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暗语明说另相看,旧事重翻述还幽(2/3)
,我不信先生看不出来。”李易选择单刀直入,将事说爆,“若连这个都看不透,我就要怀疑你那几个大案是真破了,还是胡吹大气!”
“哦?”徐正名眼中闪过异色,“少庄主竟质疑起我来了?却不知,你是如何断定那二人言语有假的?”
自然是靠着外挂!
但这话如何说得?
好在李易早有准备,他道:“自然是见微知萌,从细节中所得,但详细之处却不能说与先生,焉知你不是赚我话语?”
“哈哈哈!”徐正名大笑起来,接着道:“郎君不要用激将法了,徐某此来本有两事,其一,正是过来提醒,没想到你竟已发现!见微知萌、见端知末,竟与我天赋一般!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后生可畏啊!”
说着说着,他收敛笑意,忽道:“这等本事,困于此山,着实暴殄天物,有无兴趣寻个大展拳脚的地方?”
李易眉头一皱。
但不等他回应,徐正名自己先摇头:“说早了,等过了眼前事再说吧。”接着,话锋一转,“郎君既见得二人有伪,那可曾看出他们的跟脚了?”
考较我?
李易顿觉心累,他只是解释而为,如何能分析出来?
但这事倒是给他提了醒,借势演戏难免会露出马脚,况且自己若真有见微知萌的本事,此番根本不需要用传记试探,一个不小心就得浪费书签。
徐正名见他不说,只当是不信自己,还待再言。
这时,院外的碰撞声、嚎叫声,竟渐渐减少,直至消失不见了。
“怎么?是大阵被加固了?连声音都给屏蔽了?”李易忍不住朝窗外看去。
“我得去看看情况,”徐正名更是干脆,直接说了出来,接着又从袖中抽出一本书,递了过去,“方才说过,徐某此来有两件事,这第二件事,就是此书。少庄主好书,又对我开了口,总不能当做没听见,正好这本书你该是能用得上。”
李易看了过去,见那书的封面上,竟写着鬼经两字!
徐正名也不多做解释,就往外走,只是在门口时,忽然道:“就算外界稍平,少庄主也不可掉以轻心,须知这中元夜,才是最危险的时刻!”言罢,过槛而去。
几步后,他在走廊尽头见到了崔裹儿。
崔裹儿道:“不是去试探虚实,验明猜测么?我怎么觉得,你对那位郎君很是看重呢?”
徐正名奇道:“你没看出他的潜力与才华?”
“看着只是个病秧子。”崔裹儿也有些好奇,“你看出什么了?”
徐正名笑道:“他啊,类我!似我年轻时!”
“…”
屋子里。
李易简单翻看了鬼经,发现上面记录着什么“赤鬼”、“促吊鬼”、“取宝鬼”等鬼怪的特点、习性。
“竟是一本介绍鬼类的书!”
想着想着,他的思绪又集中到了心中传记上,慢慢凝聚在徐正名传的一道待鉴证事项上——
“自幼便有见微知萌、原始见终之能。”
他品味着这一句,心底浮现出一个想法。
但几息后,他收回念头。
“还是先搞清楚院外鬼怪是否退去了,再说其他。”
念落,他就要起身外出,可刚推开门,但迎面而来的却是快步走来的洞庆子。
“贫道已在八方种下盘根木,至少能保七日安宁,不被人皮力士强行破庄毁阵。”洞庆子知道李易关心什么,开门见山。
李易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多谢道长出手,让庄子逃过一劫。”
“暂时的,大阵损毁,已有裂痕,有雾气渗入,这部分终是无法扭转。”洞庆子摇摇头,语气严肃:“即便无人冲阵,庄中口粮也只能支撑几日,到时反得出去才有活路。何况,外力难破,里面未必无患。”
李易顺势道:“正有事要与道长说,来访的…”
洞庆子阻了其言:“这事无需与贫道说,贫道此来,是为郎君解惑的。不过在这之前,却有一事要问郎君。”
李易心中一凛,想着这道人莫非知道了自己神魂出窍一事?于是正襟颌首,道:“道长请问。”
洞庆子道:“听武君说,郎君只是看他练过几次,就学会了狮虎拳?”
李易点头道:“正是。”
洞庆子面有惊异:“本以为郎君只在性修之道上有悟性,未料在武道上也有天赋,既如此,正好趁着这几日安宁,贫道传郎君一套健足法。”
“嗯?”李易不由诧异。
洞庆子却会错了意:“莫要小看这健足之技,真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可退可躲,或许就能寻得一点生机!”
李易一听,思绪一下就打开了。
没错!
自己之前其实有些钻牛角尖了,总想着正面硬刚,忘了战略转移之道。
打不过可以跑啊!
甚至连健足技都是现成的,一道书签就能学会!
不过想了一圈,李易还是忍不住问:“我听来访之人说,门外的人皮力士个个有定命境实力,若想要将他们彻底击破,需要何等修为?道长可能做到?”
洞庆子就道:“那群人皮力士不算完整的定命境,单论拳脚是接近的,但定命看魄,他们诸魄杂糅,先天不足,不可久也!只是数量太多了,少数也有四五十头,又受一人掌控,互相配合,贫道如果被其围困,或能神魂无碍,但肉身一旦有损,大道无望,因此贫道见之,只会遁
“哦?”徐正名眼中闪过异色,“少庄主竟质疑起我来了?却不知,你是如何断定那二人言语有假的?”
自然是靠着外挂!
但这话如何说得?
好在李易早有准备,他道:“自然是见微知萌,从细节中所得,但详细之处却不能说与先生,焉知你不是赚我话语?”
“哈哈哈!”徐正名大笑起来,接着道:“郎君不要用激将法了,徐某此来本有两事,其一,正是过来提醒,没想到你竟已发现!见微知萌、见端知末,竟与我天赋一般!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后生可畏啊!”
说着说着,他收敛笑意,忽道:“这等本事,困于此山,着实暴殄天物,有无兴趣寻个大展拳脚的地方?”
李易眉头一皱。
但不等他回应,徐正名自己先摇头:“说早了,等过了眼前事再说吧。”接着,话锋一转,“郎君既见得二人有伪,那可曾看出他们的跟脚了?”
考较我?
李易顿觉心累,他只是解释而为,如何能分析出来?
但这事倒是给他提了醒,借势演戏难免会露出马脚,况且自己若真有见微知萌的本事,此番根本不需要用传记试探,一个不小心就得浪费书签。
徐正名见他不说,只当是不信自己,还待再言。
这时,院外的碰撞声、嚎叫声,竟渐渐减少,直至消失不见了。
“怎么?是大阵被加固了?连声音都给屏蔽了?”李易忍不住朝窗外看去。
“我得去看看情况,”徐正名更是干脆,直接说了出来,接着又从袖中抽出一本书,递了过去,“方才说过,徐某此来有两件事,这第二件事,就是此书。少庄主好书,又对我开了口,总不能当做没听见,正好这本书你该是能用得上。”
李易看了过去,见那书的封面上,竟写着鬼经两字!
徐正名也不多做解释,就往外走,只是在门口时,忽然道:“就算外界稍平,少庄主也不可掉以轻心,须知这中元夜,才是最危险的时刻!”言罢,过槛而去。
几步后,他在走廊尽头见到了崔裹儿。
崔裹儿道:“不是去试探虚实,验明猜测么?我怎么觉得,你对那位郎君很是看重呢?”
徐正名奇道:“你没看出他的潜力与才华?”
“看着只是个病秧子。”崔裹儿也有些好奇,“你看出什么了?”
徐正名笑道:“他啊,类我!似我年轻时!”
“…”
屋子里。
李易简单翻看了鬼经,发现上面记录着什么“赤鬼”、“促吊鬼”、“取宝鬼”等鬼怪的特点、习性。
“竟是一本介绍鬼类的书!”
想着想着,他的思绪又集中到了心中传记上,慢慢凝聚在徐正名传的一道待鉴证事项上——
“自幼便有见微知萌、原始见终之能。”
他品味着这一句,心底浮现出一个想法。
但几息后,他收回念头。
“还是先搞清楚院外鬼怪是否退去了,再说其他。”
念落,他就要起身外出,可刚推开门,但迎面而来的却是快步走来的洞庆子。
“贫道已在八方种下盘根木,至少能保七日安宁,不被人皮力士强行破庄毁阵。”洞庆子知道李易关心什么,开门见山。
李易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多谢道长出手,让庄子逃过一劫。”
“暂时的,大阵损毁,已有裂痕,有雾气渗入,这部分终是无法扭转。”洞庆子摇摇头,语气严肃:“即便无人冲阵,庄中口粮也只能支撑几日,到时反得出去才有活路。何况,外力难破,里面未必无患。”
李易顺势道:“正有事要与道长说,来访的…”
洞庆子阻了其言:“这事无需与贫道说,贫道此来,是为郎君解惑的。不过在这之前,却有一事要问郎君。”
李易心中一凛,想着这道人莫非知道了自己神魂出窍一事?于是正襟颌首,道:“道长请问。”
洞庆子道:“听武君说,郎君只是看他练过几次,就学会了狮虎拳?”
李易点头道:“正是。”
洞庆子面有惊异:“本以为郎君只在性修之道上有悟性,未料在武道上也有天赋,既如此,正好趁着这几日安宁,贫道传郎君一套健足法。”
“嗯?”李易不由诧异。
洞庆子却会错了意:“莫要小看这健足之技,真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可退可躲,或许就能寻得一点生机!”
李易一听,思绪一下就打开了。
没错!
自己之前其实有些钻牛角尖了,总想着正面硬刚,忘了战略转移之道。
打不过可以跑啊!
甚至连健足技都是现成的,一道书签就能学会!
不过想了一圈,李易还是忍不住问:“我听来访之人说,门外的人皮力士个个有定命境实力,若想要将他们彻底击破,需要何等修为?道长可能做到?”
洞庆子就道:“那群人皮力士不算完整的定命境,单论拳脚是接近的,但定命看魄,他们诸魄杂糅,先天不足,不可久也!只是数量太多了,少数也有四五十头,又受一人掌控,互相配合,贫道如果被其围困,或能神魂无碍,但肉身一旦有损,大道无望,因此贫道见之,只会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