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太乙雷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城和周怀瑾这场斗剑几乎吸引了观云坪上下所有人的关注。  

虽然两人斗剑快逾闪电,弹指之间就已分出胜负,但却是迄今为止所有斗剑之中最为精彩的。  

谁都能看出来,方城对于周怀瑾的狠辣出手有所不满,故而以牙还牙,也斩了对方一条手臂…  

不少散修和杂役弟子心中暗暗喝彩,互相眼神交流时颇为玩味,但却不敢张口议论什么。  

此刻。  

天上四个金光大圈中,董方拙和钱少宁各占了一个。  

方城占了一个,最后一个一直被世家子弟们轮流占据切磋技艺。  

如今灵香已剩下一小截,只需一会儿功夫,便要烧完。  

幻心殿二楼也只剩下了三人。  

其中一人看似散修出身,两人服饰华丽,应是世家子弟。  

那名散修似乎还在等待什么,依旧不肯上前挑战。  

两名世家弟子互视一眼后,一人飞出幻心殿,朝方城所在光圈飞来。  

此人剑眉星目,仪表不凡,身着水纹仙绶袍,手持一柄玉如意,面带自信笑容朝方城一拱手,傲然道:“在下烈阳岛高宣,特来领教道兄高明。”  

在见识了方城的剑法之后,他依旧敢上来挑战,定然是有几分克制飞剑的把握的。  

下面观云坪上众人一听是烈阳岛高家来人,顿时明白过来。  

高家亦是沉渊大泽内有名的修真世家,所传的“血魄真罡”最擅克制飞剑。  

就听方城简单回道:“在下方城,请。”  

随着他话音落下,观战众人就看到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只见那高宣正要出手,忽然脸上浮现出一层青黑之色,整个人顿时栽落云头。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只有极少数人看出些什么。  

观云坪上,一名高家修士瞬间飞上空中,接住高宣之后,略一探查便知这位高家公子中了毒,旋即立刻取出一枚回春符贴在高宣身上。  

回春符上散发出青翠光芒,缓缓逼退了高宣脸上的青黑之色。  

这位世家子弟稍稍恢复了一些,便怒视天空,伸手指着方城道:“你竟然下毒…好生…卑鄙!”  

方城淡然一笑,不予理会。  

此刻,灵香只剩下了最后一点。  

幻心殿那位散修终于飞了出来,他径直飞入世家子弟占据的光圈之中,二话不说,扬手甩出一枚雷丸!  

一声震耳欲聋的的雷暴,响彻天空。  

刺目的雷光刹那间铺满整个光圈,雷光跳动,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机。  

几息之后。  

雷光才缓缓散去。  

光圈中只剩下了一人,赫然是那名散修。  

他浑身沐浴在雷光之中,宛如一尊神祇,神情淡漠冷峻。  

而那名守擂的世家子弟,则早已尸骨无存,被雷霆轰成了灰烬。  

一时间,观云坪上鸦雀无声。  

谁也没料到,此人一出手便是如此酷烈残忍的手段。  

这赫然是超出感应境修士极限的攻击!  

灵香终于燃灭了。  

幻心殿二楼,只剩下最后一人。  

这位世家子弟神色复杂地看着场上四人,有些庆幸自己最后克制住了上场的冲动。  

天空中,金光大圈也缓缓散去。  

接下来,就是四人最终斗剑,一决胜负了。  

再无需擂台限制。  

整个苍梧山上空的广阔天宇,都是擂台。  

董方拙皱了皱眉,看向对面青铜贝叶上的钱少宁,又看了看最后上场的那名散修,皱眉道:“你们…”  

就见最后那位散修微微一笑,伸手一招,青铜贝叶上的钱少宁便如泡影般消散。  

青铜贝叶上电光一闪,瞬间回到散修身边。  

“你才是钱少宁!”  

董方拙回过神来,指着散修喝道。  

“不错,钱某使了个小技巧,省了一个竞争对手。”  

钱少宁脸上光芒变幻,恢复到了本来的模样。  

董方拙沉声道:“歪门邪道。”  

钱少宁淡然说道:“只要能赢,又何必在乎什么手段?倒是董道友,不知你能否接下钱某这枚雷丸?”  

他说话间,手上又浮现出一枚雷丸,雷光濯濯,绽放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危险气息。  

刚才他就是用此雷丸,轻松轰杀了一名世家子弟。  

只能说,此人气魄胆量,远胜常人,竟然不怕世家报复,敢在斗剑法会上下此狠手。  

这雷丸乃是他以极品法器青铜贝叶收集天雷炼制而成,每一枚的威力都超出了感应期修士的极限。  

董方拙自问即便挡下,也要身受重伤。  

他脸色阴晴不定,注视着钱少宁手上的雷光,沉吟道:“想不到,你竟炼出两枚太乙雷丸…”  

太乙雷丸炼制难度极大,他也颇有耳闻。  

钱少宁悠然道:“没点手段,岂敢来此。”  

说着,他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方城。  

他先以青铜贝叶幻化身形占了一个金光大圈,而后又耐心等到了最后一刻,才上场以雷霆手段轰杀对手,一举占住了两个名额。  

将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了最低!  

主打一个稳字。  

就连董方拙,此刻也有些犹豫了。  

犯得着冒险与一个灵仆出身的散修搏命么?!  

虽然娶不到叶家美女乃是此生一大遗憾,但天下美女多的是,大丈夫何患无妻…  

钱少宁看着董方拙,微微笑道:“看来董道友是要试试钱某雷丸的威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