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院、陈元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稽首行礼。  

待得山中隐有一声轻笑回应后。  

他才将身纵起,直往那艘接引飞舟处遁去,再不回顾。  

而希夷山中。  

乾元大殿中的君尧缓缓收了目光。  

他望着空茫处,过了一会儿,才沉声自语道:  

“死水不藏龙…陈珩,你能够明了我的用意,甚好!若你真能在下院搅弄出一番风云来,不坠心志,我便是将那柄杀剑赠予你,又有何妨!”  

话了。  

虚空不知何处。  

忽有一道嘹亮的剑啸声兀得暴起,滚彻十方,呼啸天地间!  

其剑啸声中所含蕴。  

无悲也无喜,无恶也无善。  

唯有一股最浓烈、最古老的沸腾杀意!  

森寒入骨,肆虐无穷——  

欲要斩灭此世的一切!  

于此同时。  

另一处。  

山谷中的通烜道君同样也缓缓收了目光。  

他抬起手,注目袖口处,沉默半晌之后,忽叹了一声道:  

“君尧此子,实是可惜了…虽说上应天时,下尽地利,据度行当,合诸人则,此才是参玄无碍,安证长生的正道选取。但修行、修行,却也只是约束心猿,降服意马,毕竟不是把人修成个无情无欲、无爱无增的木头桩子。  

也不知你们这一家子,究竟是存着什么深厚魔性?  

居然让我派道子,为了一个陈嫣连自家道业都不顾了,此事纵我已年老成精,亦也少见非常。”  

这一番话似只是是自言自语。  

在通烜道君周围,并无一个生人。  

可过得数息后。  

却忽有一道冷淡声音响起:  

“你派是前古道廷时代就传承下来的玄宗仙门,又据了胥都这座大天,难道就未存有无情道的法门吗?”  

“无情道?依着君尧这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性情,如何能去修行无情道?只怕是自废武功了,馊主意,十足的馊主意,你小子不安好心呵!”  

通烜道君闻言笑了一笑,拍拍肚皮,高喝道:  

“元吉,你可是这九州四海的智谋之士!当初在鲤部时候以小搏大,不拘是平九山之乱,还是破蛟将孔世容,都是奇计百出!  

怎老道如今向你来问策,却难出了这破主意?好生不当人子!  

究竟是不敬尊长,还是在故意轻视我玉宸!”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通烜道君,你也该关够我了罢?如今陈珩已坐实了你玉宸的身份,继续将我困在这内景天地,于你而言又有何好处?”那声音又道。  

通烜道君闻言嘿然一笑。  

他抬起袖袍,望空一抖,便放出了万道璀璨霞光来,如飞虹贯云。  

而等得焰光缓缓消尽后。  

于通烜道君身前十数步远外,赫然却是多出了一个羽衣金冠的俊美男子。  

同陈润子给人的温醇若水之感相异。  

戴金冠者神姿矫矫,面容冷峻,不苟言笑,如若一柄新淬的神兵坚金!  

他身量颀然,长眉修目薄唇,若旁人以目视之,自是有一股凛冽锐意,要割面而来,叫肌肤都狠狠发疼!  

虽同样是生有天人之表,具希世之俊美。  

戴金冠者却让人分毫不敢亲近。  

连倾慕之心,都极难生起…  

“不愧是‘神水真金,妙绝仙种’!不过,但从这皮相上来论…你们这一家虽都生得极俊,但还是皆比不得陈珩那小子。”  

面对陈元吉目光中并不掩饰的冷意。  

通烜道君却不以为意,他只托腮观望半晌,便笑道:  

“看来,我倒是收了个好门面呵,日后带出去,也不丢人了!”  

“你堂堂三界亚君,为了行事,竟也是这般不顾手段?”  

陈元吉抬眸同通烜道君对视,目光中毫无温和之态。  

片刻后。  

他终还是转了视线,沉声问道。  

陈元吉自向空空道人那处讨要来了“廓虚宝船”后,便是昼夜不停,一时一分都不敢松懈,径直往胥都天这处奔赶来。  

唯恐稍误了日期。  

便会平白害掉陈珩的一条性命,让他死在地渊之内。  

可待得他总算是来到胥都天。  

却还未穿过罡气层,同陈婴知会一声时。  

便有一口罗天大袖延展出无穷远处,倏而杀来!  

将陈元吉连通那方“廓虚宝船”,都给收入了袖中的内景天地,困锁其中。  

彼时。  

东斗六阳葫芦所化的那小童来见通烜道君,求他出手救命时。  

见得通烜道君袖中隆隆发出大声响,如是万马奔驰也似,星火如飙,震耳欲聋。  

那正是陈元吉在出手,欲破去通烜道君的法术。  

但一位已然合道的大神通者,终不是陈元吉所能力敌的。  

不能撼动,亦是在常理之中…  

此时。  

通烜道君忽双手一拍,摇头轻笑道:  

“勿怪,勿怪,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困你并非老夫本意,我若不如此施为,只怕陈珩此子便要被你给带去郁罗仙府了。  

那样,岂不是要叫老夫痛失一个日后或有可能的佳徒?不可,绝然不可!”  

“看来,你早已盯上我弟了,纵使那颗葫芦不来求你,你亦会出手…”  

陈元吉面无表情,道:  

“只是不知,通烜道君是何时注意到他的?”  

“你兄陈象先能算得变数,赤明派里,太文妙成那个老货更是早觉不对,我堂堂通烜,怎会弱于他们?”  

通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