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打擂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到签到时限只有一天,魏小宝颇为肉疼。  

而且系统所说的秦王府,是大王府,还是小王府?  

距开战还有将近一个时辰,李昊跟三国的使者团一大早便进了宫,现在正是去秦王府的好时机。  

魏小宝匆匆出门,直奔东厂。  

就算李昊将东厂的门匾给摘了,那里也是东厂,永远都变不回秦王府。  

门口有李昊的亲兵在看守,魏小宝从侧墙进入,在府中到处转悠过,系统始终没有反应。  

真正的秦王府距这里隔着两坊,不远不近,魏小宝虽没有学过轻身功法,但将内力运转到双脚,也是健步如飞,顷刻间就已到了秦王府。  

待到巡逻的亲兵过去,他一个纵身,便翻墙进入。  

叮!宿主已进入秦王府,是否进行签到?  

魏小宝扫视周围,低声道:“签到。”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一百颗小还丹。  

听到是一百颗小还丹,魏小宝都不敢相信,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去系统空间查看时,还真是一百颗小还丹。  

想到此前他踏进牡丹宫签到,也不过得到一颗小还丹,这随机的奖励就是能给人惊喜。  

小还丹对现在的他毫无用处,但是能够用来培养精锐。  

魏小宝正要翻墙出去,却见对面的长廊里,有数人快步走来。  

看他们身穿戎装,披着战甲,十有八九都是将军。  

“王爷神机妙算,此番定能拿下皇宫。”一个银甲将军边走边高声说道。  

另一个金甲将军提醒道:“小心隔墙有耳。  

“墙在远处,就算背后有耳,也未必能听到。”银甲将军大笑。  

隔墙倒是无耳,但隔山的确有耳。  

躲在花园假山后的魏小宝,暗自哂笑。  

那几人穿过长廊,进入一道拱门,就不见了踪影。  

魏小宝想了想,悄然跟上。  

那拱门后是一座小院,院中挂着普通老百姓的衣服,他们的动作很快,在快速更衣。  

“老周,你的任务有变,带人去南门,接应林将军。”那金甲将军换上一身粗布短衫,对正在更衣的银甲将军说道。  

银甲将军惊道:“林将军这么快就到了?”  

“少说话,快做事。”另一个换上青色长袍的将军,笑着催促。  

这几人的功力,从五重楼到七重楼不等。  

将他们丢到江湖中,可能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但在战场厮杀,他们绝对是好手。  

单打独斗跟行军打仗完全是两码事。  

尽管尚不明确他们的全盘计划,但魏小宝也能猜个大概,这些将军跟手下的兵士全都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趁打擂比武时,一部分人攻陷皇宫,另一部分人前往长安南门接应那个林将军。  

从紫阳城过来的二十万大军,多半就是这个林将军在带领。  

几人换好衣服,再次确认各自的任务后,准备出发。  

魏小宝唰地拔出蝉翼剑,从正门冲进去,身法诡异,迅疾从那几人身边掠过。  

几人反应不及,全都被蝉翼剑割断了喉咙。  

几人纷纷倒地后,喉头才有鲜血冒出。  

魏小宝迅速从系统空间里提取出化尸粉,分别在伤口处撒了一点,顿时嗞嗞直冒黄烟。  

顷刻间,数具尸体全都化为了一滩黄水,衣服泡在里面,无比诡异。  

空气中更是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  

这化尸粉果然厉害。  

魏小宝用这几人的戎装和战甲,随意遮掩一下痕迹,便匆匆离去。  

这几人都是李昊全盘计划的头目,此刻被他刚好撞上除掉,对李昊的打击定然不小。  

但此事还是得尽快告诉狄青。  

狄青就呆在玄武门的宫楼上,坐在李徵的左侧。  

李徵的右侧坐着的是李昊。  

三国的使臣坐在较远的地方,饮酒吃肉,轻松愉快。  

开战后,来自三国的高手,无比凶悍,接连战胜多名大魏高手。  

这些高手都是万俟血找来的朋友。  

他们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前来攻擂,想不到竟会输得如此惨,可谓是名声扫地。  

其中有好几人,伤势极重,能不能挺过来,都是未知。  

但三国高手如此凶残,倒也彻底激怒了大魏高手,后面登上擂台的人,实力明显强出一截,击溃对手,多少为大魏武林挽回了丁点颜面。  

李徵绷紧的神经,总算有所舒缓,他回头看了看,发现仍然不见魏小宝的踪影。  

“皇兄在等人?”李昊端着酒碗,时不时呷上一口,极度享受。  

李徵道:“有高手尚未到。”  

说话间,魏小宝匆匆登上宫楼,行过礼后,直接来到狄青身边,附耳低语。  

狄青听后连连点头,起身道:“陛下,老臣突感身体不适,请陛下准臣先去休息。”  

“狄老请回,朕马上让太医去府上。”李徵满脸担心。  

狄青道声谢,又朝李昊行过礼,步履蹒跚地离去。  

狄青的位子空了出来,李徵伸手一指,对魏小宝说道:“小宝,坐。”  

魏小宝小心翼翼地坐下,目光看向三座擂台。  

在他身后,则是白慕良。  

正中的擂台上,来自北元的勇士,力大如牛,又身轻如燕,砰砰数拳,将大魏高手径直打落擂台。  

有兵士立即过去查看,却见那高手竟已气绝。  

北元的这个勇士名叫呼其图,自从他站上擂台,已经连胜三人。  

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