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洞天之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是四数,还有一只九凤…  

他既得了九凤,将此神怪化作了鼎中之血,却为何不效仿前般施为,用九凤之血也做些文章?”  

赤眉道人这话一出,未等旁人接口。  

赵通已是忍耐不住,皱眉道:  

“先天神怪也是有高下之分,似九凤这等神怪,难道是什么土蝼、英猿可比的?  

火霞老祖是欲以精血造化出真正神怪来,可先前试过,却只得些劣种,再拿九凤做文章,怕也是浪掷了,又何苦为之?”  

既这一层中仅有此鼎,我等还是莫要耽搁,及早将第九层禁制破开,看看第九层究竟是存有何物罢!”  

赤眉道人听得赵通语泛酸气,知晓他是见重宝在前却不能分润,心下极是不悦。  

遂也不与他争辩什么,微微一笑,便止了话头。  

“陈师弟,请。”  

沈澄淡淡看着这幕,也不多言什么,只向陈珩拱手道了声。  

大凡神怪之精血,皆是灵机宏烈,内蕴无比充裕之精气,非仅可以用来炼药、制器、饲灵种种。  

最紧要的。  

却还是可以用此血来洗练肉身,滋养体壳,使得修道人内里元真充沛!  

在凝金丹的十三味大药中,其中一方大药,便是唤作“神符火”。  

此火唯有肉身血气鼎沸者,才方能凝练而出。  

至极时能有九尺九寸高。  

摇曳起来,若星生辉!  

神符火乃是丹成上品时候必不可缺的一味药,修士若欲图谋仙道上境,便不能够轻忽!  

而修行一事,却又最忌分心多用。  

肉身成圣之法多半耗时非常,若欲修行有成,凝出神符火来,少不得要耽搁正经的道行修持,延误时日。  

因此缘故。  

这九州四海内的大多仙道修士,皆是选择服食灵丹、外药,来雄健体魄,强横血气,已达到凝练“神符火”的所需。  

不过在这服食之物中。  

前古神怪的精血,却是最好的一类选取!  

神怪本就是受命于玄劫,秉天地大运而生。  

除寥寥几种外。  

其血精液是至臻无比,是难得的法材、宝药!  

服之炼化,非仅无什么余毒残留驻身,且对于道途体悟而言,实还存有另一番好处。  

因神怪大多实力强绝,数量稀少。  

这神怪之血,一旦流出,多半也是会惹得无数修士哄抢,供不足需。  

那只金鼎中的精血,供六七个洞玄修士凝出“神符火”,都绰绰有余了,还能剩余不少。  

此等珍物。  

也无怪赵通看了眼热心动…  

不过对陈珩而言,他想凝练出神符火来,却并不需此物来做什么添力。  

这鼎九凤精血最大的功用,却是用来填饱太素玉身。  

以九凤血将这肉身成圣法门的境界再次擢升!  

成为一门真正的底牌手段!  

而这时。  

随着陈珩微微颔首,挥袖将金鼎收入袖囊时候。  

殿中那股若有若无的清香,也是顷时散去,再也不复…  

诸修见此大多心下怅然,眼中留有些许不舍。  

一个身量滚圆,眼如绿豆的修士却眼珠子转了一转,嘿嘿笑了两声,自人堆中走出,来到陈珩处不远,行了一礼:  

“恭贺陈师兄得此重宝,不过小弟却有一请,不知当言不当言,唯恐冲撞了师兄,叫小弟心下实是忐忑?”  

陈珩见他面目陌生,应是赵通那一处的修士,也拱手回礼,道:  

“尊驾但说无妨。”  

“小弟近来同院外的一位故交结为道侣,迁了新居,这本是大喜事一件,怎奈何我家资不丰,新妇又是自幼便养尊处优,小弟是个知冷知热的性情,自然不忍新妇受委屈…”  

圆胖道人东拉西扯,说了一堆。  

当陈珩还以为他是想向自己讨要礼金时候。  

圆胖道人却忽得话锋一转,伸手指向殿中的四根青龙大柱,讪笑道:  

“陈师兄,那四根柱子放在这地宫中也是徒沾灰埃,不如发个慈悲,让给小弟,令我拿回去装点洞府,可好?”  

这话一出。  

赵通将脸微微一偏,有几分尴尬,似认为在沈澄面前失了体面。  

其余诸修则皆是见怪不怪了,神色如常。  

“…物尽其用,这也是好事一桩。”  

陈珩微微怔了一怔,旋即拱手,道:  

“尊驾若是喜欢,大可随意施为。”  

“陈师兄隆恩!师兄隆恩!”  

圆胖道人闻言欣喜,急向四根青龙大柱奔去,又不忘扭头呼唤一声。  

接着就又有一个瘦高道人跳出,乐呵呵跟着去了。  

“这胡氏兄弟…还真是刮地三尺呵!”  

陈珩听得赤眉道人在旁小声调笑一句。  

也算是知晓。  

这方宫阙为何会缺梁少柱,连地砖也散失不少了…  

这时,赵通已是不耐,飞身向外,抬手便是一道水雷发出。  

不过等他将第九重的禁制破开后,倏尔功夫,却又有一层五色霞烟生起,阻住了里内。  

连赵通再次将水雷打出,也是是令那霞烟晃了晃,未曾溃去。  

“赵师兄,这应是小五行阵,情急之下,却是难破…”  

一个手拿拂尘,头戴鱼梁冠的女修见状微微蹙眉,沉吟半晌,才缓声开口道。  

“余师妹?你可有什么法子?”  

赵通转目看来,沉声道了句。  

“我一人倒是难解,需得几位同门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