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岂能与汉武帝相提并论?你配吗?你这个废物,跟老子单挑,老子一只手都能宰了你!”  

他一拳拳的捶打城墙,捶的拳头鲜血淋漓。  

张易之默默看着李锐立。  

这一刻,在周遭人眼里,他看似神情自若,但那双深邃眼眸之中绽放出的光彩,让人很难不印象深刻。  

偏执,癫狂,狠厉。  

这是一个仿佛不带任何感情的人,不然不会这般走火入魔似的阴冷偏激。  

某些方面,他比汉武帝更甚。  

张易之收回目光,遥望郡城四处逃窜的人群,轻声道:  

“我自然不敢跟汉武帝相比,但我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话音落下,如同惊雷一般在众俘虏脑海之中轰然炸响。  

所有人都被一种无与伦比的恐惧所充斥,包围着。  

“张巨蟒,谋反的是丹阳房李昭德,跟我们没关系,就算依照律法株九族,我们也是三代之外…”  

一个俘虏颤抖着嗓音,哽咽哭饶。  

张易之略默,淡淡述说:  

“制定连坐法的实践家商鞅曾说过,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  

九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实际事例中,往往只是一种虚称,在传统文化中,“九”代表至高之数,故九族之说并非实指。  

说白了,就是没有理由的斩草除根、消灭一切可能存在的复仇力量,以绝后患。  

闻言,李锐立的怒火就如同火山爆发一样汹涌而出,凄鸣道:  

“张巨蟒,你滥杀无辜,迟早要遭天谴,此举你以为能堵住悠悠众口么?”  

“李昭德该死,可我们其他十二房的族人,犯的哪条罪名?”  

张易之面上如冰山一般,没有流露出任何情感,冷视着他:  

“李昭德一人就能号召一万李家武卒?没有你们陇西李氏的一致支持,没有陇西李氏做后盾,他敢政变么?现在想撇清关系不觉得荒谬么?”  

“成功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甚至化家为国,输了自然要承受后果。”  

“高风险,高回报,很公平的买卖。”  

“若是李唐复辟成功,那你陇西李氏独占半壁江山,族人飞黄腾达封王封侯…”  

顿了顿,张易之已没有多少耐心,转向李楷固,“先派人严加看管,等清点李家族谱后,再杀再放。”  

说完迈步就走。  

那些话,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李锐立心里,砸得他血液都几乎凝固。  

他噗通跪倒在地,苦苦哀求道:  

“别杀我族人,王爷,求求你了,别杀啊,他们是无辜的,朝廷要土地要钱财,我们都双手奉上,求求你…”  

“我为朝廷立过功,我守着中原门户十年,我也杀了很多突厥蛮子,我们李家有很多忠臣良将,你看在我们的份上,不要屠戮殆尽…你真的不能这么做。”  

张易之铁石心肠,视若无睹,阔步走下城墙。  

残酷,有很多时候指的是对别人,更多的时候指的是对自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  

古代的株连刑罚是残酷惨烈,但就能因此全盘否定么?  

对于能够权衡利害的人,避免其作恶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其作恶对自己有害。  

所谓的道德教育、仁爱思想,在人望面前,经得起考验么?  

别说百姓,就连儒家官员熟读四书五经,受着数不清的道德教育,但如果作恶对他们毫无风险,他们会不会毫不犹豫作恶?  

《红楼梦》很好展示这一点。  

四大家族,盘根错节,利益均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有利益的时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祸难的时候,你说贾府能够超脱吗?  

在人治大于法治,在以家族的方式生存的封建社会,在涉及谋反面前,唯有一杀到底!  

轰隆隆——  

这时,急促整齐的脚步声响彻,大规模的死士靠近城墙。  

短短时间,城门街道包围圈一层层累加,愈发厚重起来。  

但这些蛛网死士每人都心知肚明,在这个男人面前,他们不过是用一万条人命去略微拖延时间的小卒子而已。  

张易之神情平静无波,大风吹拂,衣袍飘荡,依然丰姿如仙。  

他挥挥手,大军迅速列阵,迎上这些死士。  

朝廷精锐就如同降世的魔神,挥舞着手中的刀枪,无情的斩向死士,在人多势众面前。岂能不将死士压倒?  

只坚持了半刻钟,这些死士便土崩瓦解,没有四散而溃,也没有当场伏地投降,皆死在城门各条街道上。  

那里已是一片血腥,遍地的尸体横七竖八躺在那里,地面已染成了血腥的泥沼。  

在面对即将汹涌而至的朝廷精锐之时,陇西李氏的反抗,就是一个笑话,不堪一击。  

但张易之神色的寒意愈来愈浓,冷冷扫视着麾下士卒。  

“集合!”  

一道命令传下去。  

身着铁甲的士卒叮叮哐哐的汇聚在一起,他们身上鲜血淋漓,全都是死士的血液喷溅所至。  

张易之环顾周遭,冷冰冰道:  

“攻城时,就比预计时间多耗费了一个时辰,现在杀这群蝼蚁,竟然也要这么久,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他对军心战意很敏感,察觉到有不对劲之处。  

毕竟是封狼居胥、踏破草原的精锐,在陇西郡表现出的战力实在是不堪!  

城门周围,无数士卒相顾对望,沉默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