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受生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萧修静神色微变。  

至于蓝衫少年却是彻底坐不住了,连忙跳起,叠声道:  

“萧世兄容禀,刘常绩和刘常功这两人虽然贪婪无度,但到底还是知晓厉害的,也没胆子做出这事!”  

当初是蓝衫少年在萧修静身边几回建言,才让刘氏兄弟成了自己人。  

可未曾想,这两人在得了萧修静赐下的洞天图卷后,竟自作主张前去探寻,也未向萧修静等人通传一声。  

非仅行宫内的好处未曾得手,反而还连累自身送了性命。  

而陈珩在进入洞天不久,遇上的那两个被巨禽追赶,然后丧命的修士,就是刘常绩和刘常功这两兄弟…  

“就算卖上一个好价钱,又能如何,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无用了。”  

乔彦不指着蓝衫少年的鼻子喝了一声,旋即又冷笑道:  

“再且,三郎既然有这流火宏化洞天的图卷,那其他几家,似刘观和司马明业之流,他们难道不是十二世族的出身?他们难道就没有吗?  

只为此等微不足道小事,尔等竟起了内讧?何其好笑!火霞老祖遗下的造化还未曾得手呢,就吵成一团,这可真是十足的乌合之众了!”  

虽是被指着鼻子呵斥,遭了这般的羞辱。  

但蓝衫少年还是听出了乔彦话里意思,不由得感激拱手。  

而场中其他人,则大多有些尴尬。  

便连萧修静也是神色不大自然。  

毕竟乔彦那番话,也是隐隐把他圈在了其中…  

所谓洞天图卷,正是鸿光萧氏的先祖,曾在万载之前进入过流火宏化洞天,在那时,就将洞天内的地理风物给记述了下来,暗暗描绘成卷。  

彼时,火霞老祖因负气出走,离了赤明派,在外历经了不少事后,深感独木难支,欲向外寻求个援手,结为同盟。  

若是遇事时候。  

也是好方便搬出来,拿来前面顶灾劫…  

而世族中人,倒也对他的流火宏化洞天颇有些心动。  

双方在各怀心思之下,倒是一拍即合。  

为表诚意,火霞老祖在那时候大开门户,请了十二世族的不少家老到流火宏化洞天中宴饮。  

而这些家老也自不客气,趁此机会,将洞天的里里外外禁制,皆摸了个一清二楚。  

只待得将来一有机会,便要打破门户,将这座小洞天据为己有!  

不过他们的算盘虽好,却没能料到,火霞老祖竟是同哈哈僧莫名生了冲突,然后被活活打死,连元灵都未逃出。至于这小洞天,也因火霞老祖的生前布置,倏尔便遁离了胥都天。  

这场变故,令十二世族也猝不及防,只能无奈作罢。  

至于他们在万载前的描绘下来的图卷。  

时至今日。  

才算是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听得乔彦这话,萧修静心中先前虽还略存有不快,但此时也消了不少。  

乔彦倒也并非是信口雌黄,的确言之有理。  

在万载之前,十二世族都曾应过火霞老祖之邀,到流火宏化洞天之中做客,无一例外。  

鸿光萧氏既然存有流火宏化洞天的图卷。  

那似其他几家,应也大差不离。  

这时候若再猜疑、恼怒那死去的刘氏兄弟,非仅无用,反而还会令得手下之下离心离德,更是加重不和。  

想通此遭后,萧修静只觉心头稍松。  

又见乔彦暗自对自己比了个眼色,连忙会意,又将蓝衫少年温言安抚了一番。  

待得半刻钟过后,众人退出了正殿后,气氛已是比之先前,大大缓和了一番。  

而那蓝衫少年,脸上更是有一丝感激之色,难以遮掩。  

“若非彦兄你出言,我几乎要头脑发昏,犯下大错事了…”  

此刻。  

殿中唯余下萧修静和乔彦两人。  

萧修静摇摇头,轻叹一声道:  

“父亲常说我不通世故人情,在待人接物上,更远不如大兄和二兄,初始我还不服气,可历经种种事后,却倒不得不服了,对上这些蠢物,要怎能够平心静气?  

如那刘氏兄弟,我学着大兄的做法,待人以诚,丝毫也不拘束他们,可这两个蠢物,竟就是如此回报我的?!”  

言到此处,萧修静语调兀得一高,怒气难抑。  

乔彦心下暗自摇头,却也未多说些什么。  

萧修静因天资高绝,常年闭关苦修,对所谓人情世故,也极是不通。  

而今虽然现学现卖,但到底跟他的那几位兄长比起,还是要差了一筹。  

刘氏兄弟之死,不过微末小事罢了,这般大做文章下去,只会令手下人生出异心,实是不智。  

但心中虽是如此作想,乔彦也不会在明面上言出。  

他虽是同萧修静交好,但到底忠言逆耳…  

而在自顾自又埋怨几句后。  

萧修静又叹了一声,言道:  

“父亲将洞天图卷交予我,是盼着我能在洞天中得到些机缘,不过火霞老祖的行宫,又哪是有那么容易攻破的?彦兄,实不相瞒,毕竟已是万载岁月过去,光阴消磨之厉害,不可不防!  

我也怕到头辛苦一场,入内一探,却只是见了些陈旧古迹,那样一来,岂不是白费功夫?”  

乔彦想了想,看向萧修静,肃声言道:  

“这话虽也有理,但这漫山遍野的异种,你也是得见了…  

相传火霞老祖昔年因得了小半篇《受生经》,便有了奇思妙想,特意花费气力擒来几头先天神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