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青元魔树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冯灵的这尊道纹灵玉魔像,估计是她的侍女婉儿给准备的。”  

方城吸收了魔像上的造化点,心中猜测道。  

他托婉儿寻找道纹灵玉,想不到那位娇俏少女最后竟以一件贺礼做了回应。  

凭空增长了1300个造化点,足够他用来参悟青元魔树功了。  

“夫君,你喜欢这尊魔像?”  

叶鄢看方城把玩着灵玉魔像,笑着问道。  

方城点点头,说道:“我自幼喜爱道纹灵玉。”  

叶鄢美眸中闪过一抹柔情蜜意,说道:“我让人替你留意,叶家在坊市中有生意,应该不难搜寻此物。”  

方城哈哈一笑,将她搂入怀中,好好奖励了一番。  

叶鄢雪靥绯红,扭动身子娇声道:“还没看娘亲送的贺礼呢。”  

两人打开叶夫人送的礼盒,却见里面乃是一枚青色玄纹树种,以及一枚玉简。  

叶鄢见识广博,立刻认了出来:“噬灵树种!”  

“噬灵树?”方城不解问道:“这是什么树?”  

叶鄢娇媚地瞥他一眼,讲解道:“此树名列云国十大魔树之一,能吞噬天地灵气、修士法力、血肉生魂,其花可寄生修士血肉之上,无限繁殖,直至宿体化为飞灰。”  

方城一怔,没料到这噬灵树竟有如此威能,叶夫人能找来这枚树种,怕是并不容易。  

这枚树种,应是叶夫人让他修炼青元魔树功用的。  

叶鄢将树种递给方城,又拿出那枚玉简贴在额前。  

下一刻,叶鄢脸上露出娇羞之色,轻媚地看向方城,说道:“夫君,你看看这枚玉简。”  

方城接过玉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双修秘法。  

他微笑道:“岳母大人这是想让我尽快替你化解体内的玄阴寒气呢。”  

说罢,他屈指一弹,一道流光打在玉简上,随着一道钟磬之声响起,玉简上光芒大盛,无数金光灿灿的文字和图像迸射而出,悬于空中。  

只见其开篇写道:玄牝初开,洪炉耀奇,铄劲成健,镕柔制雌,铸成雄雌之两体,范阴阳之二仪。观其雄既禀,刚而立矩;雌之质亦叶,顺而成规…  

整篇秘法共有三十六式,分立、卧、坐、行四部各九式!  

方城看得津津有味,颇有种无师自通的大师风采。  

叶鄢羞不可耐,红着脸急忙夺过玉简,散去了光华。  

方城笑着又去抢,叶鄢小腰扭动如蛇,灵活躲避,夫妻二人登时闹作一团。  

数日后。  

方城走出玉楼,在悬崖边缘的树林之中,寻了一块空地。  

他取出早已祭炼过的噬灵树种,将之种在泥土之中。  

随后,他运转青元魔树功心法,体内法力顺着冥冥中的感应,狠狠一催!  

蓦地!  

一株青翠树苗从泥土之中钻了出来,转眼就在方城身边长大,化为一株一丈高,碗口粗细、亭亭如盖的小树。  

墨绿色的树干之上,长满了玄黑魔纹,诡异而又充满勃勃生机!  

这一刻,方城清晰地感应到自身的法力、神魂与这株魔树建立了某种紧密联系。  

噬灵树自动吞噬着周围的天地灵气,仿佛有一个无形的灵气漩涡环绕在周围。  

而方城只要在这株树下,运转青元魔树功,就能轻易炼化噬灵树中的灵气,转化为精纯的魔道法力。  

修炼速度之快,简直让他瞠目结舌!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有他这般机缘…  

青元魔树功入门阶段,需要900造化点。  

他一口气砸了1300造化点上去,直接将这门功法的感悟提升到了小成境界!  

这才有如此惊人的效果。  

若是寻常人修炼此功,则需以极大功夫来克制魔念,随着对功法的领悟提升,才能渐渐放开修炼。  

否则,最后的下场不是走火入魔,就是被魔树浸染了神魂,化为魔树的傀儡。  

这也是几乎所有魔功的弊端!  

修炼起来一日千里,精进极快,但也隐患极大,非常容易出事。  

而玄门正法则讲求天人合一,循序渐进,功法中正平和,精进虽慢,却没有那么多风险。  

方城盘坐魔树之下,用了小半日功夫,就将一身一气诀法力,悉数转化为青元魔树功法力。  

以青元魔树功修炼出来的法力,形质远胜一气诀这等垃圾功法。  

此际方城施展剑法,威能较之以往,足足可提升数倍!  

而且他的修炼速度,也比以前提升了太多,再辅之以补元丹这类增进法力的丹药,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突破感应后期。  

对于像冯灵、叶鄢、董方拙这类顶尖世家的核心子弟来说,整个感应期内,几乎是不存在关隘的。  

她们所关心的,是以哪一门传承突破命符境界!  

到了感应后期,便需选择一门主修功法,在气海之中凝炼“命符”。  

这枚“命符”关系到此后大道根基,而且一旦炼成了命符,一身法力便会有质的突破和提升,实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凝炼“命符”却是摆在天下亿万修士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阴罗宗内,凡成为内门弟子之人,皆有机会挑选九大镇派绝学之一修炼。  

而若能以九大镇派绝学凝炼命符,突破命符境界,则可被封为真传弟子!  

修炼魔功风险极大,越是强大的魔功,越是如此。  

故而对魔道修士而言,悟性和心性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