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五行道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屋内,两人相对而坐。  

晏长青品尝着浓香茶汤,咂吧着嘴唇皱眉道:“这红杏茶胭脂味太浓,不利于静心养气,在勾栏杨柳楼台喝这茶才舒坦。”  

“那就走?”  

姜守中打开门。  

晏长青怔住,“去哪儿?”  

姜守中一脸认真道:“前辈不就是暗示我,去烟花巷品一品红杏胭脂味吗?  

花魁头牌不敢想,但找个人老珠黄的老棺材给你,蒙上被子还可以凑活的。  

在床道授业这一方面,前辈一看就是高手。”  

晏长青面皮抽搐了一下,无奈道:“你小子对我有啥意见吗?”  

姜守中摇头,“我对你没意见,我只是想知道你接近我有什么目的?你给我的这本秘籍功法,是否包藏祸心?”  

晏长青笑了笑,轻轻抬手。  

先前卖出的那本书从姜守中怀里飞出,落在了他的手掌中。  

“这本书,上面无一字。可它有名字,叫天元河图册,是不是很熟悉?”  

晏长青微笑道,“它是天下四大奇书之一,出自道门。你身上有一本,为上部,我手上拿的,是下部。  

这两本书互有灵性,说是我找到了你,不如说是…它找到自己的伙伴。”  

在晏长青说话间,那本古书费力挣脱开来,回到了姜守中的怀中。  

晏长青笑骂道:“好个没心肝的小崽子,我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好不容易将你带到你的小伙伴身边,就这么对我的?”  

姜守中神情凝重。  

那本天元河图册,是残魂书生张琅给他的。  

当时张琅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姜守中并未在意,以为只是一本破书,没想到竟然是道门无上珍宝。  

可姜守中此刻并无喜悦,反而心情沉重。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但横财未必是福。  

出于谨慎的心性,他现在不得不思考,张琅的出现会不会是一个被刻意安排的“巧合”?  

看到姜守中的神色,晏长青一捋略显凌乱的髭须,笑道:“还好,懂得福祸忧思,没有一开始便得意忘形,毕竟道门河图最是考验人的心境。”  

晏长青道:“道门河图为何选中你作为主人,我不得而知,里面的弯弯道道我也不愿去探查。  

不过单从我个人而言,对你并无恶意。从今日起,你若愿意,我可以教你修行练武。你无需担心你的根骨与天赋,道门河图既然敢选择你,便说明你有修武的资质。”  

姜守中问道:“如果真是这本书找到了我,那你的护送任务也就完成了,为何还要好心教我修行?天下有白给的午餐?”  

“虽说修行终是全靠己。”对于姜守中始终满满的戒心,晏长青不以为意,抿了口茶,笑意温煦,“可若是没有师傅引路,你自个琢磨一辈子也是枉然。河图有灵性,但终究不能教你如何修行。”  

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回答到点子上,晏长青坦然道:  

“教你修行自然是有私心的,一方面是我想看看道门河图为何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认主,又为何偏偏是你。  

另一方面,是我曾答应过某人,要为这本道门河图寻找良主。若我发现你不配拥有它,到时候无论河图如何不舍,我都会强行将它带走,以免玷污这门道家圣经。  

其次还有一件私事,不方便给你说。当然,你也不必叫我师父,只当是你我一场缘分。”  

望着晏长青明澈坦荡的目光,姜守中陷入了沉思,犹豫不决。  

这一幕若是落在其他修行者眼里,恐怕要顿足捶胸,大骂姜守中的愚钝。  

毕竟世上,有几人能得到剑魔指点。  

名剑山庄的三少爷方子衡只是被点拨了两句,便感激涕零。心境更是由生而死,由死复生,获得莫大机缘。  

晏长青也不作催促,悠然喝茶。  

良久之后,姜守中抬起头,目光沉定,沉声说道:“我愿意赌一把!”  

晏长青笑道:“修行最忌违心,你心中并不信任于我,又为何要强行让自己走上修行之路?一个“赌”字,便有可能是不归路。”  

姜守中道:“违心也要赌,况且在我看来,所谓的修行求道,本就是诳窃天机的行为。求长生,证天地,悖自然,说穿了皆是逆天而行。违不违心,也就不重要了。  

你若真想知道理由,我就坦白告诉你,我愿意修行,是为了有能力给一位亲人报仇。眼下有机会摆在我的面前,为何要拒绝?”  

听到姜守中的话语,晏长青竟有一瞬恍惚。  

原本一时起意,决定帮助对方修行的心思,这一刻忽然间,却有些迟疑。  

并非是姜守中不适合,而是…  

这小子心思太透。  

看任何事情,都能窥得本质。  

修行一道,见著知微,看得远透自然裨助不小。可一开始就看的太透,对修行的心境会有很大影响。  

俗眼观异,道眼观常。  

不到那个境界的时候,最好别去窥探。  

井底之蛙看天,固然局限,可至少能关注当下,注重细微,努力看清周围所处困境。而非从一开始就想着用捷径攀跑而出,寻找更广阔蓝天。  

道门河图不同于其他,最讲究脚踏实地。  

姜守中这种心性,不可取。  

就在晏长青因为姜守中的“聪明”而罕见的决定反悔时,却无意间看到书桌上,对方平时为了破案而记录的小册子。  

他拿起写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