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纯阴之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次见到樵夫巴,孔寒安内心是充满遗憾的。  

这个大哥人蛮好,当时在阴风山,还多次想要提醒他快跑。  

可因为他的疏忽,导致这位樵夫大哥在冥界昏睡了三年。  

很难想象,他一个活人是怎么在冥界待了三年。  

孔寒安下意识的用阴阳眼打量起樵夫巴,赫然发现,樵夫巴居然有百年寿命!  

封建时代的底层人民,能活过三十就算高寿了,上一次看,樵夫巴也只能再活三年。  

他在冥界睡了一觉,竟然因祸得福?  

剜了一眼在一旁赔笑的牛斗和小婉,孔寒安热情的捉住了樵夫巴的手。  

“大哥,我们阴司对不住你啊!”  

入手冰凉,刺骨的寒冷已与死人无异。  

孔寒安不由怔了怔。  

樵夫巴满脸苦涩:“这位大人,我不要阴司的感谢,我只想回家…”  

孔寒安面色转换,一脸悲痛。  

“大哥啊,你看看现在的情况,我想送你出去也出不去呀。”  

牛斗小婉黎觅海侧过脸,大人又在说鬼话了。  

樵夫巴抬眼,看向漫天的鬼怪,他的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了死法。  

只是这次的死法比较统一,并不混乱,樵夫巴仿佛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到了那股死前的悲凉。  

民夫们被蜀国的官员召集起来,为蜀国最伟大的王修建墓地,许诺包吃包住,还能免除兵役。  

蜀国新立,四周都是强敌,服兵役,就意味着上战场,就意味着死亡。  

他们不在乎不在做什么,只要能活着就好。  

二十万民夫进山,挖土挑担,整整十年,修起了一座坟山,又在地下修建了一座庞大的宫殿。  

财宝填充进宝库,甲胄放在了设定好的地方。  

最后一晚,庆功宴上,军民欢乐,一起唱起了蜀国思乡的民歌。  

第二天,曾经对他们照顾有加,有说有笑的士兵,举起了屠刀。  

他们恨,他们怨,他们只想活着,只想回家。  

九万士卒,为了给自己的王建造死后的世界,义无反顾踏入山林。  

他们与民夫们一道,开垦了十年,没人接替,没有家书,他们仿佛与世隔绝。  

他们,也想家。  

地宫建好了,陵墓修成了,将军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向那些无辜的民夫举起屠刀。  

不杀,便不能回家。  

一批又一批的家书被送入了军营,思乡之情被引爆,不愿意反抗者都被处死。  

随着一夜的山歌,第二日,沉默的士兵们举起了屠刀。  

可他们杀完民夫后才发现,地宫,已经堵死了。  

他们恨,他们怨,他们想家,他们想活着回家。  

回家,回家…  

樵夫巴也想回家,鬼魂们的情绪引起了他的共鸣。  

男人成家后,心中挂念的便是妻子父母,不论多么艰辛,想到家人,也会咬牙坚持,不论生活如何,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他有,鬼魂们也有。  

樵夫巴最朴质的情绪,也引起了鬼魂们的共鸣。  

一时之间万鬼哀嚎。  

鬼魂们停止了攻击。  

孔寒安看着泪流满面的樵夫巴。  

这个樵夫老哥,是气运之子吧?  

樵夫巴咬了咬牙:“这位大人,我想,我能劝他们留在冥界,可你要答应我,送我回人间。”  

他知道阴司是掌管鬼怪的衙门,他朴质的认为,这群鬼怪们因为思乡而产生了暴动。  

阴司的大人们希望鬼怪们老实下来,才爆发出了战斗。  

之前枉死城内那些鬼,可不都是被关,被盯着劳役么。  

虽然和鬼打交道,他很怕。  

哪怕经历了阴风山,见识了枉死城,被牛斗夫妻坑到麻木。  

他还是怕。  

可他想回家。  

兄弟们,你们都死了,死人,该在死人的地方。  

不如帮我一把,送我这个还活着的人回家吧。  

孔寒安点了点头,樵夫巴能做到最好,不能做到,拖延片刻也行。  

至于送樵夫巴回人间,不论樵夫巴沟通的结果如何,他也一定会去做。  

毕竟是因为他的疏忽,导致的樵夫巴遗留冥界。  

之前不敢动用神通,主要是因为五盗还在外面,总得给他们留个门。  

而且,不论是凤吟镇还是和略镇,皆没有阴差手下在,他也传送不过去。  

安排了几个阴差看护正在和鬼魂们沟通的樵夫巴,孔寒安立刻下令。  

“开会!”  

孔寒安虽没有真的上过战场,可动员大会他也经历过不少。  

之前是阴魂太多,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此刻樵夫巴这个变数出现,冤魂们暂时停止了攻击,他当然要整一出。  

不是为了威风,而是整合资源,方便众人部署安排。  

罗酆山没有放出来,一行人找到审判的宫殿将就一下。  

这宫殿是顾老爷设计的。  

按他的说法,是为了体现阴司的威严。  

反正枉死城在大建设,顺手给顾老爷满足一下小心思也不是不可以,孔寒安当时便同意了,可之前一直在人间,没有回来看过。  

孔寒安打量了一下,很有大齐衙门的风格。  

就是显得小气了点,像个县衙。  

早有小妖安排好了座椅,黎更族族长也参与了会议。  

名义上,他这个枉死城的城主坐在了上首位。  

孔寒安虽然坐在下首,可整个场间的座次,除了黎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