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赤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番搜刮过后,就更是一穷二白了。  

「人心不满,欲壑难填!早知如此,我昨日一见他们,就应该扭头便跑的!」  

许稚心思一阵电转,却都没想出什么好主意来。  

见他沉默无言的样子,绿衣少年挑了挑眉,面上顿时生出了几分怒气。喝骂道:  

「许稚,敬你身份,给你面皮,才叫你一声许师兄!不给你面皮,你又算什么东西?焦师兄当前,还敢执拗吗?」  

他把袖一拂,寒声道:  

「我且问你,那口脉舍剑你到底是给不给?若是敢再推三阻四,婆婆妈妈的,莫怪老爷不客气,现在就给你一个好瞧!」  

他袖中似扣定了一物,飘散出丝丝青色焰光来,其中一股炙热之感,虽还未放出,却也令人肌肤烦躁。  

见有绿衣少年当先,一众人都纷纷鼓噪起来,各自伸手入袖,目光极是不善。  

在这群虎狼环伺之下,许稚大惊失色。  

一时不知是该出言讨饶,还是应当杀出一道血路来,竟是猛得怔住。  

正在这时。  

一直冷眼旁观的焦吉仲微微一笑,忽道:  

「放肆!你们就是这般相待许师兄的,还不速速赔个礼!」  

「焦师兄…」  

绿衣少年茫然将首一转,对上焦吉仲脸上那抹莫名笑意,眨眨眼。  

片刻后似是明悟了些什么,唇边也泛起冷笑来。  

「许师兄,我等性格粗莽,勿怪,勿怪…」  

稀稀拉拉的致歉声音响起来。  

见着这群人突然恭顺下去,许稚还未会意过来,焦吉仲已拨开众人,来到他身侧,笑道:  

「师兄,常言道大人不记小人过,切勿要留心!这地渊如此凶险,还正需你我师兄弟并力齐心,才能从这死地中觅得一条生路来,你说是也不是?」  

焦吉仲话语中隐含威胁之意。  

而许稚即便听出了,却也只能故作不知,连连颔首应是。  

见他这副怯懦无胆的模样,毫无修道人的骨气。  

焦吉仲更是心生轻蔑,眼底的不屑又浓了几分。  

「师兄从前就是聪明人,现在也不差,好事,是桩好事啊!只有聪明人才能活得长久!」  

焦吉仲用力拍拍许稚肩头,尔后也不理会满脸尴尬的许稚,只向众人吩咐道:  

「从其他游魂那里拷问得知,那个唤作高辟的老鬼甚是凶顽,连紫府境界的高功都宰了不止一个二个,幸亏今遭遇上的只是这老鬼部众,本领有限,否则便是坏了。」  

现先寻个场所歇息下。  

我不信高辟还能日日夜夜守在五云野的入口地窟不成!待得他疏忽大意了,我等便并肩子上,杀进地窟里内!」  

他们通过拷问地渊的游魂孤鬼,也得知了五云野主人丁宪乃是一尊景修,非仅不享用血食,反而还对地渊外的仙道修士,多存有庇佑之举。  

对于血肉生人而言,实乃是一名善士。  

在地渊这等步步杀机的绝地,这五云野无疑就是活命容身的场所!  

只可惜进入五云野的地窟,已被高辟领着一众厉鬼怨魂把守住,铁桶也似。  

焦吉仲领着众人强闯了一次,非但没能功成,反而还险些将高辟也惊动,累得全数覆亡。  

听焦吉仲这般出言,绿衣少年等皆是齐声应是,显然他在其中威信甚高。  

「走罢,事情急不得的,那高辟总不能守在地窟一辈子!」  

焦吉仲笑了一声,架起一道遁光,直投西南方而去。  

「走了,许师兄!」  

绿衣少年嘿嘿一笑,将手一指,就与一个圆胖道人,一左一右将许稚夹在正中。  

「地渊如此凶险,我等师兄弟理应同舟共济才是,对也不对?」  

「是,是…」  

许稚脸色一黑,无可奈何应是。  

「真是废物!就这副模样,也能修成「十步一杀」?老天何其不公也!」  

绿衣少年心下叹息,招呼一声,须臾也化作飞虹而去,紧跟上了焦吉仲。  

半个时辰后。  

一道道遁光便悄然落在了一座接天高的漆黑山壁前,其林木葳蕤的底部,存有一座座临时辟就的石室,显就是焦吉仲这一众人的栖身之所。  

到得此间后。  

绿衣少年等也不再多管许稚,只自顾自朝向自家石室走去,入内调息起来。  

「…前狼后虎,这是个什么局面!师弟你究竟又身在何处啊?」  

许稚不由怅然长叹一声,立了半晌,也进入一间石室,沉默阖目静坐。  

地渊中本就没有阴阳晦明的变化,连天光都不见丝毫,自然是漆黑幽邃的一片。  

过得约莫一个时辰后。  

静坐中的许稚忽得耳朵一动,似听得了什么异样。  

他默默俯身,起指掐诀,屏息起来。  

起初只是听得几声嘈乱无序的响动。  

几息过后,那入耳的声音就渐次清晰起来…  

「焦师兄先前为何要阻我,那许稚不过是一条断脊之犬,连龇牙都不敢的!怕他作甚?!」  

许稚听见绿衣少年开口。  

「他虽然无胆怯懦,却好歹也是个修成了「十步一杀」境界的剑道奇才!狗急了也会跳墙,兔子急了亦会咬人!  

若是用强,难免会折损几个弟兄,需缓缓图之。师弟方才的举动,也太莽撞了!」  

焦吉仲一笑,道:  

「我觊觎他那口脉舍剑已是许久了,早在派中时就存了心思!放心,明日我等置办些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