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又是萧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不嘛,毕竟带着一个血字,谁都会忌惮几分。”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的身份吧。”  

“对啊,对啊,谁让他是先皇的儿子呢。”  

“可不是嘛,又不是当今圣上的亲儿子,怎会不尴尬?”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跟着他有朝不保夕的危险在,现在圣上不动他,谁知道以后的那一天,圣上会不会,突然就要动他了?”  

“美人诚可贵,身份价更高,若为性命故,两者皆可抛。”  

随着这“可抛”二字的话音一落,外面再度响起司礼太监高亢的声音:“皇上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贵妃娘娘到。”  

这一声一出,原本吵吵闹闹的宴会厅,顿时安静了下来。  

摘星楼内的众人,齐齐起身下跪叩头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首先走进来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穿着赤黄色的常服,戴着折上头巾,腰佩九环带,脚踩六合靴,虽年逾五十,但看上去依旧精神抖擞,面上没带什么表情,看上去不怒自威。  

此人便是当今圣上萧玉海。  

在萧玉海的左侧的妇人,身穿着大红色的短身长袖衫,下身则是渐变色的百褶长裙,上面绣着祥云图案,看上去富贵又端庄,约莫三十六七岁左右年纪,容貌清秀,带着宜室宜家的温婉气质。  

想来这位该是皇后洛氏了。  

萧玉海的右侧的妇人,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身穿缟素衣裳,面上薄施粉黛,眉梢眼角皆带着娇俏春意,一双水汪汪的杏眸似笑非笑的扫过众人,最后在苏漠身上停了下来。  

虽然只停留了一瞬,但是还被苏漠敏锐的察觉到了。  

苏漠想,方才打量她的人,应该就是最近正得宠的霍贵妃了。  

方才之所以瞧她,许是知道了她之前欺负霍庆之事了。  

这霍贵妃进宫十年,尚未有子,因此她对她娘家的这个侄子,向来是疼爱有加。  

萧玉海带着自己的皇后和爱妃,走过人群走向属于他的主位。  

他看着这些跪着的人,心中很满意。  

这时人群中唯一一个没有跪下的人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萧玉海的眉心一拧:这人是谁?故弄玄虚的带着面具不说,见了他还不跪。  

洛氏见了,附耳到萧玉海的耳边小声说道:“是萧栾。”  

萧玉海的眼神微眯,虽然每次为了体现他的气度,都会让皇后安排萧栾的位置,但是他从来没安排人通知过萧栾。  

因此这么多年来,大臣们都只当这萧栾是因为露怯,才没来参加宫里的任何宴会。  

今年是谁通知了他?  

萧玉海看向了洛氏,洛氏微微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做过这个安排。  

萧玉海见事已成定局,再多做追究,也没什么意义。  

索性便主动走上前去,热络的招呼道:“真是难得,栾儿今日也来了。”  

萧栾面具下的唇角微微上扬,从善如流的答着:“在别苑便听到这边热闹非凡,栾儿斗胆便来了,还望皇叔莫觉得栾儿多余。”  

萧栾的语气,虽然恭谨又谦卑,但是从他的称呼和动作便可看出,一切不过都是假象。  

没有行礼不说,就连恭敬的回皇上的话几个字都未曾说。  

直接开口叫了皇叔,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叔侄之间关系有多好呢。  

萧栾做的更绝的是,拿萧玉海曾经传过的一道圣旨,来打萧玉海的脸。  

当初萧玉海登位成功,先皇所有上到成年,下到几岁的孩子,统统都杀了。  

结果就因为钦天监一句:萧栾的命格旺他。  

便留下了萧栾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性命。  

之后,萧玉海为了彰显自己虚假的宽厚和仁义,还特意搬了一道圣旨给了萧栾一系列的特权。  

免跪便是其中一条。  

说来也是相当的讽刺,萧玉海杀了萧栾的全家,最后又想用一点微末的特权,以此来粉饰太平。  

更讽刺的是,当年先皇让位给萧玉海时。  

萧玉海本来答应过先皇,只要先皇自愿赴死,他便不会动先皇任何一个家人。  

结果先皇前脚刚死,后脚萧玉海便下令屠了宫。  

鲜血染红了皇宫的土地,也不知道这么多年,他夜里有没有做过噩梦。  

跪的久了,有人忍不住悄悄偏头打量着萧栾。  

见他没跪,也是心头一惊。  

虽然皇上曾金口玉言说过你免跪,但是今日这种场合大家都跪下了,你一个先皇余孽不跪是何道理?  

还有便是称呼,你当着众多文武百官的面,叫皇上皇叔就不说,做什么还刻意提到禁苑。  

谁不知道你是被皇上圈禁在禁苑的,你是不是想搞事情?  

想到圈禁一词,众人这才发现不对劲来。  

血王不是一直被圈禁着吗?  

今日怎么出来了?  

谁放他出来的?  

瞧着皇上今儿的反应,好像这事儿他事先并不知情啊?  

萧玉海被萧栾连捅了几刀软刀子,心中十分不喜,  

要不是留着他有用,他怎会让萧栾活到今日。  

面上却带着几分柔和说道:“你能来朕很高兴。”  

这话说完,皇上还特地呵呵笑了两声,似乎真的很高兴一般。  

了解萧玉海便知道他此时一点都不开心,但愿今晚能平安的过去。  

萧玉海笑完之后,便越过萧栾往主位上走去。  

苏漠这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