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韩家天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非凡中文欢迎你!  

裴萝婉有些惊奇地望着徐真。  

“你的暗灵珠觉醒了?”  

徐真知道这些东西瞒不了裴萝婉的感知,也没打算隐瞒。  

“觉醒还不至于,不过遇到一些奇遇,开启了暗灵珠的一些力量。”  

听徐真这样说,裴萝婉也不再追问。  

“这些魂兽有些古怪,不知道受了什么影响,它们的战力超出平常,我不建议你们去击杀犀象统领。”  

徐真叹了口气。  

“我也不想去啊!只是没办法,放心吧!如果真的不行,我们会退回来的。”  

无限发布的军团任务,虽然没有给徐真规定期限和失败惩罚。徐真却是相信,以无限的尿性,自己不完成的话,指不定有什么古怪的惩罚等着他呢。  

刚才进入谷中,徐真也看见了犀象统领的战力,说实在的他的心里也是没准。  

毕竟这次的主力是妹子军团,他只能从旁协助。  

翻手拿出几百颗战力丹交给春香分下去。  

“这丹药可以提升你们四成力量,等会进去之后。啸月幽狼我会解决,你们安心对付犀象统领。”  

瞥见徐真的目光,裴萝婉冷冷地说道:“我不会出手的。”  

“呵呵!你能在我回来之前护着她们,就已经很帮我啦!等解决掉犀象统领,我给你一点好东西。”  

云泽山脉,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  

每一个区域之大,细查下来,囊括几个国家不成问题。  

徐真等人所处,乃云泽山脉北部,云泽北域。  

的确如裴萝婉所言,云泽北域的所有魂兽都变得异常怪异,几乎各个魂兽都处于狂暴状态,战力超出平常。  

堕龙渊,距离犀象谷八百里之遥,对于修为高深的战士来说,不算太远。  

此刻。  

停留在堕龙渊外的一辆马车,老妪满脸不悦。这一路走来,有风有雨,自己这个老人家遭受了苦难。  

而车里的两个年轻人却是相谈甚欢,引经据典,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三人一早就到了堕龙渊外围,之所以停留在此处,则是因为堕龙渊中并没有六目圣灵兽的气息。  

楚钰掀开车帘,缓缓走出。  

这个年纪只有十二三的少年,总是给人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  

他清澈的眸子望向堕龙渊,含笑说道:“诸葛先生曾经与六目圣灵兽战斗,不知道此兽具体实力有多强?”  

诸葛瑾瑜摇了摇头。  

“并非是战斗,只是短暂接触罢了。六目圣灵兽的巢穴之中,有我需要的东西。这也是我跟你一起来这里的缘由。”  

“既然此刻这魂兽没有在堕龙渊,诸葛先生可以先行去取所需之物。楚某二人在此恭候!”  

老妪目光闪烁,似乎有些在意诸葛瑾瑜口中的东西。  

楚钰是明白老妪的心思,笑着道:“奶奶!有些东西既然应承了,便不要失了信诺。”  

诸葛瑾瑜轻笑一声,跳下马车。  

“楚公子,稍待片刻。”  

诸葛瑾瑜进了堕龙渊。  

“钰儿,这六目圣灵兽进入堕龙渊十年,当初它来到此处,便有传言此兽带着某种强大的灵术,你不该放任诸葛瑾瑜一人进入。”  

“我楚钰做事,一是一二是二。他既然答应对付六目圣灵兽,我便承诺他需要的东西。灵术?我并不需要。奶奶,楚家能够屹立不倒,靠的可不是抢夺。”  

“楚天凌会死,我并不意外。父亲,正在闭关,一旦踏足战魂,以他的脾性,终究会为楚家引来祸端。”  

“您是他的母亲,很多事我不便出口。但还是需要奶奶记着,为人不仁者,自作孽不可活。”  

老妪静静听着楚钰的话,没有反驳。甚至对于自己这个孙子,老妪内心深处是极为忌惮的。  

不同于其他的子孙,对她恭恭敬敬,唯命是从。楚钰有着自己的原则,不能触碰。  

即便是自己这个奶奶,也不可以。  

楚钰说完,忽而望向西方,感受着风的气息,淡淡说道:“有人来了。”  

老妪连忙望向楚钰所看的方向,果然看见远处有着四道身影飘然而来。  

待的近前,老妪的脸色阴沉。  

同样,来人似乎对于楚钰二人在此,也是感到意外。  

“贾蓉,你怎么会在此地?”  

来人正是洛水城韩家。  

其中一名老者看着老妪,脸色不太好看。此人名唤韩坤,乃韩家久未露面的元老,战魂一级的修为。  

另外二人,均是战魂一级。  

青衣白袍的中年男子韩君,白衣青袍的少妇林静。  

以及二十岁的韩家天才,剑眉朗目,着一身暗黑色劲装的战魂二级韩圣龙。  

贾蓉冷哼一声:“云泽山脉什么时候也成你韩家的地盘了?我来这里,还要与韩家知会一声不成?”  

“贾老太婆,你身旁的少年就是楚家藏了十几年的楚钰?的确天赋异禀,年龄不大,修为倒是惊人的很呐!”  

“林静,收起你那副阴腔怪调。老身没心情与你斗嘴。”  

“这么说,楚家也是为了六目圣灵兽来的了?”  

韩圣龙早就听闻家族长辈无数次提起楚钰,此刻望着眼前的稚嫩少年,韩圣龙却是觉得长辈们夸大了楚钰的本事。  

即便楚钰真的天赋异禀,现在也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少年,战魂境界又如何?  

“楚钰,说来很是不巧。这六目圣灵兽我也想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