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十里红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容易瞧见蒙着盖头,身着喜袍等他亲迎的新嫁娘时,竟感动的鼻尖发酸,他越是情绪起伏波动大,那张脸越是面无表情,他泛红的眼眶叫方其正看个正着,他对着身旁的孙馥雅耳语道:  

“这臭小子心里有咱妹妹呢,瞧他那没出息的样儿。”  

孙馥雅瞪了他一眼,嗔怪道:“都是一家人了,你莫要胡言乱语,妹夫这是重感情。”  

方其正冷哼了一声,有些话他嘴上不说,心里却门清。  

此刻夏里蒙上盖头瞧不见外头情形,只能由丫鬟搀扶着往外走,她耳边传来匡承瑞沉稳的声音,竟莫名觉得心安。  

堂前拜别父母时,她尚且能忍住泪意,被大哥背上轿,她独自坐在里头,起轿的那刻终于忍不住泪崩了,她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离开父母,明明她只待了几个月,却不知为何心里生出那么深的羁绊。  

夏里在轿里头泣不成声,外头瞧热闹的却对匡承瑞羡慕不已,光抬嫁妆的足有三百多人,可见嫁妆有多丰厚,前来匡家喝喜酒的人看着院中嫁妆惊叹不已。  

顺子他老娘对着余氏说道:“我的天爷,你家这哪是娶媳妇儿啊,分明是娶了个金凤凰回来,这些个嫁妆,几辈子都吃穿不完,你就等着享儿媳福吧。”余氏激动的手微微发颤,她眼里只有欢喜却并无贪婪,她终于能体会老太爷的良苦用心了,娶个世家女儿孙受益无穷,嫁妆只是能看得见的好处,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她虽说不明白,却隐约能瞧出些许端倪来。  

余氏不似崔氏那般爱听人吹捧,她脑袋清醒道:  

“你这话说的可不对,新媳妇的嫁妆那是她自个儿的私产,家里的嚼用得爷们儿自己挣,我们可不是没规矩的人家。”  

顺子娘不以为意的撇了撇嘴,她虽不认同这话,却知道匡家今非昔比,她儿子跟在匡承瑞后头跑腿,将来还指望他提拔,少不得要跟着奉承几句。  

匡玉琳看着沉甸甸的嫁妆抬进门,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攥着帕子的手指捏的死紧,她没想到嫂子的嫁妆会如此丰厚,去年何县令家嫡女出嫁,那嫁妆还不如嫂子的一半多。  

她瞧的真真的,那嫁妆实打实的压弯了扁担,早知方家对女儿如此疼爱,她就不该同母亲沆瀣一气惹嫂子不快了。  

若是能讨得嫂子喜爱,她指头缝里漏个仨瓜两枣就够她受用无穷了,匡玉琳仔细回忆她同嫂子说过的话,言辞倒也不算过激,或许还能挽救一二。  

匡玉琳转头却见匡玉茹笑的一脸憨厚,她顿时耷拉下脸孔,这位才是嫡亲的小姑子呢,只怕她做的再多,都不如她讨喜。  

奈何她已没有太多选择,指望她二哥为她寻摸好夫婿,只怕是要当老姑娘了,不论结果如何她都得放手一搏。  

匡玉琳想通之后,反倒不那么拧巴了,崔氏还在禁足,她得回去说说外头的消息,免得她又发脾气,她很是害怕面对她娘那双因为嫉妒而扭曲的脸。  

与此同时,夏里哭过以后,心里不那么堵了,只是她被轿颠簸的很是难受,幸亏出发前吃的不多,不然这会子怕是要全吐了。  

匡承瑞还算体贴,他特意过来询问夏里情况,知她难受立即下令迎亲队伍放慢行进速度,顺子骑在马背上瞧见这出,与他身旁的匡承栋小声嘀咕道:“咱大哥日后不会惧内吧,你瞧他那副没出息的样儿。”  

匡承栋今日也穿了崭新的衣袍,发髻被他娘梳的整整齐齐,骑在马背上尽显少年郎的英武不凡,他斜睨了顺子一眼,声线微凉道:  

“你胆子倒是不小,连我大哥都敢编排,我嫂子可是真正的世家贵女,那是普通女人能比的吗?我大哥那可不是惧内,他心疼自己媳妇儿是应该的,连自己媳妇儿都不疼着护着,算什么男人?”  

顺子瞪着眼道:“不管是世家女还是普通女人,不都是用来传宗接代暖被窝的么,何必那般小心翼翼的对待,真是麻烦。”  

匡承栋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这样的莽夫就不配娶媳妇儿。”  

顺子搞不明白他为何反应这般大,不过他娘说的话肯定不会错,他将来娶个能暖被窝生孩子的女人就行了,不听话就用拳头揍,绝对不惯着她。  

迎亲队伍行进速度虽慢了下来,但夏里依旧觉得不舒坦,就在他快要扛不住的时候,轿终于停了下来,石蜜站在轿旁轻声道:“姑娘,到匡大人府邸了…”  

夏里吐出一口浊气,重新将盖头蒙上,石蜜和杜若搀扶她下轿时,她腿有些发颤,匡承瑞走上前道:“咱家没那么多规矩,你走不动我抱你进去可好?”  

夏里眉头微挑,她不想刚嫁过来就惹人闲话,回绝道:“我走这点路不碍事,让石蜜她们扶着就好,不必惹人非议。”  

匡承瑞尊重她的意愿,但也不勉强,只叮嘱石蜜她们小心搀扶,待进了匡家前厅,在族人的见证下,两人拜堂行礼,送入洞房后,匡承瑞直接撵走了来瞧热闹的女眷,好让夏里清静自在些。  

在媒婆的催促下,匡承瑞伸手揭开了盖头,那瞬间深藏已久的美好想象终于可以肆意绽放,匡承瑞呼吸微微一滞,他压抑着胸膛翻滚的热潮,语声低沉道:  

“我得去外头招待宾客,你累了只管梳洗歇息,他们不敢来捣乱。”  

匡承瑞颇有威严,方才那些想看新娘的女眷都很忌惮他,所以他说的话可信度很高,夏里微微颔首道:“你喝酒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