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剑炉,金光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来黄躁子选在青罗崖建立别府,便是看中此处地下暗河中丰富的黄金矿藏。  

他奴役着数百头老蚌,在这暗河里年复一年的劳作,为他不断掘收河中黄金,并且定期守时的送入暗河藏剑炉内,自己则静待收获之时。  

那炉中设有内外两层,外炉五行精淬之法,黄金送入其中,先淬成精英,再炼成神砂,最后化入内炉的剑胚之内,不断为剑胚增添底蕴,养足灵性。  

据这些老蚌所言,他们被奴役已有八十多年,暗河下所掘黄金不下千吨之多,即便如此所炼黄金神砂也只有二十二粒,只这二十二粒,还是因为黄金质纯,金性坚固。  

换作其它五金之属,千吨之多未必能炼出这如今一半的神砂。  

“带路!”  

季明对一众蚌精说道。  

话音一落,为首的老蚌显得迟疑起来,不过当季明运起那柄见邪剑时,老蚌这才飙风似的在河面疾驰,劈波斩浪的在前引路。  

“这老蚌倒是个精细鬼。”  

金猊猿笑道,轻描淡写的帮老蚌揭过此事。  

在老蚌的引路之下,他们来到暗河一处急流所在,再往前可见河水冲刷向下,轰隆不绝,激起百丈氤氲水汽,中透万道金彩,光霓绚烂,夺人心神。  

飞过河瀑,撞入水汽光霓之内,向下飞遁一会儿便有热浪逼来。  

季明闷哼一声,鼻下二气在四周上下一扫,水汽消去,视野为之一清,这下面出现一座高三丈,三足而立,焕发重重热光金彩的火炉。  

火炉下接地肺之火,旁引暗河水脉,内火外水,可得双重淬炼之功,可见黄躁子当年造炉在此的精妙手段。  

“这就是藏剑炉。”  

老蚌悬在炉前,将壳中的金珠一股脑的放入炉腹火口里,对季明说道:“玄英金光剑乃是道门中的上乘炼魔宝剑,本是老爷黄躁子改旁入正的一件心血之作。”  

“炼魔之剑。”  

季明喃喃说道。  

所谓炼魔专指上乘之剑,这一类剑器若为修士执掌,能以剑为媒介,在斗战之中磨砺心性,破除自身执念与魔障,达到内外清净的境界。  

所谓外斩邪魔,内斩心魔,便是此类上乘之剑的写照。  

“继续说。”  

季明对老蚌说道。  

老蚌张开两扇蚌壳,其中一粒明珠放光,珠上坐着个小老人,他道:“黄躁子不只在此处掘金,其它零散的矿区还有十二座,虽然每一座的黄金储量都不高,但是积年累月之下,还是炼了九粒之数。  

这些黄金神砂加起来有三十一粒之多,全为成就了这一柄玄英金光剑。”  

金猊猿心有所感,叹声说道:“这黄躁子虽是旁门子弟,但还算是个知天数的,晓得旁门之中难得正果,暗地里苦炼此等炼魔之剑,若是炼成,内制心魔,外御诸邪,便算踏入正道,自此性命双得,说不得能成正果。”  

“人都死了,什么正果,全都便宜了外人。”  

鼠四小声的说道。  

戎华瞧见此刻蚩神子脸色不错,便是闻听鼠妖阴阳怪气之语,也是毫无异色,当即吹捧起来,“那黄躁子实乃无福之人,徒劳半生也不过为小老爷做了嫁衣。  

似小老爷这等的,便是气运所钟,遇难成祥”  

“好了。”  

季明面色一沉,指着火炉道:“此剑尚未炼成,你可知其中炼法,为我全得此宝。”  

戎华愣了一下,看了一眼鼠四,心中大感委屈,垂首说道:“此事.此事乃是黄躁子的隐秘,我我实在不知这柄玄英金光剑的炼法。”  

“小老儿知晓一些。”  

那老蚌小心的说道:“黄躁子生前说过在炉中的内层里,那一枚剑胚需炼入黄金神砂满足三十六之数,开光之时更需正道真人的一粒金丹为辅料。  

如此炼成之后,玄英金光剑可成就一道不坏金性。  

修士磨合此剑后,剑法只要练至二重—「通明剑心,合身入剑」,即可成不坏金性剑光,那时真可算得上五行不侵,诸法难害,鬼神辟易。”  

季明听完,心知此剑详细的炼制宝诀,多半是随着黄躁子身死而下落不明。  

不过此剑既然是上乘炼魔之剑,必是分属正道,自己托人在上府详查一番,定可找到蛛丝马迹。  

如此想着,季明在火炉前抬手掐算起来,他这得自火龙真人那《火散龙文大字》的三脚猫测算之能,当下又派上了一点用场。  

他这掐算,测定未来就不说了,那可是火龙真人都没有的本领,只说着这详查过去,他即便不能全知过去,倒也能雾里看花似的,模糊的看出些东西。  

炉前,季明想象黄躁子过去在此炼剑的情景,口中念念有词,第二元神开始发力,渐渐的,陌生的声音出现在周遭。  

“老爷!”  

老蚌吓得缩在壳里,壳内失禁似的狂泄清水。  

戎华虽也被惊着,但他亲眼见黄躁子被灭,心知黄躁子难以还阳,再加上蚩神子这般姿态,显然这突然出现的黄躁子声音同蚩神子作法有关。  

足足半刻时,季明额冒虚汗,这才停下念咒,眼神转向老蚌,笑道:“算你聪明,没有说谎诓我。”  

“不敢。”  

老蚌壳里清水泄得更多,显然惧到了极点。  

“炉中内外两套炉体中,诸多炼宝之法自发运行,如今外炉还差五粒黄金神砂,便能满足三十六之数,你等蚌精还需再次努力,维护此炉运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