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道中疑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法坛落在湖面,平稳了后,乔峨女把手一抬,又有数名傀儡力士被她唤出。  

其身硕体壮,手中拿铃抓幡,双瞳神光锐利,如鹰似隼,竟毫无半分僵硬死板之感,乍一看之下,同生人也并无什么差异。  

这些傀儡力士只朝着乔峨女附身一拜后,便恭恭敬敬摆了张黑沉的供桌,横在法坛下,旋即嘴里念念有词,令得青玉法坛上渐有彩光生出,喷薄阵阵,如涌浪一般。  

而乔卯冷眼看着这些傀儡力士在做法,欲以此法坛同密山乔氏的几位大长老做沟通。  

事情已到得此般田地,纵是想要反悔,也已来不及了。  

他心底叹息不已,侧过目去,懒得再看。  

而此时,岸上仍是存有一片哀声,凄凄切切,几个渔人的家人伙伴还重新抬来了一艘小舟,欲进入湖中去打捞那些溺死之人,寻得尸身。  

而法坛这彩光灿灿,直冲霞云的异景,纵有重重湖蔼在做阻隔,也依是刺目显眼。  

在一片跪地呼喊声中,隐隐,还夹杂着请仙真慈悲救命之类的言语,叫本就心头憋闷的乔卯听得皱眉,眸光微微冷了下去。  

片刻。  

他只将袖袍抬起,轻轻往下一压。  

在一声爆鸣之后,一切声音霎时不见,只余下一滩猩红的血肉涂地,所有人都成了肉饼。  

“何苦杀他们,又妄造杀孽。”  

乔峨女瞥了眼乔卯,摇头:  

“我知你失了此次机会,心头甚是不快,不过这也并非是绝路,将来还有你用武的地方。”  

乔卯闻言精神一振,看向乔峨女道:“那某就厚颜请教了。”  

“法圣天。”  

“法圣天?”  

“我曾听几位大家老同族主言语过几句,法圣天一事,实是一场三十万年未有之大动乱,如今这僵持局面绝不会持续多久。  

不仅胥都天的八派六宗势力,只怕连十六大天,甚至众天宇宙,只要是有能耐本领的,都会进来掺和一脚。”  

乔峨女冷笑连连:  

“纵使那法圣天主人夏稷法力无边,有重开地水风火的本领,但在这等堂皇大势面前,莫说一个夏稷,便是再来上十个,也不济事,不能阻抗分毫!  

说难听些,即是劫仙老祖那等大人物对上这一幕,也绝讨不了好,若要一味倔强,也终究难逃身死道消!”  

乔卯闻言吃惊不小,眸光闪了闪,一言不发。  

“勿要灰心颓丧,机会就在日后,至于如今,我劝你还是先留下有用之身罢。”  

乔峨女淡淡道。  

而乔卯闻言连忙颔首应是,答谢不止。  

不过在犹豫片刻后,看了看乔峨女的脸色,他又不禁问道:  

“虽远不如你所知的那般详尽,不过,我在平素时候也略有所耳闻,听说法圣天一事,牵扯到一桩前古大秘。”  

他顿了一顿。  

才肃声开口请教道:  

“听闻…是一桩同道廷突兀崩灭相干的大秘?”  

相传自鸿蒙混沌初判,清浊分离,造化出了这众天宇宙时候。  

便是道廷诸圣自虚空而下,分别天地,置立形象,安竖南北,制正西东。  

尔后上取天精,下取地精,合雌雄白黑之道,才造化了这宇宙间的无鞅数众,诸天真灵。  

在道廷治世时代,无论是如何的仙佛神圣,都要恭顺俯首,甘为臣下,听凭吩咐差遣。  

即是八派六宗这等在众天宇宙中也声名远播的高上玄宗,亦分毫不能例外,要为之效死。  

或者说。  

胥都天今日的八派六宗之格局。  

归根结底。  

本就是源自道廷征讨那些逆党的一纸敇令…  

似这等宰执万天宇宙的庞然巨物,因何会一夕崩灭。  

也从来都是个道中疑题,无人能够做出正解。  

而法圣天中,相传便是牵扯到了一桩前古大秘,同道廷息息相关。  

这则讯息早已是传得沸沸扬扬,但凡有些门道者,皆是得悉。  

乔卯心内猜疑,这则讯息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应是存着几分道理。  

唯有同前古道廷相干的罕世大秘,才可以令八派六宗暂且摒了旧怨,站在同一战线。  

也唯是这般。  

才会惹得众天沸腾,宇内竦动!  

不过对于乔卯这试探发问,乔峨女只是思忖片刻,缓缓摇头,道:  

“实不相瞒,此事牵扯颇大,几位大家老同族主也是忌惮,只是随意几句,便略过不提,至于真正实情,我亦不好下定论,不过法圣天内终有一场恶战,倒是确凿的。”  

乔卯听乔峨女这般一说,不由得面露失望之色,只点了点头。  

不过这时。  

忽有一道长笑声音响起,如是要撕裂天地般,将众人耳鼓都震得隆隆发颤,道:  

“若论道廷之亡,原因实是繁杂,或曰太子长明,或曰人心,或曰众妙之门,又或曰诸圣,哪是三言两句间,便能够轻易说清楚的?”  

这声音一出,两人俱是惊骇。  

乔卯也不假思索,赶忙掐诀,起了数面金牌护住四方上下,将他同乔峨女罩在法器中。  

而乔峨女心头忽生起了一股极危险之感,毛骨悚然,急目向北处看去。  

只见一头老黄狗正踏波而来,掉了半截毛的尾巴在欢快一摇一摇。  

“你…”  

“不知这位前辈有何见教?我等是密山乔氏的出身,今日来此,也只是为了族中的一桩恩怨,并不牵扯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