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羡慕嫉妒恨(2/3)
手机做的薄一点,漂亮一点,屏幕清晰一点,再加上快充技术等等,从细节上扣,提升用户的整体感官和使用体验,才有希望赢。”
“不然……”一摊手,“不然怎么办?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最后回到打价格战的层面,靠中国廉价劳动力来抢占低端市场?”
南老听罢,陷入了沉思,最终,“听你的!”
“不过!”南老话锋一转,“电池咱们听你了,可照相功能的镜头怎么办?”
这又是个难题。
“镜头?”齐磊皱眉,“不是和尼康在谈吗?”
南老一听,苦笑到老脸的褶子都挤到一块儿了,“还好意思说尼康?他们是真敢开口!”
“他们的意思是,可以做,但是要20亿米元的研发经费。成了之后,专利还没咱们的份儿!”
齐磊,“……”
好吧,这事儿他还真没过问。
尼康已经是鲍尔森的了,理论上,就算不说是自己家的,也属于近水楼台吧?所以,手机镜头这个问题上,齐磊就没太操心。
尼康最牛的当然就是光学技术,尤其是数码相机。他们做手机摄像头根本就没难度,就是把相机镜头做一个小型化的问题,连数码程序都是现成的。
所以,中国总部,还有北美三石,镜头的任务都和尼康在接洽。
怎么开口就20亿米元?还有专利问题?
“我问问鲍尔森。”
说着话,齐磊就把手机掏出来了,“喂?尼康那什么情况?”
齐磊和鲍大爷当然不用客气,他相信鲍尔森没那么蠢,一个镜头还想捞一笔。
而事实上,还真不是鲍尔森的问题,他格局不至于那么小。
“齐,这事儿有点复杂,真的不是我的问题。”
怎么说呢?手机镜头可以分三个部分,光学镜头模组、数控程序,还有控制芯片。
镜头模组要求的是精度、机械性能,而只有这些还不够。
所谓数码相机,就是还需要程序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校准优化,而程序又需要专用芯片来运行。
说直白点,同样的两个镜头模组,程序不一样,拍出来的色彩饱和度、像素也不一样,而两块不同的芯片运行程序的效率等等也不一样。
在手机镜头这方面,最有优势的无疑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这种老牌手机厂商。
再怎么说,人家也是玩了好多年了,镜头模组、程序和芯片都有底子。
其次就是尼康、佳能、莱卡这些传统数码相机企业,镜头模组可能没有往手机应用上发展,但是数控程序、芯片技术甚至比手机厂商还要成熟。
最后,就是三石、苹果、微软这些新势力了,要啥没啥。
本来有,鲍尔森收购了尼康,这对三石系来说是个好消息,走在了其它公司的前面。
但是问题是,别人也不傻,尤其微软和苹果这种公司。老牌强企不是闹着玩的,无论是从前瞻性,还是研发实力上来说,都没法比。
鲍尔森收购尼康,他们就发现了镜头上可能存在的威胁,所以动作一点也不慢。
而人家的反制手段,简单粗暴到让齐磊羡慕嫉妒恨。
鲍尔森,“这么说吧,镜头模组、数控程序都是尼康的,搞新研发也花不了什么钱。但是,所有的数控程序的基础指令集,还有数控芯片专利,都是米国的,或者说都是硅谷控制下的。”
这里说的不是芯片,数控芯片不难,日本能造、欧洲能造,但是专利是英特尔等等硅谷企业的。
“只凭这一点,他们根本就不用追,直接断了尼康的芯片供应。”
“没办法,我只能找到b宫,还有很多关系从中调停,才用禁止恶性竞争的名义把这个问题叫停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尼康负责手机镜头的研发整合,米国企业公平采购不能设置门槛。”
这句话的重点不是公平采购,而是“米国企业”。
“所以!”鲍尔森也很无奈,“北美三石在保护条例之内,可以正常使用尼康摄像头,但是三石中国……”
“明白了。”齐磊压不住火,“就是特么的你们玩成一家人了,把老子扔外面了呗!”
鲍尔森,“不不不,齐,你听我说!”
“这个结果真的不是我想看到的。”鲍尔森和齐磊联系很深,他还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儿给中国三石设一道门槛。
“那20亿的研发投入,是商业部的主意,我根本没有办法左右。”
“之所以没有提前和你说,是因为我已经做好准备了。那20亿,德盛出三分之二,你只要拿6亿左右就可以了。”
鲍尔森诚意满满,可是齐磊依旧无奈,说的好像六亿不是钱一样,这个闹心!
能不羡慕吗?啥叫实力?这就叫实力!
明明你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在镜头问题上十拿九稳。可人家只是动动手指头,形势就反转了,反倒是让齐磊付出代价。
要不怎么说得发展科技呢?怎么说得靠自己呢?
在高科技赛道上,就只有中国对抗全世界,没有其它选项。
对面的鲍尔森也很抱歉,“齐,这次我真的很抱歉!”
齐磊知道鲍尔森心眼多,但这次怪不到他身上。
闷头沉吟半晌,“行了,你别管了。”
说完,又补了一句,“共享尼康的镜头模组,微软苹果那帮孙子也是得给钱的吧?”
鲍尔森,“当然!其实他们拿出来的研发和后期费用和你差不多,也是6、7亿左右。”
齐磊,“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南老凑上前来,“怎么样?是不是很麻烦?”
齐磊却笑了,“挺好!”
要是没这回事儿,他还真
“不然……”一摊手,“不然怎么办?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最后回到打价格战的层面,靠中国廉价劳动力来抢占低端市场?”
南老听罢,陷入了沉思,最终,“听你的!”
“不过!”南老话锋一转,“电池咱们听你了,可照相功能的镜头怎么办?”
这又是个难题。
“镜头?”齐磊皱眉,“不是和尼康在谈吗?”
南老一听,苦笑到老脸的褶子都挤到一块儿了,“还好意思说尼康?他们是真敢开口!”
“他们的意思是,可以做,但是要20亿米元的研发经费。成了之后,专利还没咱们的份儿!”
齐磊,“……”
好吧,这事儿他还真没过问。
尼康已经是鲍尔森的了,理论上,就算不说是自己家的,也属于近水楼台吧?所以,手机镜头这个问题上,齐磊就没太操心。
尼康最牛的当然就是光学技术,尤其是数码相机。他们做手机摄像头根本就没难度,就是把相机镜头做一个小型化的问题,连数码程序都是现成的。
所以,中国总部,还有北美三石,镜头的任务都和尼康在接洽。
怎么开口就20亿米元?还有专利问题?
“我问问鲍尔森。”
说着话,齐磊就把手机掏出来了,“喂?尼康那什么情况?”
齐磊和鲍大爷当然不用客气,他相信鲍尔森没那么蠢,一个镜头还想捞一笔。
而事实上,还真不是鲍尔森的问题,他格局不至于那么小。
“齐,这事儿有点复杂,真的不是我的问题。”
怎么说呢?手机镜头可以分三个部分,光学镜头模组、数控程序,还有控制芯片。
镜头模组要求的是精度、机械性能,而只有这些还不够。
所谓数码相机,就是还需要程序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校准优化,而程序又需要专用芯片来运行。
说直白点,同样的两个镜头模组,程序不一样,拍出来的色彩饱和度、像素也不一样,而两块不同的芯片运行程序的效率等等也不一样。
在手机镜头这方面,最有优势的无疑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这种老牌手机厂商。
再怎么说,人家也是玩了好多年了,镜头模组、程序和芯片都有底子。
其次就是尼康、佳能、莱卡这些传统数码相机企业,镜头模组可能没有往手机应用上发展,但是数控程序、芯片技术甚至比手机厂商还要成熟。
最后,就是三石、苹果、微软这些新势力了,要啥没啥。
本来有,鲍尔森收购了尼康,这对三石系来说是个好消息,走在了其它公司的前面。
但是问题是,别人也不傻,尤其微软和苹果这种公司。老牌强企不是闹着玩的,无论是从前瞻性,还是研发实力上来说,都没法比。
鲍尔森收购尼康,他们就发现了镜头上可能存在的威胁,所以动作一点也不慢。
而人家的反制手段,简单粗暴到让齐磊羡慕嫉妒恨。
鲍尔森,“这么说吧,镜头模组、数控程序都是尼康的,搞新研发也花不了什么钱。但是,所有的数控程序的基础指令集,还有数控芯片专利,都是米国的,或者说都是硅谷控制下的。”
这里说的不是芯片,数控芯片不难,日本能造、欧洲能造,但是专利是英特尔等等硅谷企业的。
“只凭这一点,他们根本就不用追,直接断了尼康的芯片供应。”
“没办法,我只能找到b宫,还有很多关系从中调停,才用禁止恶性竞争的名义把这个问题叫停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尼康负责手机镜头的研发整合,米国企业公平采购不能设置门槛。”
这句话的重点不是公平采购,而是“米国企业”。
“所以!”鲍尔森也很无奈,“北美三石在保护条例之内,可以正常使用尼康摄像头,但是三石中国……”
“明白了。”齐磊压不住火,“就是特么的你们玩成一家人了,把老子扔外面了呗!”
鲍尔森,“不不不,齐,你听我说!”
“这个结果真的不是我想看到的。”鲍尔森和齐磊联系很深,他还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儿给中国三石设一道门槛。
“那20亿的研发投入,是商业部的主意,我根本没有办法左右。”
“之所以没有提前和你说,是因为我已经做好准备了。那20亿,德盛出三分之二,你只要拿6亿左右就可以了。”
鲍尔森诚意满满,可是齐磊依旧无奈,说的好像六亿不是钱一样,这个闹心!
能不羡慕吗?啥叫实力?这就叫实力!
明明你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在镜头问题上十拿九稳。可人家只是动动手指头,形势就反转了,反倒是让齐磊付出代价。
要不怎么说得发展科技呢?怎么说得靠自己呢?
在高科技赛道上,就只有中国对抗全世界,没有其它选项。
对面的鲍尔森也很抱歉,“齐,这次我真的很抱歉!”
齐磊知道鲍尔森心眼多,但这次怪不到他身上。
闷头沉吟半晌,“行了,你别管了。”
说完,又补了一句,“共享尼康的镜头模组,微软苹果那帮孙子也是得给钱的吧?”
鲍尔森,“当然!其实他们拿出来的研发和后期费用和你差不多,也是6、7亿左右。”
齐磊,“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南老凑上前来,“怎么样?是不是很麻烦?”
齐磊却笑了,“挺好!”
要是没这回事儿,他还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