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原始帝城(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光朦胧,光明若有若无,空气中都散发着铁血的味道。  

一片流血的战场,一片荒芜的大地,一片至强者的埋骨场。  

李执从一道光门中走出,就看到了一座屹立在惨烈大地尽头的巨城。  

巨城十分的宏伟,仿佛一尊恐怖的凶兽蛰伏在大地之上,还有一种无上的大道气息从城中散发出来,像是能够审判仙王级别的生灵。  

古老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庄严中充满了无限的杀机。  

城墙古老,有不朽的仙道符文闪烁,血迹斑驳,像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的大战。  

城门紧闭,城楼空旷,也没有守城的将士,远看像是一座死城。  

城墙脚下一片荒凉,不见任何生机,却有着些许火堆在燃烧,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火堆中的燃料不是草木石炭,而是生灵的尸骨。  

大地也不是寻常的泥土,像是尸骨粉碎后所化,掺杂着暗红色的血迹,雪白色的是碎骨渣。  

一股威严肃杀之气,充斥在这片天地之间。  

仿佛有亿万生灵将这里当成了战场,最终死去了太多的强者,埋葬了无数修士。  

然而肃杀的气息,恐怖的气势,充满了万古沉淀的战场,都只是表面。  

在普通修士看不到的地方。  

原始帝城的本源连通着一座法则深渊,而法则深渊在不断的抽取帝城的本源精华。  

“原始帝城,精气耗尽,解体就在不久的将来,仙古诸王的布置,还真不留希望啊。”  

走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战场之上,感受着那种古老而斑驳的印记,仿佛战火连天的岁月重新浮现。  

“诸天万灵的向往,纪元更迭的无奈,血与骨的画卷,战火纷纷的岁月,何时才能休止?”  

感受着天地间积累下来的悲鸣,一时间李执感慨万千。  

你争我夺,你死我活,厮杀不休,到底为了什么?  

为了长生,为了破王成帝,还是为了仙道逍遥?  

当年受到万族祝福的封王者,今何在?  

封王者的后人还能维持他们的荣耀吗?  

这一切是为了守护万灵,还是为了点滴私欲?  

完美的世界为何总是充斥着用血与骨书写的篇章?  

难道不断重复的杀戮,真就能够解开轮回的宿命。  

仿佛这世间万物,想要达到永恒,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走在充满了尸骨的大地之上,李执感受着从古史中传来的沧桑。  

原始帝关,是为了守护九天十地建立的关卡,是英雄诞生的地方,也是英雄寂灭的地方。  

可惜,此时原始帝关散发出的情绪实在是过于让人沮丧。  

仿佛没有了任何的希望。  

李执像个走在博物馆中的游客,仔细的看着外面的每一个细节。  

诸天万界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葬灭吗?  

或许,从那个人生病了,并将自己焚烧后埋葬在高原,就注定了诸天万界的终极走向。  

想要走出葬灭的结局,最终只能在诸天万界中死亡,然后在诸天万界外超脱而出,从而摆脱那个人的影响。  

只不过,普通生灵死亡之后,没有能力超脱出去。  

只能永远的在诸天万界内沉沦。  

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寂灭是万物万灵最终的归宿。  

原始帝关的现状,竟然让李执想通了一些事情。  

也难怪,无论是诸天万界的生灵,还是诡异一族的生灵,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  

哪怕是作为主角的荒天帝,叶天帝,还有楚天帝,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  

没有任何一个生灵可以例外。  

当然,死后在其他地方又复活了,并不能说他们就没死过。  

尸骸仙帝从三世铜棺上看到了自己的结局,石昊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可是他们的结局虽然不同,但是画面却出奇的相似,总是和鲜血、死亡等东西相随。  

或许原始帝城的消亡,不该在悲凉中落幕。  

最终李执来到了原始帝城的城墙脚下,直接坐在了一头正在被不朽法阵燃烧的古兽背上。  

拿出尘封了多年的唢呐,李执就在城外吹奏了起来。  

尖锐悲凉的哀乐声刺破云霄,刹那间就震散了天幕中的阴霾,让五彩斑斓的天光重新普照大地。  

当九彩天光将整座古城和古城外的战场照亮之后,原本充满了悲鸣之意的唢呐声忽然变得欢快起来。  

龙飞凤舞的异象在古老的战场上空出现。  

一个个亡灵似乎被欢乐的唢呐声从沉眠万古的大地下唤醒。  

迎着音乐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然后就像是彻底解脱了一般消失在虚空之中。  

留下点点功德金光不断的朝着一龙一凤体内汇集。  

随着被超度的亡灵越来越多,功德金光甚至让那一龙一凤幻化出了实体。  

圣洁的气息在它们身上散发出来,充满了一种面对死亡的豁达。  

古老的帝城之内,有限的居民被唢呐声唤醒。  

一群老弱病残在一个断臂老者的带领下,登上了城墙。  

所有人身上仿佛有种永远也洗不干净的面孔,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像是很久很久都没有进行过有效的洗漱似得。  

他们戒备着看向城外,看向天空中的一龙一凤。  

“祖母,那是什么?”  

“独臂爷爷,是外界的族人支援我们来了吗?”  

一群小孩子,脸上虽然充满了一种长时间生活在压抑气氛中的麻木,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