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先斩一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语落惊风起,声停骤雨鸣。  

那弥漫在李怀安周身的黑气气息缓缓收敛,藏匿在天地之中的灵气也逐渐漫延到了他的身侧,同时,在他的头顶,层层阴云开出一线,月光狡黠,溜出而其下。  

片刻,天明归阴,少年伸手一握,那悬浮空中许久的大唐龙泉便似乎是得到了某种呼应,乖巧的落在了他的手上,其下,败退的错玉剑应是恐惧,或是敬畏,剑灵微曦,退开去。  

龙泉在手,这天地的气息似乎在一瞬间,紧张起来。  

肖四郎二人自然是认出来大唐龙泉,但他们更注意的却是持剑之人,李怀安。  

若没有猜错,此人应该,破境了。  

上三境初境,知天命。  

二人相视一眼,点点头,似乎是得到了某种默契的肯定。  

他们的身子摆出战斗姿势,俨然是要再对李怀安出手。虽然他们不知道李怀安是如何做到在经脉断裂,丹田损害的状态下破境,这小子或许也有独特的手段,但这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不想这个法子流出去。  

而且,即便李怀安破境了,在他们二人眼中,也算不得什么,就算还有一柄大唐龙泉。  

而他们所认为的经脉丹田,这两者本就对于李怀安意义不大,封灵淬体早已经让经脉、丹田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除了因此而导致的修炼缓慢、大几率成为废人的缺点外,经脉坏了,可以自行修复,至于丹田,一个无用之物罢了。  

龚仲基死死盯着李怀安,对后者死而复生的行为感到很是不服,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看见,但复生后还能破境的,可是少见。  

肖四郎二人自然是知道自家主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固然不必下令,便一起动手。  

冰针掌风,一齐轰去,每一击都朝着李怀安的命门。  

他们不知道李怀安还会不会像刚才那般,如此重伤,却像个没事人一样站了起来,所以,直接杀了,断了神魂,一切都了事。  

对于如此杀招,李怀安却是缓缓抬起头,那张沾了些泥泞的脸上,露着的竟是一副诡异的笑,他的眸子是一片漆黑,整个人如同是从地狱归来的索命鬼一般,咧嘴张牙。  

手中龙泉剑轻轻一挥,一道剑气从中喷射而出,冰针、掌风,凡是接触的,皆无一存在。  

唐谒见罢,将腰间软剑抽出,雨点滴答,如花般绽开。肖四郎自然也不会放松警惕,伸出手,不知何处一柄斧钺而来,落在他的手上,似千斤。  

二人齐声吼道:“死吧。”  

软剑逼近,斧钺凌厉,面对如此杀机,李怀安似乎是看见了一幅幅战斗场面,仙人之战,武者比斗,破军杀敌,饮剑策马…  

而所有所见,他知道,都是出自李慕鱼的记忆。  

此时此刻,他想起了很多,包括李慕鱼,也包括自己的记忆。  

他的眸子逐渐焕发清明,面对着来人杀招,他更是看见了如何应对的身位以及招数。  

怪不得人人向往北冥,怪不得人人想得到北冥之物,李慕鱼所学,堪称是天地唯一。  

一步回退,躲开抵在喉前三寸的软件,接着龙泉横挡,斧钺无法前进半步。  

可这也出现了破绽,而唐谒并不会轻易放过如此破绽,向前一步,剑尖刺破一点雨滴,离着李怀安愈发的近。  

也是在此刻,李怀安那还未落地的左脚用力钉在了地上,水洼扬起,接着右脚一点,身子往后仰去,软剑再一次刺空,斧钺也砸了个寂寞。  

他微微一笑,龙泉剑身闪烁起熠熠光芒,其上虽游离着点点黑气,却只不过是在为其点缀而已。  

表情微变,少年嘴角留着的几点鲜血也在雨水的冲刷下消失不见,龙泉剑在身前一划,逼得肖四郎二人不得不后退开去,而紧接着挥出的两道剑气,更是让二人运功格挡。  

剑气消散,肖四郎看着安然无恙站着的李怀安,眸子变化,目光扫过身前的些许空间,低声说道:“唐师,这小子,有古怪。”  

唐谒点点头,这古怪并不是说李怀安突然增强数百倍的反应能力,也并非后者能够使用大唐龙泉这一匪夷所思的现象,而是刚才剑气之中的,鬼气。  

他面色紧张,开口说道:“或许是因为刚刚破境的缘故,这小子体内的鬼气并不明显,可仔细瞧瞧,是却是存在的。”  

肖四郎说道:“或许这小子的破境,跟这鬼气有关。”  

二人四目相对,“赤道州,魔教。”  

魔教消失多年,如今突然出现在一个少年身上,不由让他们惊讶,不过更多的是兴奋,毕竟对于魔教,仙门向来是同仇敌忾,凡是斩杀了一个魔教中人,都可以去昆仑仙门讨商,甚至,能得到昆仑不传世的秘法。  

意外之喜。  

二人活动一番筋骨,上三境的修为暴露无遗。  

“呼呼。”  

是风声。  

冰针素裹,骰子密集,一并甩出。  

肖四郎凝气斧钺,在上三境灵气的滋养下,斧钺幻化的出一道庞然身躯,雨中显行,愈发明显,他缓缓抬手,一跃而起,身上毫无半分颓废的赌徒模样,而是毅然杀心。  

面对如此,李怀安却是站着,缓缓将大唐龙泉重重插在面前,青石板崩裂,碎石炸碎了一地。  

一声龙吟从剑身上传出,震慑天地。  

“轰…”  

如泰山至的斧钺砸了下来,然却只悬在半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