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魔灵!”  

李纯钧根据这些残存的信息辨认出了这种神秘生物的来历。  

这是一种被这片星域其他智慧生灵称之为魔灵的生物。  

他先前的那种预感是真的。  

这片道韵活跃的地方,确实存在着修行族群的存在,就是魔灵。  

只不过魔灵相较于常人所了解的物质类生物来,属于共生性的灵魂类生物。  

他们很难被消灭。  

必须依附于高等智慧生命,以汲取这些高等智慧生命逸散的精神、灵性为食。  

等渡过新生期、成长期,进化到完全体后,他们就能觉醒出一种直达心灵的攻击手段,通过侵蚀对方的心灵,控制所寄生的高等智慧生命。  

而后再将其灵魂一点一点,全部吞噬,化为自己朝究极体进化的养料。  

吞噬了一个目标后,再转向另一个。  

周而复始。  

“成长程度不够的魔灵无法离开寄宿的高等智慧生命,宿主死亡,魔灵亦随之消亡,这片星域中的小千界之所以如此之少,只有寥寥百余,是因为…”  

李纯钧心中震动:“有强大文明摧毁、灭绝了一座座小千界,以降低高等智慧生命数量的方式,对抗魔灵,限制他们的成长!?”  

魔灵,不依赖智慧生灵以外的任何外在环境。  

而在找不到高等智慧生命寄宿后,他们就会互相吞噬,直至全部剩余完全体。  

完全体可以通过休眠,等待被高等智慧生命唤醒。  

而在休眠期间,除了修出心灵之力的修行者外,元神真君都感应不到他们的存在。  

“难怪两个多月下来,我,乃至夙方、左城、余进这些人,明明感觉到这片星空不对劲,却始终无法找出问题所在。”  

感应不到!  

而且,这片星空原本休眠的魔灵,随着他们的到来,被人族这种高等智慧生命逸散出的精神波动唤醒。  

在这尊陨落的魔灵残存的记忆中,他所知道的完全体魔灵就有上千之多。  

至于这片星空具体有多少魔灵,没人知道。  

两个月了。  

天知道已经有多少元神真君被悄无声息侵蚀、寄生。  

一时间,李纯钧心中一紧。  

开疆拓土,向来是最凶险的行为。  

因为,离开了熟悉的舒适区,到了一片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奇奇怪怪的种族,又会遭遇什么层级的风险。  

在这种完全神秘未知的情况下,别说他们这些元神了真君,就算炼虚大能突然陨落也完全不值得惊异。  

“必须尽快离开这片星域!”  

李纯钧感到紧迫。  

不止是星震余波。  

更因为这片星空谁也不知道生活着多少完全体魔灵。  

可这个念头衍生片刻,他又不得不冷静下来。  

完全体魔灵具备分裂之能。  

他们可以分裂出一些灵性种子,栽种在其他高等智慧生命体内,并随着这些高等智慧生命一起成长。  

高等智慧生命越多的环境,他们成长越快。  

一旦他在没有消灭这些魔灵的情况下,突然进入一片人族众多的繁华星域…  

那些灵性种子会迅速蜕变为新生期魔灵,而后快速成长,进化为完全体。  

若是让这些完全体中孕育出一个无惧心灵之力的究极体…  

恐怕掌握了心灵之力的炼虚大能都会被他们侵蚀!  

“我的天心永恒法虽然修炼到了第二层,并且拥有‘坚韧’特性,但要说我的心灵之力强于炼虚,未免太过自负,能完全靠自身能力修成炼虚的,哪一个不是有着三层及其以上的心灵境界?”  

李纯钧迅速冷静下来。  

得想办法,消灭这些魔灵。  

“幸运的是,我练出了心灵之力,具备灭杀完全体魔灵的能力,此外,天心永恒法特性使得我的心灵在遭受魔灵侵蚀时,防御抗性纵是相较于真正的炼虚来,亦不逊色。”  

李纯钧“看”了一眼人皇旗。  

“击杀27级生物,经验4115!”  

生命等级:31(20184/100000)  

刚才那尊魔灵,仅相当于27级生物。  

可见,完全体魔灵只是对标人族元神修士。  

尽管魔灵手段诡异,但凭他的精气神底蕴和心灵境界,只要不遇上疑似对标炼虚的究极体,安全性还是有一定保障。  

一念至此,李纯钧直接拿出传讯玉符,就要传给余进。  

不过思忖了片刻,未免单独联络余进一人引发怀疑。  

再加上这个魔灵折损在他手上,未免局势有变,得尽快确保为首几人的安全性。  

因此,他直接通知了余进、左城、黄天、夙方四人。  

四大九劫真君中,黄天来的最快。  

“李剑子?可是修行方面有事吩咐?”  

黄天真君热情请示。  

“修行上有些心得,需要真君协助一番。”  

李纯钧道。  

“哦?这是我的荣幸,我要如何配合?”  

黄天真君马上应了下来。  

“放松心神即可。”  

李纯钧说着,运转天心永恒法。  

心灵之力以神识为载体,迅速朝黄天真君渗透而去。  

由于他对心灵之力的运用不够精细的缘故,黄天真君似乎有所感应。  

但他不止没打起戒备,反而故意放下了心中警戒,任由李纯钧的神识探查。  

这种近乎不遗余力的信任,让李纯钧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