一方隅阳国,两宗便要起争端,这是否太过了?”  

在脑中思忖一阵后。  

晋善信终是不敢担上此等重责,苦笑一声,言道:  

“老师,不然还是撤去了罢,左右——”  

“争端?这算得上是什么争端,不过小打小闹罢了!  

玉宸的那位仉泰初显是欲借此机会,敲打一下边域宗派,叫他们知晓玉宸威严,但另一层意思,却还是欲磨砺一下众弟子和底下的道脉。  

恰我宗的几位上真,也正有此意。”  

陶瑱笑了一声,打断晋善信,道:  

“既两方都隐隐有这个意思,那不过是以你家的隅阳国来做个由头,看看各自的成色,你又惊慌什么?这与你何干!”  

晋善信闻言瞳孔微缩,若有所悟。  

而不待他想个明白。  

陶瑱微微一捋长须,又是开口言道:  

“我真身已是亲自出马,不日便要抵得隅阳境内了。  

届时还会有几个真正的怙照弟子前来,其中更有那个声名不小的顾漪,徒儿你可提先做些准备。  

其他也就罢,若能交好顾漪,对于你之后拜入上宗,却也是存有大好处的。”  

“顾漪?”  

晋善信讶然道:  

“那个仅在瘟癀宗阴无忌之下的顾漪?她怎会来此?”  

“这老夫便也不知,是她自告奋勇,应为静极思动罢了。”  

陶瑱摇头,旋即同晋善信又叮嘱几句后。  

室中便又有一道华光冲天而起,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待得光华敛去时候,供桌上的那尊玉像已是又一动不动,显然陶瑱已是将神意收回,此物也随之失了灵性。  

“两宗的无数道脉,不仅是洞玄境界的炼师,更连金丹真人都牵扯其中。  

如此之大的阵仗,都还仅是欲磨砺一二众弟子和道脉,看看成色?”  

走出观门后,望着一派云天浅碧之景,晋善信倒也的确是心绪复杂,不知该说何是好。  

他请动三方道脉出力,本意不过是让自家老父晋德在寿尽坐化前,一了心愿。  

至于打下了隅阳国,能否真正占有此地,晋善信心中也是无十足把握。  

若事有不谐,大不了抽身而去便罢,他也不敢执意顽抗。  

不过仅为区区弹丸小国。  

玉宸竟是遣了声名赫赫的于世通出马。  

怙照这一方为了应对,也是要由他老师陶瑱真人亲自坐镇隅阳。  

这等大阵仗。  

倒着实出乎晋善信的意料了…  

“早知如何,我便不该来攻隅阳,老师虽说这不过是小打小闹,但这期间难免会有死伤。  

若是算在了我头上,也终归是个小麻烦…”  

晋善信此时心下微觉无奈,但木已成舟,纵再多想也是无益。  

他心下叹了口气,将袖一挥,便也下了云头,往林立的宫阙遁去。  

而三日后。  

子明山,玉景飞宫。  

空中辉光乱闪,似千百银蛇往来不绝,还伴有种种轰鸣轰隆之音,声势浩大。  

在这等狂猛攻势之下,浊煞鬼贼连天法已是被破去了八成之多,距离崩毁,也不过仅差一线罢了。  

而此时在玉景飞宫的主殿内,陈珩等也不关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