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替死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和王家起冲突本就在杨常的计划当中,蔡国夏和他毕竟有一些关系,而且如果不是他在王家里周旋,给了杨常一定的时间,让他从受伤的入劲二重提升到了这个层次,他也不会有现在的资本。  

确实,他也可以通过给王家当狗的方式来救回蔡国夏,并且给家里人谋取一些富贵。  

但是,凭什么。  

就凭他姓王,他杨某人就要当狗,就要卑躬屈膝?  

他没有习武的时候面对王家要低头,入劲修炼到了这个层次如果还要低头,那他学什么武?  

这段时间的经历给了杨常一种源自于灵魂深处的改变,原本的杨常有一层枷锁在束缚,是因为过去的十九年生活告诉他,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没有资格去争和获得什么。  

但他现在修炼的极道,极道!  

有不服的家伙,杀就好了啊!  

这个世界有诡异,有妖魔,有一双双在黑夜中的眼睛。  

这个世界他至今没有接触到更多,生活至今的十九年时间里,他一直待在松屏城,连处州府都未曾出过。  

处州府内有八个县城,大夏国不知道有多少个如同处州府一般的州郡。  

处州,只是大夏一个偏远的地域,古称蛮地,并不繁荣,也不昌盛。  

大夏国究竟有多大,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如同大夏国一般的区域,世界之外到底还有没有更为辽阔的世界。  

杨常不知道,这些都是未知数。  

他需要的是自己和身边的人活下去。  

那些往日作恶的人能不能活下去,似乎和他没什么关系。  

如今的松屏城已经不安全,大家都被诡异威胁,讲什么仁义道德?扯淡。  

杨常的心性发生了一些变化,他没有多说什么,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夜幕降临,王家前院。  

这里是王家最前沿的院子,因为王家出现了诡异的原因,某些区域已然被大公子下令封锁,而他也搬到了距离那个地方最远的前院。  

一开始大公子确实是想直接离开王家的,但又因为稳定和王家的威严,再加上前院和后院之间的距离差距极大,中心也还有许多人,大公子认为要死也是先死中心的那些人,不会先死他。  

所以放弃了离开王家府院的想法。  

此时,王家大公子坐稳院中,在他的周围是数个王家的护卫长和供奉。  

他们无一不是拿着精钢乃至青钢的武器,用的是最好的东西,修炼的也是王家提供的武学。  

他们是王家的私兵头子,除了他们之后,院子外面还有几百个护卫。  

或者说他们不应该叫做护卫,更像是私兵。  

正如先前说的一般,普通官兵每日操练半个时辰,他们这些护卫每日却练习三个时辰,在装备上丝毫不比官兵来的差,吃住更是比寻常的管家人还要完善。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护卫人马,王家才能在松屏城内稳坐钓鱼台,甚至可以不卖官府和其他大家族的面子。  

喝下两口茶叶,大公子看了看头顶的明月,再问周围的亲信:“王管家怎么样了。”  

“回大公子,医师刚走,说王管家基本是废了,动手的人极为狠辣,王管家的身上还有劲力残留,除了右手被拔外,双腿也被劲力破坏,基本…”  

后面的话这个亲信没说,意思很明显,这位王管家虽然能吊住小命,但是没手没脚的,就是一个废人了。  

听到这里,大公子的眼神随即狠辣:“好!很好,居然敢动我王家的人,我让他来给我王家捉鬼是给他脸,居然这么不知好歹。”  

“人马和蔡国夏一家都安排好了吗?”  

听罢,亲信随即点头:“安排好了,就他们那些拳馆弟子,绝对不可能是我王家护卫的对手,两轮箭雨放过去就也倒下大半了。”  

“至于那个杨常…撑死了也就是一个入劲一重的境界,我们几位供奉都是入劲强者,对付他一个刚刚迈入的家伙,不会是问题。”  

得知自己吩咐的事情都准备好后,大公子的表情逐渐转好。  

在他的心里,他已然把杨常判定为了一个死人。  

或者说从他知道杨常这个人开始,杨常就注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劲力可以对诡异造成一些伤害,这个知识点如今的王家也掌握了。  

毕竟王家当中的入劲武者并不少,先前出现诡异的时候这个入劲强者使了大力气,所以他这个大公子才能站在这里。  

也正是因为知道入劲武者可以对诡异造成伤害,他们才想出了一个计划,即利用大量的血肉吸引诡异出手,再让一些入劲强者对诡异进行围剿,以求杀死诡异。  

在他们的计划当中,需要有一个倒霉鬼先出手和诡异交缠,这种情况死亡的概率很大,大公子当然不能让自家武者承担。  

而如今城内的其他武者大多已经抱团,入劲武者本就稀少,一时间也找不到人来,所以他们才把目光盯上了杨常。  

也就是说,杨常从一开始就被王家认定为送死鬼的角色,如果他真的只是入劲一重的境界,不管怎么样都是会死的。  

活路?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的。  

如今杨常不仅拒绝他们,而且还敢动他的人,无疑是对他的一种挑衅,如果他没有任何的反应,无疑会对王家的威严造成影响。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大公子也不打算等杨常找上门来,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