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重回亲传(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心什么意思”  

听着陈南玄玄之又玄的话,萧再次愣住了。  

他们二人在大罗宗内现在也就是辈分高了,但是论修为远远不如其他的师兄弟,不如小黄、江鸣等师兄也就罢了。  

不如金角王、武神宗诸位老祖也正常,毕竟人家是带艺拜师,本身修为就极高。  

但他们连比他们之后的师弟也不如啊,这就很难受了。  

萧火此刻听陈南玄的话,被忽悠住了。  

道心这跟道心有什么关系难道师兄真大彻大悟了萧火以前听说过,曾有高手大彻大悟,然后一飞冲天的故事,陈南玄要是真悟出什么的话,那自己可得听一听了。  

萧火细细听了起来。  

陈南玄说道:“你还没发现吗那些师兄弟为什么比我们二人强不是因为天赋比我们强,也不是因为能力比我们强,而是因为道心比我们更强更坚定。”  

陈南玄给萧火举起了例子,说道:“你看江鸣,他的天赋很强吗恰恰相反,他没有天赋,但为何现在修为如此强大就是因为他的道心和坚持,他强大的道心让他做到了这么多年坚持去做一件事,从而变得成为了老师最为喜欢的一个徒弟。”  

再比如小黄、张飞飞这些人,天赋真比他们强大多少吗那也不见得。  

一个个无非是做到了跟随老师的脚步的同时,做到了坚守道心。  

而陈南玄和萧火这些年为什么修为垫底,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前期脚步没跟上,更重要的就是三心二意比较多。  

修炼的同时还要给宗门打工还贷款,而且中途转修了几次,说白了就是道心的问题。  

萧火听完之后,也是连连点头,觉得有道理,他也觉得是这样。  

陈南玄之前确实是不靠谱,不过这番言论还是很靠谱的。  

萧火问道:“陈师兄,所以你有什么高见”  

说了半天,有什么办法吗现在他们两人在大罗宗地位很尴尬,想要再次得到重视就必须要做点什么来改变现在的情况。  

陈南玄说道:“我已经想好对策了,从现在开始,你我二人就紧跟老师的步伐,老师之前不是已经赐给我们功法了吗你我二人就专心修炼这一门功法就行了。不得再三心二意,好高骛远,唯有坚定的道心才能走得更远。”  

之前陆远赐给他们长春童子功,并且说这门功法也是仙界顶尖的功法,让他们好好修炼。  

陈南玄现在做出总结,既然选定了一条路就不要再有任何动摇和改变,现在他们俩就专心好好修炼这门长春童子功就行了。  

陈南玄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有武学,这些年我一直在北洲联盟的藏经阁内,一直在研究藏经阁里的武学绝学,愈发觉得武学之道高深莫测,随着境界越高,武学对于实力的提升就越重要。  

既然我们短时间内修为很难提升上去超越那些师兄弟,那我们接下来就除了修行之外,把自己的精力全都转移到武学的修炼上去。  

等到以后突破渡劫、大乘之后,可以在武学修炼上完成超车,届时大乘期拥有极为强大的武学,必然会让所有人包括老师刮目相看。”  

陈南玄一想到自己要做什么,他就忍不住想笑。  

偷偷修炼高等武学,然后惊艳所有人。  

虽然现在老师对他们两个记名弟子不重视,不过总有一天他们会站起来,并且告诉所有人,他们二人才是大罗宗真正的天才。  

萧火听完了陈南玄的话,说实话,虽然陈南玄之前把他坑的不轻,但是这一次平心而论,陈南玄说的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不管是道心论还是武学论,亦或是教他脚踏实地,把一件事坚持到底的说法都是对的。  

萧火也是听进去了,连连点头。  

“陈师兄,你说的很有道理,之前我确实有过动摇,修行方面也三心二意了,怪不得我们会落后于其他的师兄弟,原来是这样。”  

萧火越琢磨越觉得陈玄说得对,或许老师不重视他们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因为他们在修行上三心二意。  

陈南玄说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其实我也是最近这几年才悟出的道理,凡成大事者,必有始有终,修仙更是如此。  

萧师弟,从今天开始,你就和我一同修行,一同参悟高阶武学,他日必定一鸣惊人。”  

“好,陈师兄,一起努力。”  

陈南玄发出邀请,萧火也正有此意。  

他这些年一个人除了跟着药玄炼丹之外就是一个人埋头苦修,修炼老师给的长春童子功,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倒不是说这门功法不好,而是越修越觉得这门功法非常的......普通。  

普通就是指平平无奇那种,功法没有什么特殊效果,也没什么特点,更没有什么强大或者隐藏效果。  

而且是越修越觉得这门功法普通,就像是一门来自仙界的,平平无奇的功法。  

这就让萧火越是修炼越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了。  

因为最开始老师给他们功法的时候陆远亲口说过,这门功法来自仙界,并且很有潜力,让他们好好修行。  

但随着萧火修炼到合体了,他反而觉得这功法普通,也不像是有潜力的样子,萧火有怀疑很正常。  

可现在听着陈南玄这么说,萧火原本有些怀疑的心又突然醒悟了。  

大彻大悟。  

萧安慰自己,有没有可能这功法就是这样看着普通实际上现在还在静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