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无端生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河边有很多看热闹的人,他们闲来无事,只盼热闹越大越好。  

刚才在尤兰和黄老鸨竞价的时候,一群人就在旁边起哄。  

根据形势判断,李逢春预测一会儿划船的时候尤兰一准要与对面拼一场。  

“可是现在咱们人手少,很是吃亏。”  

心中暗自嘀咕一句,他视线急转,希望找到一个熟人回家报信,好让三哥唐虎赶紧过来。  

可是视线转了一圈,竟然没看见一个熟悉的人。  

最后在人缝中,才找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竟然是邻居秦大嫂家女儿小豆子。  

五岁小女孩,自己跑来河边看热闹?  

“小豆子,你自己来的?”  

“不是,我是跟武家大哥儿一起来的。”  

“那武家大哥儿哪去了?”  

“在那边,他担心我饿,去给我买炊饼了。其实我不饿,我对他说,他却不信,他说我一定是饿了。”  

李逢春举头一望,武屠家大儿子果然在那边排队买炊饼。  

那武屠长得高大,可他的大儿子却是一个侏儒症患者。已经十四岁了,看起来却像个七八岁的孩子。不过伍家大哥儿心肠很好。难怪秦大嫂放心把女儿拜托给他照顾。  

“小豆子,我给你五个钱,你帮我办点事。”  

“哦,什么事?我能办好吗?”  

“一定能,你让武大郎带你回家一趟,去找客栈唐虎。你认识唐虎不?”  

“哦,唐虎哥哥我认识,就是那个大高个儿,他还经常送我糖吃。”  

“对,就是他。你见到他,就说大清河这边需要他帮忙,请他务必快点”  

“哦,好的。我这就去。”  

李逢春担心孩子走丢了,于是把排队的武大郎从人群中拽了出来,让他陪着小豆子一起回去,另外再给他五个钱。  

那武大郎憨厚,见能赚到五个钱,很是高兴,便答应了。  

“李逢春,你干什么呢!快点呀!就等你了!”尤兰站在船上猫叫嘶吼。  

“来了,来了!”  

李逢春轻功极佳,快步奔跑,距离龙舟还有两丈多远的时候,轻身一跃,就跳上船去。  

一旁看热闹的人欢呼叫好:  

“好!太好了!”  

“这家伙,一蹦那老远,快赶上鸟了!”  

“鸟人呀!”  

一开始大家都是在熟悉动作,所以划船很慢。  

不久后,尤兰的船追上了黄老鸨的船。  

尤兰喊道:“喂!黄老鸨,敢不敢跟我比一场?”  

黄老鸨冷哼道:“你们才七个人,而且还有四个女人。跟你们比,我都嫌欺负你们。”  

“我不嫌被欺负,就问你敢不敢吧。”  

“有何不敢!来比试!”  

不久后,一场怄气似的比赛就这样开始了。  

见有人斗气比赛,河边的观众们开始起哄,场面十分热闹。  

还有人拽出锣鼓,在一旁胡乱敲打。  

黄老鸨的队伍是七个划船的男人和两个应景的女人。  

黄老鸨站在船尾掌托,船头坐着的是他们青楼头牌艺伎,相貌俊美,手里拎着鼓槌敲鼓。  

而尤兰这边,没有敲鼓的,只有南宫婉儿在掌托,其他人都轮起船桨。  

岸边一阵锣鼓响,比赛正式开始。  

“呀呀呀!我跟他们拼了!”  

尤兰身上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头,鼓舞众人。  

即便是骨瘦如柴的孔秀才,也使出全力。可惜秀才的力气实在是太小,感觉他挥舞船桨都很费力。就别说用船桨划水。感觉他是在帮倒忙。  

此时划船的主力是“内力不弱”的李逢春,和南宫婉儿的野猪丫鬟。  

看那李逢春手中船桨,上下翻飞,搅起好高水花。犹如一条水中蛟龙,格外显眼。  

而万花楼那边也在奋力划水,激起波浪一层层。  

由于李逢春和野猪丫鬟的存在,两艘船咬得很紧,几乎可以用齐头并进来形容。  

岸边的观众们,高声呼喊,气氛越来越热烈。  

这时南宫婉儿却喊道:“不好啦,船偏啦!”  

“那你倒是摆舵呀!”孔秀才喊。  

南宫婉儿急切喊道:“不行,不行,摆舵也不行。这船只往李逢春那边偏。”  

唐小米视线一转:“李逢春在右边,他力气大,我们一起划左边,这样就平衡了!”  

这期间,万花楼的船已经明显探出半条船的距离。  

黄老鸨得逞大笑道:“一群自不量力的东西,还要跟我们比。哈哈哈哈!来呀,你们倒是赶上来呀!”  

李逢春喊:“黄老鸨,你别得意!等我们人来全了,跟你赌钱,你敢不敢?”  

黄老鸨喊:“有何不敢?你就说赌多少钱的吧!”  

尤兰喊:“1000钱!”  

“太小了!”黄老鸨一瞪眼:“咱们赌10000的,你敢不敢?”  

尤兰有些心虚。  

唐小米看了一下形势,喊:“敢!谁赌输了不给钱,谁是孙子!”  

“唐小米,你疯了?”尤兰满脸惊诧。  

“我才没疯!”唐小米开始在暗自运气:“凭我降龙真气附体,我不信干不过他们!不过现在我不能发力。我要留着点力气。刚才李逢春说了,他让小豆子回家找三哥。等三哥来了,我再发力。”  

“好!”尤兰有了主意,对黄老鸨喊道:“这趟算你们赢了,下一趟我们再比!”  

黄老板冷哼:“我真怀疑你们到底有没有10000钱。”  

尤兰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