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赵封出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庭的增兵如乌云压境,滚滚而来。  

然而。  

大秦锐士们丝毫不见慌乱,军阵仍然严密,每一个皆是神色坚定,眼中透出无畏的勇气。  

于大秦锐士而言,仿佛即将来袭的天兵天将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蝼蚁。  

战场之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成一片。  

大秦锐士们依旧全力进攻,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次冲锋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大地在他们的脚下震颤。  

“风,风,风。”  

“大风。”  

无数锐士的风喝声直冲云霄,仿佛在向天庭宣告,这天地大秦势在必得。  

天庭雄关,天兵天将,阻挡不了大秦西进的铁蹄。  

“终于来了。”  

王贲嘴角微微上扬,冷冷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嘲讽,又有一丝不屑。  

他昂首而立,目光紧紧锁定天庭增兵的方向,对于这一切,他早有预料,甚至可以说,他正期待着天庭的这一举动。  

在他心中,天庭此举不过是垂死挣扎,派遣再多的天兵天将,也无法改变大秦西进的既定攻势。  

“天庭这一次还真的是下血本了。”  

王贲身旁的副将冷笑了一声。  

王贲闻言,冷哼一声:“看来这五百多年,天庭也是恢复了不少的实力啊。”  

“不过,那又如何?”  

王贲的声音透出了霸气,这便是属于大秦上将军的国之自信。  

“大秦诸供奉,还不出手?”  

王贲突然一声大喝,声若洪钟,响彻整个战场。  

这一声呼喊,蕴含着大秦的国之威严,仿佛一道惊雷,震动天地。  

随着王贲的大喝,刹那间,大秦一方的虚空天穹之上,一道道恐怖的气息陡然爆发。  

超过两百道强大的气势如火山喷发般冲天而起,每一道气势都强大到令人窒息,达到了大罗金仙、武道至尊的层次。  

一时间,风云变色,日月无光,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股毁天灭地的力量。  

更为惊人的是,诸多佛光在这些强大气势中闪耀,如璀璨星辰,给这股力量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神圣的色采。  

转瞬之间!  

两百多个达到大罗层次的强者纷纷出手。他们身形闪烁之间,已分成五十多人为一列,向着大秦四处攻伐所在增援而去。  

“一切为了大秦。”  

“诛灭天庭。”  

“杀。”  

大秦诸多的身影在虚空穿梭,快如闪电,所过之处,虚空仿佛被撕裂,留下一道道黑色的裂痕,宛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带着毁灭一切的力量,向着战场疾驰而去。  

而在他们出现的瞬间,原本虚空之中轰然而下的无尽雷霆,似乎也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震慑,光芒黯淡了几分。  

那些雷霆在大秦强者们强大的气势面前,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  

“破!”  

众多大秦强者齐声大喝,声音整齐划一,震得虚空嗡嗡作响,一道道肉眼可见的音波在空气中荡漾开来。  

大秦众强者纷纷施展出自己的神通法术,一时间,法宝神兵光芒大放,各种神通法术展现,虚空都在涌动涟漪。  

强大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无比强大的冲击之力,宛如汹涌澎湃的海啸,向着那虚空轰杀而下的雷霆席卷而去。  

纵然天庭雷部的神灵强大非凡,可此时他们身处大秦的主场。  

闻仲纵然拥有准圣实力,却因受到了天道规则的限制,无法下界,他所发挥出的雷霆雷罚之力也大打折扣。  

在大秦众多强者的合力攻击下,原本几乎笼罩整个虚空的雷霆,迅速消散。  

那些雷霆光芒闪烁几下,便化为虚无,只留下一片寂静的虚空。  

天庭雷部众神的杀招,就这样在大秦强者的反击下,荡然无存。  

“秦庭竟然一次出动了两百多尊大罗强者。”  

两界交界之地,闻仲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他虽然远在天界,但大秦如此众多强者出动,气势磅礴,根本无法遮掩。  

这一道道强大的力量,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雄关,彻底守不住了。”  

闻仲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苦涩。  

他深知,面对如此强大的大秦,天庭的雄关已然危在旦夕。  

“天尊,怎么办?”  

众多雷部众神面面相觑,纷纷将目光投向闻仲,眼中满是焦急与不知所措。  

他们的雷罚之力在大秦这些强者面前,如同螳臂当车,毫无作用。  

有这么多强者护持,他们根本无法对秦军造成威胁。  

“继续轰击。”  

闻仲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能拖延秦军攻势就拖延。”  

“除此外,我们也别无他法了。”  

说出此话时,闻仲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透着一股决绝。  

雷部众神闻言,虽心中忧虑,但也明白此刻形势危急,当即继续施展雷霆之力。  

一时间,天空中雷光闪烁,轰鸣之声不绝于耳,无数道雷霆如蛟龙般向着秦军倾泻而下,试图为天庭争取一丝喘息之机。  

凌霄宝殿之上,气氛更为凝重。  

玉帝面色阴沉如水,死死地盯着昊天镜内呈现的雄关战场。  

看着大秦强者出手,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不甘。  

他心中清楚,天庭的雄关已经不可能守得住了。  

大秦这两百多尊大罗强者,远远超过了他派遣增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