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暗流涌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些为难小孩子天性的东西,还是让他们来教吧。  

就这样,以各有分工为由婉拒了繇皇子之后,焦顺不出意料的又接到了皇帝的召见。  

他正准备转去乾清宫见驾,伴读太监李忠忽然凑了上来,小声提醒道:「焦大人,您过往讲课的记录,前几日被其它侍讲借去抄录了。」  

借去抄录了?  

焦顺眉头微蹙,不过很快便又舒展开了。  

甭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用担心其它侍讲盗版自己的创意——毕竟能担任皇子讲师的,基本都是有名有号的大儒,等闲丢不起这个人。  

至于从中挑毛病拿来攻讦自己…  

皇帝几乎每堂课都要过问,又怎么会听那些儒生的一面之词?  

说实话,焦顺倒巴不得他们往深里研究呢,真要研究进去了,说不定还能对推广工科起到一定的助益。  

于是谢过李忠的提醒,焦顺便施施然转奔乾清宫。  

这眼见离着乾清宫已经不远了,忽就迎面走来一支队伍,为首的不是别个,正是繇皇子的生母吴贵妃。  

焦顺急忙躬身退避到一旁。  

但吴贵妃明显就是冲着他来的,不疾不徐的停在两丈开外,目光游弋的沉默半晌,才道:「焦大人…」  

也不知为何,她的嗓音十分尖锐生涩,莫说是对面的焦顺了,连她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忙掩着喉咙清了清嗓子,重又道:「焦大人,不知繇哥儿近来表现如何?」  

按道理,母亲找老师打听儿子的学习情况,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但焦顺却听出了明显的慌乱,他不由暗暗提高了警惕,只当这吴贵妃是不满意他与繇皇子亲近,想要从鸡蛋里挑骨头。  

毕竟这是有先例的。  

于是他小打起十二万分小心,将自己苦心谋划、娱教娱乐的授课,删繁就简的描述了一遍。  

出奇的是,吴贵妃全程竟一句话都没说,反倒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也不知到底是在想什么。  

一直到双方分别的时候,焦顺都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也不过奇怪,外人又怎么可能想得到,吴贵妃是听了皇后的建议,提前跑来‘演习,了?  

至于这演习的结果么…  

反正吴贵妃回了钟粹宫,是愈发的坐立难安了——原本她脑海里浮现的画面还有些模湖,如今经过这一场近距离‘演习,,却是把焦顺的身材相貌完美的映照了进去。  

万幸的是,她暂时还没有像皇后那样,将自己也一并带入剧情当中。  

这且不提。  

却说焦顺到了乾清宫里,照惯例先讨论了今天的课程。….  

不过那情景互动剧虽然新奇,具体内容却是针对繇皇子特别制作的,所以隆源帝只赞了幕后心思,对于实际内容却并不怎么感冒。  

于是话题很快就过渡到了朝政上。  

因为皇帝执意开建京西铁路,再加上铁甲舰预计要在下半年量产,今年财政上颇有些吃紧——当然了,这其中也少不了士人们故意拆台的缘故。  

所以皇帝对于王子腾的检举揭发颇为重视,摩拳擦掌的,就指望从那些富得流油的江浙乡党身上狠狠割一刀,好拿来填补财政亏空。  

焦顺一边随口附和,一边替荣国府捏了把汗。  

皇帝既然存了这样的心思,想要从中转圜,来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怕没那么容易。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他该头疼的。  

眼角余光扫向一旁正伏桉办公的贤德妃,焦顺暗暗发愁该怎么与其暗通款曲。  

好在机会很快就出现了。  

隆源帝高谈阔论了一阵儿,便有些精神不济,于是在戴权的建议下,打算转到帷幕后面躺着说话。  

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隆源帝身上,焦顺瞅准时机背对着贾元春,借助宽袍大袖遮掩,将一个小纸团轻轻的抛了过去。  

等焦顺转过身来,就见贾元春依旧在伏桉办公,无论是神情举止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若不是焦顺仔细观察,确定书桉周围并不见那小纸团的踪影,几乎都以为是自己丢偏了。  

难怪三宫六院就她一个有资格参政,单只这演技上就不是旁人可比的。  

此后焦顺又跟进帷幔里,和隆源帝探讨了一番开源节流的方式方法,然后才告辞出来,看都没再看贤德妃贾元春一眼,径自扬长而去。  

眼角余光瞥见焦顺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贾元春手上的动作才略略一顿,不过很快就又恢复如常。  

就这般,照常忙碌到临近晚饭时分,将自己总结出来的公文要点统统交上去之后,贾元春才获准回到了景仁宫玉韵苑内。  

进门后她屏退左右,从腰带夹层里摸出那小纸团,放在灯下展开来细瞧,却见上面空空如也,似乎就只是一张被团成了团的白纸。  

贾元春丝毫不觉得失望和惊讶,先是把那纸的一角,放在灯前炙烤了片刻,然后又命人打了盆水来,用指头沾了,小心涂抹在纸上。  

果不其然,沾水后那纸上很快便显出几行蝇头小楷。  

上面的内容言简意赅,只大致说明了,林如海的家产最后落到了何处。  

饶是以贾元春的城府之深,看完上面之后也不由勃然变色——她原以为林家的事情会着落在林黛玉身上,看完这纸条才知道原来自己娘家才是牵扯最深的。  

而且这银子不偏不倚,恰是用来修了省亲别院,牵连到她身上怕也只是早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