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炼制雷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位美貌女修名叫卢薇,乃是阴罗宗外门长老,命符初期修为。  

气度威严的紫须老者出自冯家,名叫冯九章,是阴罗宗内门长老,命符中期修为!  

冯九章年轻时,傲视同代修士,亦是沉渊大泽内首屈一指的世家天骄。  

他在内门弟子之时就修炼了阴罗宗九大镇派绝学之一的幽冥炼狱神光,之后晋升真传弟子,周游云国,闯出偌大名头。  

数十年前,他修为突破命符中期,由真传弟子摇身一变,成了阴罗宗内门长老。  

十多年前冯九章和卢薇受掌门所托,曾一同前往沉渊大泽之外办事,故而有几分交情。  

此事涉及阴罗宗三百年前一桩大事。  

三百年前,一位阴罗宗内门长老修炼功法走火入魔,引来域外天魔下界,被活活吞噬而亡。  

好在阴罗宗高手如云,联手将那头域外天魔制住。  

时任掌门见那头天魔是罕见的魇魔,故而没有下令将之斩杀,转而让众位长老将之挪到沉渊大泽以南三千里之地,封印在一座山谷之中!  

这头魇魔对阴罗宗修士而言,有两大好处!  

其一,此魔可将天地灵气转化为精纯魔气,对修炼魔功乃是无上大补。  

其二,魇魔所在的方圆千里之内,会生长一种魇草,此草可镇压心魔,炼化魔念,亦可炼制各类幻术法器,是十分珍贵的灵植。  

魇魔被封印地底之后,阴罗宗留了一位萧姓外门长老坐镇值守。  

渐渐地,这位外门长老娶妻生子,发展成一个小型修真世家,依附于阴罗宗,为宗门定期上缴魇草。  

也有阴罗宗真传弟子或是长老们修炼遇到窒碍,想要冲破瓶颈之时,会下到封印最底层,借助精纯魔气闭关修炼。  

起初百年时间,萧家由此得了不少好处,渐渐壮大兴盛。  

但在一百六十多年前,那头魇魔出现了些奇妙变化,竟差点冲破了封印!  

靥魔勾摄域外天魔下界,放出魔雾笼罩方圆千里之地,差点让萧氏灭族。  

最终还是阴罗宗出手,重新加固了封印,化解了魔灾。  

萧家在此事之后,元气大伤,家族只剩下了一位命符境修士,其他不少卓有天赋的子弟,也陨落殆尽。  

那次魔灾,魇魔气机泄露,催生出数倍于往日的魇草,令阴罗宗不少长老弟子起了心思,故而在封印上略动了些手脚。  

此后每隔三十年,魇魔便会冲击封印一次!  

魔灾降临,魔雾弥漫,魇草频出,阴罗宗则会派出长老弟子前往修复封印,收集魇草。  

每一次魔灾都被阴罗宗完美地控制在“刚刚好”的范围之内,十分可控。  

那头魇魔不管如何挣扎,始终难以逃脱囚笼,只能彻底沦为阴罗宗的工具。  

十多年前修复封印之事,便是由内门长老冯九章牵头,数位外门长老和一众阴罗宗外门弟子完成。  

冯九章精擅阵法之道,乃是当时阴罗宗内完成此任务的不二人选。  

只是那魇草摘取之后,不消半日就会化为魔光消散,必须在摘取之后,立刻将之初步炼化保存,否则便浪费了。  

而卢薇正是一位灵植师,对于炼化和保存魇草颇为在行。  

故而那一次有人向冯九章推荐了卢薇,两人又召集了一些人手,成功完成了掌门交待的任务。  

那一次所获共有千株魇草,上下打点完后,落到冯九章手中依然有不下五百株!  

即便是以他的修为和阅历来看,亦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跟他行事的卢薇等人,自然也有不小的收获。  

他更是借着这批魇草突破幽冥炼狱神光的某个瓶颈,实力大涨。  

此刻。  

冯九章收回目光,淡淡说道:“此事我会亲自前去验证,而后再通禀掌门定夺。”  

卢薇美目闪烁,欲言又止。  

萧家封印修复之事,乃是肥差,阴罗宗上下不知多少眼睛盯着这块肥肉。  

如今阴罗宗,冯九章依旧是当代阵法第一人!  

只是不知这一次能否争取到?  

深夜。  

小苍岛以东,大泽上空。  

天中此时有道道雷光闪过,刺目耀眼,鸣响之声更是喧天动地,暴雨如注,下方波涛起伏,掀动数丈大浪。  

水天之间,一片贝叶浮荡空中,外有一圈柔和光亮,挡住风雨雷霆,其轻轻晃动之间,清光盈空。  

贝叶之上盘坐一人,不动如山。  

他身形高大挺拔,宽肩厚背,一张脸棱角分明,剑眉星目,神色沉凝。  

他身穿云纹玄色道袍,气质拔群,身上隐隐有一股纯粹且凌厉的剑意。  

正是半夜出来炼制太乙雷丸的方城。  

此刻他双手结印,手中法力化为闪烁不定的雷光,渐渐与天宇之上的雷霆产生了感应。  

“轰隆隆…!”  

又是一道刺目的雷光落下,笔直劈中方城。  

只见他双臂一张,宛若怀抱天空,胸前瞬间出现一颗丈许大的雷球!  

青铜贝叶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令他在天威之下毫发无损。  

他双手十指疾速舞动,好似织布一般,将偌大的雷球抽丝剥茧,以雷霆为线,交织成一幅“灵纹阵法”。  

随着他以“雷线”勾勒,那颗丈许大的雷球竟缓缓缩小。  

这一过程极耗法力,他神色凝重,丝毫不敢大意,直至雷球消失,才徐徐吐出一口气来。  

眼前赫然是一张三尺见方,雷光湛湛的“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