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困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葑门村事件,由于跟鬼当铺的交易,沈林破开了封禁已久的葑门村,让那位民国大佬的努力付之东流,让极为恐怖的半边尸与鬼太爷以及诸多厉鬼现世。”  

“鬼故事事件,又因为机缘巧合,让这具很有可能在民国时期被镇压或消失的活尸濒临复苏。”  

“鬼当铺在借着交易的基础上,  

唤醒一只又一只让人胆寒的厉鬼,这么做究竟是什么目的?”  

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涉及民国时代,沈林不敢细究,也没有细究的能力。  

思考没有耽误动作,沈林脚下的步子不慢,或许是他形似厉鬼的脸庞太有威慑力,小团队中跟随他的只有两人,  

任东方与李惠卿,  

其他人都趁这个机会逃走。  

在他们眼里,沈林与厉鬼差不了太多,又或者说,一只好似活着的鬼比看上去毫无神智的行尸走肉要让人更加胆战心惊。  

高台的显露更加明显,那具活尸却没有太多动作。  

入侵现实仅仅只是复苏的第一步,这里面没有人触发厉鬼的规律,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这对沈林而言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这只鬼的规律不会太泛大众,不至于让他举步维艰。  

沈林同样没有松懈,鬼故事还在继续,一个来自传说的故事就招来这么恐怖的一只鬼,沈林不敢在持续下去。  

尤其十日谈的一切已经接近尾声,故事的终结极有可能也是他们这些讲故事的人的终结。  

无论是出于时间,还是出于那只正在复苏的活尸,他们都必须尽快破局。  

三人行走的速度不算快,沈林可以放缓了速度,活尸的规律还没有触发,  

他不能表露出太多的异常,  

否则一旦触发这只鬼的恐怖规律,沈林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三人走后不久,不远处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  

这让任东方跟李惠卿不禁对视,恐惧让他们尽量捂住自己的嘴,不至于发出太大的声音。  

有人死了!就在刚才,就是他们分离的几人之一,惨叫只有一声,对方死的太过迅速,就像是一瞬间连惨叫的能力都没有了。  

“沈,沈先生,我们还有办法离开这里吗?”李惠卿将希望放在沈林身上,他的声音近乎于哀求。  

经历的一切越发脱离现实,这已经不是人力所能对抗的恐怖,所以无论是李惠卿还是任东方都很清楚凭借他们自己根本没有可能从这里出去,唯一的可能是跟着看上去就极为不正常的沈林。  

哪怕这同样是一只鬼!也有鬼对付鬼的可能,这是唯一的希望。  

沈林瞥了一眼,不吝啬赞赏的目光。  

在看到他犹如厉鬼的一面后,还有勇气跟上来,  

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厉鬼事件中,  

胆大心细是一个重要因素,  

搏命才有生存的几率,  

一味地退缩求稳没有活着的可能。  

那是一只鬼,不会跟你玩心理战,只要你有半点失误,他都会杀死你。  

“不清楚,我知道的并不比你们多多少,甚至很多事还是从你们口中得知,如果一切的推论没有错,我们被一只鬼盯上了。”  

“鬼?盯上了?”任东方一惊,原本以为四周平静就是相安无事,结果他们已经被鬼盯上了,这无疑让气氛再度紧张起来。  

“鬼故事,触发规律极有可能是都市传说或者故事,类似的恐怖故事会触发厉鬼的规律,将讲述者以及周围的人陷入恐怖故事当中,并被当中的恐怖杀死。”  

十日谈的故事注定了他们这些人得讲鬼故事。  

其中的故事又会触发厉鬼的规律。  

不讲故事又会违背规律,被厉鬼杀死。  

要么讲故事,历经一个又一个恐怖,要么干脆不讲,跟厉鬼死拼。  

沈林皱眉,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如果是其他可能,他不介意尝试一下第二种可能性,尝试与厉鬼硬拼找到破局的关键。  

两只厉鬼死机的他有这个能力。  

可现在最为棘手的是,这只鬼极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一个只有形体,没有规律的鬼,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鬼。  

哪怕冒死触发规律,与厉鬼硬拼,也只会是沈林单方面的挨打,鬼故事没有形体,哪怕凭借鬼域他也没办法捕捉,结果只会是他在厉鬼一次又一次的袭击中走向死亡,没有第二种可能。  

“被动挨打的局面,下一个故事如果在发生这样的事,就离死不远了。”沈林咬牙。  

鬼故事的恐怖程度并不高,凭借他五层鬼域来去自如足以证明这一点,可这只鬼的恐怖并不仅限于自身的恐怖。  

它没有形体,无形无相,一个又一个故事极有可能触发其它鬼的规律,引导复苏,你还拿它没有任何办法,这种局面让人抓狂。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看着第十天即将到来。  

按照十日谈的故事逻辑,他们必须来进行新一轮的故事讲述,沈林的面色阴沉,还没有太多的动作。  

任东方跟李惠卿在这方面还算有眼力,没有沈林的指示,他们没有轻易地有什么动作。  

“讲故事,开始吧。”  

许久之后,沈林咬牙言道。  

他不敢轻易尝试,那具活尸由于鬼故事入侵现实,现在动摇鬼故事极有可能造成活尸的复苏,那种局面沈林没有任何把握。  

他手中的底牌已然不多,死机浪费了与鬼当铺的交易,这次交易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