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火焰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卫东宝和娜娜,将小储藏室中的镇墓兽全都收起后,开始继续探索高昌地下迷宫。  

这座迷宫虽然很大,但他们竟然没在里边发现任何的生物。  

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  

不过,他们依然得小心,毕竟之前地下绿洲入口处,本来也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但最后却突然出现了海量的大蝼蛄。  

在这个神秘的地下迷宫中,说不定也会突然出现什么可怕的物事。  

不过,在他们看到出口的时候,期间也没遇到什么危险。  

没想到这个迷宫都快走遍了,他们才找到出口。  

不过,这也和他们出发的地方有关。  

从娜娜脑中绘制的地下迷宫地图来看,出发地处在地下迷宫的一端,而出口则在方向相反的另一端。  

不过在没有出去之前,他们也无法确定眼前的是不是出口。  

只见前方的地形完全变化,是一个巨大的开阔空间,内壁和迷宫的完全不同,更像是天然的山石。  

而且他们专门将手电关掉,进行了测试,发现前方有微弱的亮光,应该是出口没错。  

他们两人开始慢慢的向出口方向走去。  

然而,当他们走出地下迷宫的那一瞬间,他们的身后已经变成了石壁。  

他们转身查看,身后的石壁已经和周围的墙壁融为了一体,没有一丝的缝隙,他们再也找不到什么地下迷宫了。  

说明这里也有一个机关,而且是个单向通过的机关,只能从里到外。  

这时他们也知道,为什么里边没有见到任何生物了,因为地表的生物根本进不去。  

可是他们现在又来到的地方是哪里。  

他们现下所在的位置更像是一座山洞,而之前看到的微弱光芒,是这洞中的萤火虫所致。  

看到山洞中的情景,卫东宝不禁想起在秦岭迷窟时的经历。  

只不过这个山洞之中非常干燥,没见到地下河,也没有水声潺潺。  

这座洞的路途并不曲折,几乎是一条直路,他们沿着山洞一路向前。  

走了大概不到两公里,他们终于见到了日光。  

阳光从一个小洞,洒在这大大的洞腹之中。  

而这个洒下阳光的小洞,就是这里唯一的出口。  

这个小洞一次只能通过一人,然后,他们两个先后出洞。  

来到洞外,他们终于看到了地表久违的蓝天白云。  

他们两个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在火焰山南麓脚下。  

他们会出现在这个位置,并不意外,因为高昌古国的位置,就是在新江吐鲁番火焰山的南麓。  

然后,他们开始下山向南走。  

由于还没有走出火焰山,开车不方便,他们只能先选择步行。  

刚走出山不久,他们就看到前方有一大片的残垣断壁。  

他们知道,这就是高昌古国遗址。  

凭借着想象,在这里还依稀能看到高昌古寺庙当年的雄伟。  

地势逐渐平坦之后,他们开上了车。  

不久,他们就来到了高昌国遗址之中,欣赏着这里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  

在此回眸,他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壮观秀丽红艳艳的火焰山。  

火焰山虽然是全华国最热的地方,但和西游记上的传说不同,它并不是一座火山。  

之所以它被称作是火焰山,是因为它的山体是由红色的石头组成。  

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名火焰山。  

所以火焰山在古时候又被称作是赤石山。  

然后,他们开车回到正路上,这一次的挖宝算是告一段落,他们准备返回京城。  

他们先查距离他们最近的吐鲁番交河机场,这里到京城最近的一次航班也得两天以后。  

他们又查了一下新江省会迪化城到京城的航班,由于天气原因,当天的航班暂时无法起飞。  

所以,最终他们决定驱车赶往库尔勒机场,准备从那里搭乘飞机返回京城。  

他们在大路上行驶了不久,感觉没什么意思。  

娜娜觉得,在这沙漠地带,还是在沙漠中驰骋更加刺激。  

于是,他们直接开车行驶进了荒芜人烟的沙漠区域。  

虽说他们行驶的区域是沙漠,但是沙层并不厚,对于越野性能强劲的牧马人来说,走这种路并不困难。  

他们一边驰骋,一边感受着这里的广阔。  

又行驶了一会儿,他们竟然发现了一个古城遗址。  

虽然这里已经完全破败,根本看不出是一处旧城,但以娜娜的眼力,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发现这个古城遗址之后,娜娜专门又全网搜索了一遍,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这个古城的信息。  

说明这里的古城是他们首次发现。  

不过,这也正常,这里除了沙子之外,就是一些久经风沙的石块儿,就算还有一道残墙能看到,但也几乎被沙子完全掩埋住了。  

没有娜娜的眼力,一般人还真发现不了。  

这里若真是一个古城的话,那么这个发现绝对不小。  

于是,他们两人下车,准备在这里查看一番,看看能不能判断出这是个什么古城。  

下车后,他们直接来到那道古残墙边。  

他们两人小心的清理掉残墙上附着的沙子。  

娜娜仔细查看了一会儿之后,道:“根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