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晏衡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谢初尧知晓她心中愧疚,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两个人静默了许久,谢初尧忽然道“溪音姑娘,你的学堂可还缺夫子?”  

谷溪音有些疑惑“公子何故问起此事?”  

谢初尧轻叹口气“姑娘有所不知,家父嫌我整日游手好闲,不干正事,要将我送出长安城。  

我这一时心急,又不知自己能去做些什么。想来若是能去姑娘学堂教孩子们习武,也算是在这长安城里有些正事了。”  

谷溪音道“公子乃是贵人,该去更好的地方,我们学堂里都是些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平日里闹腾得很,公子怕会不习惯。”  

她怎么敢把谢初尧请进学堂。  

他一顿饭,便能吃掉她一个学堂半月的花销。  

她哪里有多余的银子请他去教孩子们。  

此时的谷溪音还不知道谢初尧便是工部侍郎,她只知道他定不是寻常人家。  

“原来他们都是些可怜孩子。”谢初尧轻叹口气,“溪音,你一个人要撑起整个学堂实属不易,这么多年,你该是如何熬过来的。”  

“能撑一天是一天,我若是倒下了,孩子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一定不能倒下。”  

她身姿单薄,却站立如松。  

“让我去帮你,好吗?”  

他望着她的眼神极其真挚,谷溪音刚想说话,他便开口打断了她“你不为你自己想,也该为学堂里的孩子想一想。  

若是你累倒了,那他们该怎么办?”  

谷溪音愣住了,她微微蹙眉,陷入了沉思。  

他说的没错,若她倒下了,那学堂里的孩子谁来照顾?  

兰儿吗?  

她也还只是个孩子,许多事情并不懂得,她根本没法照顾这么多孩子。  

只有她一个人,是没法撑起这个学堂的。  

谷溪音最终还是答应了谢初尧。  

谢初尧如愿以偿,终于成工部侍郎,变成了学堂里的一名夫子。  

她教文,他教武。  

乔明锦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没忍住乐出了声。  

她将手上谢初尧派人送来的信折好,放到了桌子上。  

“谢初尧竟然还真去学堂教孩子了,没想到他这个人也有一天能去办点正事。”  

她话音落下,发现身边并无应答。  

她站起身环视了一圈,发现他人已不在屋内。  

她读一封信的功夫,他怎么就不见了?  

乔明锦推开门,问屋外守着的青桑“宋祁安呢?”  

青桑答“方才晏衡公子忽然间回来,宋公子觉得奇怪,便过去了。”  

乔明锦诧异问道“晏衡?他又回来作甚?谁让他进来的?”  

青桑答“他应该还在门外,宋公子过去了,不知现在有没有放他进来。”  

“随我一同去看看怎么回事。”  

说罢,她便领着青桑往门口的方向走去。  

宋祁安此刻已让晏衡入了府门,但并未让他再往里走,而是在刚进门没几步的地方停下,质问道“公子前些日子去哪里了?”  

晏衡心里清楚,他让自己进了府门,是不想让公主府在外面丢人。  

不让自己再往里走,是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失去公主府的信任了。  

但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管他们信不信他,他只管自己过的快活就好。  

他伸了个懒腰,懒懒答“只是随便出去走了走罢了。”  

宋祁安正欲开口,乔明锦的声音忽然传了过来。  

“随便出去走走,又随便回来?你当公主府是什么地方?”  

她的嗓音冷冷的,又自带了些威严,可偏偏没震慑到晏衡无法无天的心。  

他瞧见了乔明锦,甚至都未曾行礼。  

他笑着问“公主的意思,是不让我回来喽?”  

乔明锦沉着脸,低声道“你前些日子都去哪了?只要你能说清楚,本宫自然不会为难你。”  

她原本就没心情为难他。  

只是晏衡原本就来路不明,前些日子又无缘无故消失,她不得不防着他些。  

“我出去找沈倾林去了。”  

他答得轻松,不像是扯谎。  

乔明锦问“你们两个人这些日子没在一起?”  

他无奈摊手,“没有,我压根就没找到他。”  

“那你今日回来,又是为何?”  

“我没有银子了,住不起外面的客栈了,只能回来待着。”  

“没有银子才想起来公主府,你当公主府是不用银子的客栈?”  

他一本正经的答“其实,公正来看,公主府要比客栈大一点,舒服一点。”  

乔明锦差点没被他这副模样气笑。  

她道“干脆我给你一些银子,你去住客栈得了。”  

她只是开玩笑似的随口一说,谁料晏衡却乐道“若是公主愿意,那自然是极好的。”  

煮客栈多自在,还有银子花,这等好事他自然是极其愿意的。  

“想的美。”乔明锦双手环臂,将他从上到下打量了一整遍。  

“本宫从不养闲人,也绝不会养着你这个废物。”  

说罢,她微微拂手,青桑立马上前,用绳子将晏衡的双手绑了起来。  

“本宫不养闲人,但本宫能押着人不放。公主府不是你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地方。”  

晏衡笑了笑,“你以为这根绳子能困的住我?”  

“你以为,你入了我这公主府还能跑的掉么?”  

她话音方落,宋祁安便上前,从一个小瓷瓶里取出了一个药丸,塞进了晏衡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