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周家剑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城看了一眼胖子离开的身影,没有多想,径自飞上天空,朝第四座石碑飞去。  

他换了青元魔树功中的遁法,遁光成青色,速度虽然比不上剑遁,但却是最节省法力的飞遁之术。  

前行不久,眼前的天空中就出现了一片无垠云海。  

云海上空,还有无尽白云漂浮,颇有层次感。  

放眼望去,白云起伏不定,犹如海浪般翻滚不休。  

按理说,若是想寻找试炼石碑,最好是下降到云海之下飞遁。  

但方城下去看了一眼,发现下方阴雨连绵,终年不见天日,密林沼泽被瘴气笼罩,内藏不知多少凶兽毒虫。  

他果断返回云海之上,凭着试炼符诏的感应前行。  

“唰…”  

青色玄光贯穿一团大如山峦的白云,在身后带出丝丝缕缕白线和袅袅云烟。  

方城宽袍大袖,迎风猎猎,专心朝着前方飞遁。  

“呼…”  

前方数里处,突然云雾翻腾,一头壮如牛犊的飞禽穿云而出。  

那漆黑壮硕的身段,伸展足有数丈的羽翼,獠牙外凸的嘴脸,无不说明此兽的凶残。  

“呱!”  

自它口中发出的古怪的叫声,竟是能让人心生烦闷,气血激荡不已。  

这头凶禽看到了方城之后,顿时双翼一展,猛冲而来。  

‘一阶后期妖兽?’  

方城面色微动,心念一转,暗忖:“正好试试离恨魔光的威力!”  

电光石火之际,他挥袖打出一道漆黑魔光!  

就见这道黑色魔光无声无息划过凶兽的身躯…  

下一刻。  

凶禽身上轰然冒出一团纯黑色的火焰!  

这火焰没有丝毫热量散发,但却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焚烧着凶禽的身躯、法力。  

仅仅过了几个呼吸的功夫,那头凶禽就化作灰烬散落当空。  

“这…”  

方城眼角跳了跳,离恨魔光的威力着实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这还只是第十三重魔光的威力,如果修炼至三十三重圆满,又是何等气象?  

只怕此法的威能,未必会比阴罗宗的九大镇派绝学差多少。  

“只是可惜了一头一阶后期的妖兽尸体。”  

方城有些惋惜地说道。  

对于一个炼蛊师而言,浪费妖兽尸体绝对是一件可耻的行为。  

方城正欲离开,忽然轻“咦”一声,转首朝一旁看去。  

就见三头一模一样的凶禽穿过云海,飞了上来。  

这三头凶禽,赫然也是一阶后期!  

方城伫立云海之中,袖口内一道赤红剑光飞出,朝着三头凶禽卷去。  

他如今法力大涨,剑光迅疾如雷,眨眼间就到了凶禽跟前。  

剑光忽而一个加速掣动,灵动一绕,便将其中一头凶禽的脑袋斩下。  

紧接着,赤羽剑当空游走,转折如鱼,夭矫如龙,翩翩然划过虚空,斩在另外两头凶禽身上。  

“呱!呱!”  

两头凶禽身上迸发出幽蓝妖光,与剑芒交织爆发。  

赤红剑光频闪,刹那间寻到凶禽气机转圜的空隙,继而斩破其护体妖光,斩下其脑袋。  

尔后,剑光一绕,将三头凶禽的尸体卷回方城身前。  

方城大袖一挥,收了凶禽的尸体,心情大好。  

就在这时。  

又有两头凶禽飞出云海,看了方城一眼之后,似是感应到他身上的煞气,转而朝另一边飞去。  

凶禽后方,十多名身穿华服的年轻修士结成一座剑阵,穿破云海,直追而来!  

这座剑阵剑光森寒,剑气横空,杀意弥漫。  

剑阵之中共有十二名修士,各个驾驭剑光,法力隐隐勾连为一体,看上去颇为精妙。  

眨眼功夫,这座剑阵就追上了那两头凶禽,并将之一卷而入。  

剑阵之中剑光闪烁,须臾间就将两头凶禽斩杀。  

这群修士收了凶禽尸体,这才有闲暇看向方城,其中一人更是一眼就认出了方城,脱口而出道:  

“青玄剑方城!”  

说罢,转头看向人群中的另一名男子。  

那人身穿青色华服,头戴博冠,腰束玉带,神色中颇有几分桀骜之色。  

赫然是“熟人”周怀瑾!  

这位周公子的姐姐,乃是周家这一代中最出色的几个年轻人之一,名叫周雪玉,且早已是阴罗宗内门弟子。  

不仅如此,据传周雪玉与王家某位少年天骄有了婚约,为周家和王家联姻做出了重大贡献。  

那位王家天骄的祖父,乃是阴罗宗某位峰主,权势滔天,为王家当世第一人!  

故而,周怀瑾在周家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几乎无人敢得罪。  

纵使是在外面,除却董方拙这类四大世家中的核心子弟外,余者皆不被他放在眼中。  

然而,如此人物,却在叶家的斗剑法会上丢了面子。  

不仅被斩去一臂,还被其姐当众带走…  

对周怀瑾而言,此乃奇耻大辱。  

后来,听说方城斗剑赢了钱少宁,抱得叶家美人,更是越发嫉恨!  

这段时间,他在其姐周雪玉的约束之下,并未出来寻仇,但并非就将这段恩怨放下了。  

按照周雪玉的话来说,什么时候学会的剑心通明,什么时候再去挑战青玄剑方城。  

于是他苦练剑法,虽未修成剑心,但也将周家一门剑术融会贯通,自问比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正踌躇满志,准备在外门试炼上一鸣惊人。  

此番周家共有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